▌宗春启
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是哪一年开始兴建的?专家们说是永乐四年(1406),又有学者说是永乐五年(1407)。搜索百度,“AI智能回答”给出答案是:永乐四年。北京市社科院1989年编著的《今日北京》提到:“永乐五年五月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由于大规模建筑准备不易……营建工程到永乐十五年才全面展开”。这些答案哪个是准确的,明代紫禁城究竟建于哪年?
永乐初年大运河淤塞不通
说“紫禁城于永乐四年开始建造”的根据,是《明史·成祖本纪》的记载:永乐三年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这条史料能成为紫禁城动工于永乐四年的依据吗?从朱棣下诏之后的八九个月时间内,就能将所需木料备齐、将大量石料的采集加工完毕、大量的砖瓦烧造完成吗?在生产力低下的明朝初年,可能性不大。
当年建造紫禁城所需的木料,要到大山深处去砍伐。曾有这样的记载:“文皇(朱棣)将营建北京宫殿,时有神木出四川马湖山中”。马湖山,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地处金沙江大峡谷峻岭险壑之间,至今还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试想,直径两三米、长十几米的大木,砍倒之后要运出大山,谈何容易。但负责采木的大臣向朱棣汇报说:“有数根大木一夕自浮大谷达于江”——这多少有点神话色彩,但朱棣信了,封其山为神木山。
即使木料已经采到了,砖石加工出来了,马上就能运回北京吗?不能,因为大运河自元代以后就已经淤塞不通了。大运河的一段会通河,南出江苏省铜山县北的茶城口,北至山东西北部的临清,长四百五十余里,曾是漕运故道,由于岸狭水浅,不能行大船,海运开通后就已废弃不用。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决口,将这段运河彻底淤塞。永乐九年,朱棣派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等,去疏浚会通河。宋礼动用民夫三十万,历时二百天,才疏通了这段河道。(据《明史·河渠志》)
大运河全部贯通、漕船可直抵北京,是在永乐十三年。也就是说,在永乐十三年之前,建筑材料无法水运至京。
永乐十五年(1417)春,负责漕运的平江伯陈瑄将第一批木材运至北京。泰宁伯陈珪被任命为营建北京的工程总负责人,“柳升、王通副之”。这一年六月,北京紫禁城宫殿和各大郊庙的建造随之开始。
永乐十四年命群臣讨论营建北京
说紫禁城动工于永乐十五年六月,还有一个可参照的证据。
永乐七年,朱棣从南京回到北京后,工部就请“择日兴工”——说明这一年还未“兴工”。朱棣说“营建事重,恐民力不堪”,让大臣们再讨论一下。所谓“恐民力不堪”,或许也是因为材料未备、条件不成熟。七年之后,永乐十四年(1413)十一月十二日,朱棣又一次命群臣讨论营建北京的事。如果紫禁城早已在永乐四年或永乐五年动工,还有必要让大臣们讨论吗?不过,在当时,朱棣想要营建北京并迁都于北京的意图大臣们早已心知肚明。三个月之前的八月十八,朱棣“诏天下军民预北京营造者分番赴工所在,有司人给钞五锭为道里费”。(据《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九)
召集各地工匠来北京做什么?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这年十一月的讨论,满朝文武一致上疏表示赞同。公、侯、伯,五军都督以及在京指挥等军事将领们说:“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万世之都。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此时“人心协和、嘉瑞骈集”,而且河道疏通,“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知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恳请陛下“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一句话:不要再耽搁了,皇上赶快下令开工吧!
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部的尚书、都御史等文官们也上疏说:北京乃是皇上的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诚帝王万世之都”。而且,陛下即位之初已将北平升北京,但是宫殿还未建,文武大臣当时一致奏请建宫殿,因为陛下以劳民为重,所以延至今日。如今“漕运已通,储蓄充溢”“良材大木,不劳而集”“材用具备,军民一心。营建之辰天实启之。伏乞早赐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
在满朝文武大臣的一致恳请之下,“上从之”——朱棣这才答应开工。
紫禁城动工兴建的时间,不会早于永乐十五年春天。因为还有这么一个插曲:“永乐十五年鼎建北京宫城,有瑞霭浮空;金水桥河冰凝结浮图诸像,又庆云呈采(彩),团圞(luán)如日,正当御座中,且现五色天花。于是大小臣工咸为歌颂,有《圣德瑞应诗》二十卷。”(《万历重编内阁藏书目录》,转引自《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三)
这就是大臣们在十二月份上疏时说的“嘉瑞骈集”。
据《明会典》记载:“(永乐)十五年六月建郊庙,十一月建乾清宫”,“奉天殿,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建”。《明成祖实录》也记载:北京营建的全部工程“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包括宫殿门阙、庙社郊祀坛场,皇太孙宫和十王邸,“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十八年冬告成”。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朱棣在新建成的奉天殿里接受朝贺并大宴群臣。
