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2岁的抗战老兵马丹林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了管子,而他身价100亿的儿子马未都,看了父亲一眼后,直接决定放弃治疗!
收藏圈子里马未都算是个标志性人物,一手创办观复博物馆,收藏无数珍品,江湖人称“马爷”,他渊博的知识、犀利的点评,圈粉无数。
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位收藏大家的人生,远比你想象的更跌宕起伏,更充满着“断舍离”的智慧。 马未都出生于1955年的北京,父亲马丹林是空军军官。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背景,意味着衣食无忧,未来一片光明,然而,命运的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1岁的马未都还没来得及消化小学四年级的知识,就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全家下放农村曾经舒适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简陋的土炕、冰冷的冬天,以及看不到头的苦日子。
更残酷的是他的求学之路就此中断,小学四年级成了他正规教育的终点,这段经历,无疑是马未都人生中的第一次“断舍离”——被迫与原本安稳的生活、与继续学习的机会告别。
1975年20岁的马未都回到北京,成为一名航天工业的铣工,精密仪器、复杂图纸,构成了他工作的日常。
如果人生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他或许会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工人,过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但马未都心中始终燃烧着对文学的渴望。
工作之余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仿佛要弥补那些失去的学习时光,这一次,他主动“断舍离”了安逸,选择了追逐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发表,引发轰动。
小说以工农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为主题,=这篇小说,不仅是马未都文学梦想的起点,也为他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进入出版社成为编辑,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编辑岗位上,他展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眼光,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日后在中国文坛熠熠生辉的作家,如莫言、余华、王朔等,他成了这些文坛巨匠背后的伯乐,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和尊重。
如果说下放农村成为工人是命运的安排,那么投身文学、成为编辑则是马未都主动的选择。他一次次地“断舍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人生的考验远不止于此,1998年,72岁的父亲马丹林病重住院,对于马未都来说,父亲如山一般伟岸,是他从小到大依靠的港湾。
这座山轰然倒塌,让他措手不及,医生告知,由于马丹林年事已高,很多治疗手段都无法实施,只能保守治疗。
看到病床上插满管子的父亲,马未都心如刀绞,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抗战老兵,如今虚弱得连动一下都困难。
马丹林苏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想回家,更想体面的离开!”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马未都的心上,他理解父亲的骄傲,理解一位老兵对尊严的渴望。
在亲友的质疑声中,马未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治疗,带父亲回家。
这一次“断舍离”是与至亲至爱的告别,是与延续生命希望的割舍,他选