明初北京城曾有三个奉天殿
《明史》上的这条记载,给一些研究者造成了错觉:永乐八年七月壬午,朱棣从南京回到北京,“御奉天殿受朝贺”。这是朱棣首次以皇帝的身份从南京回到北京,在京大臣当然要表示祝贺,祝贺他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祝贺他成功登上皇帝宝座。有研究者未加详查,将此奉天殿作为紫禁城宫室已经建成的证据。殊不知,永乐年间北京城先后出现过三个奉天殿。
第一个奉天殿在燕王府内。这就是永乐八年七月和永乐十二年八月两次接受朝贺的奉天殿。燕王府的奉天殿即先前的承运殿。“奉天承运”这个词是朱元璋首创,皇帝的大朝会正殿叫奉天殿,亲王府邸的正殿叫承运殿。燕王府内有承运殿的依据在《太祖实录》中,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寅,“燕府营造讫工,绘图以进”,其中有“承运殿十一间”。十一间是个什么概念?跟清代时紫禁城的太和殿一般大。燕王府用这么大的承运殿,岂不是逾制了吗?唯一可能的解释是,燕王用的是元大内旧宫,承运殿即元皇宫的大明殿。这是得到了朱元璋批准的:洪武三年秋七月辛卯,朱元璋诏建诸王府。工部尚书张允请示:“诸王宫城宜各因其国择地”,意思是王府不一定全部辟地新建,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宫室,“燕(王府)用元旧内殿”。朱元璋同意了。朱棣登上皇位之后,承运殿随之“升格”为奉天殿。永乐十四年九月丁未,朱棣要去南京,临走之前,“于奉天殿丹陛设坛告天地。”说明这座奉天殿从永乐八年到永乐十四年之间一直存在。
有专家说燕王府在太液池西岸,即元代的隆福宫、兴圣宫。此说不能成立的理由之一是,这两个宫里都没有十一间大的宫殿,兴圣宫里最大的宫殿为七间。还有,据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记载,兴圣宫房屋总数是二百八十间,隆福宫的房屋总数只有一百余间,两宫加起来不到四百间,放不下一个燕王府,因为燕王府“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据《明太祖实录》)
第二个奉天殿在西宫内。西宫于永乐十四年八月丁亥(廿八)动工兴建,十五年四月癸未(廿七)完工。其地点在中海岸以西、双塔庆寿寺以北、今西安门大街以南。
西宫之建,拉开了营建北京之序幕。为什么要建西宫?据《明会典》:永乐七年朱棣回到北京之后“仍御旧宫”。旧宫,即燕王府。“及是将撤而新之”——到这会儿该建新皇宫了,“乃命作西宫为视朝之所”。就是说,建西宫以作为新旧宫城之间的过渡。因为朱棣要据此视朝,所以奉天殿是西宫最主要的建筑:“中为奉天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西宫可谓一个缩小版的紫禁城,宫室总数为一千六百三十余楹,规模超过了燕王府。永乐十五年五月初一,回到北京的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贺,标志着西宫奉天殿投入使用。
有学者认为,西宫是燕王府的旧址上翻建的。此说不可能的理由是:若在原地翻建,从永乐十四年到永乐十八年其间,朱棣将没有视朝之所。而据《明实录》,从永乐十六年到永乐十八年,每年元旦朱棣都要在北京的奉天殿接受朝贺并大宴群臣。永乐十六年三月,朱棣还在北京的奉天殿对礼部选中的二百五十名举子举行殿试。永乐十八年的冬至、立春,朱棣都是在西宫的奉天殿接受朝贺的。
第三个奉天殿就是紫禁城的太和殿。西宫既已建成,旧燕王府连同第一座奉天殿完成使命,可以拆除了。这座新的奉天殿是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动工修建的。永乐十八年(1420)十一月戊辰(初四),朱棣为明年元旦将启用新的奉天殿诏告天下,并宣告:“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的工程“今已告成”。(《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永乐十九年元旦,朱棣在新奉天殿接受朝贺并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四个月后,新建的奉天殿遭雷击焚毁,这是后话。
永乐十九年元旦正式迁都
营建北京新宫城,目的是为了迁都。这二者紧密联系,甚至可以视为一件事。如将北京作为陪都,原燕王府完全够用。而迁都北京,其实是朱棣早就有的打算,可以说从他登上皇位的那天开始就有了。
洪武元年(1368)八月,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北伐军攻克元大都后,朱元璋将大都更名为北平府,隶属于山东。永乐元年(1402),夺取了皇位的朱棣在南京宣布:“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改北平为北京。”从此开始了南北两京制,两京都设有完整的中央机构,南京有六部衙门,北京也有六部衙门,但彼此独立。但这个时候,正式首都还是南京,称为“京师”;北京称作“行在”。朱棣说,他采用两京制,“乃仿古制、徇舆情”“上以绍皇考太祖皇帝之先志,下以开子孙万代之宏规”。就是说,实行两京制,是继承了朱元璋的意思。
朱棣正式迁都、改北京为京师是从什么时候呢?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明成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九记载:“永乐十八年九月丁亥(廿二),上命行在(北京)礼部:自明年正月初一日始,正北京为京师,不称行在。”此外还有《明鉴》的记载:“辛丑十九年春正月,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徙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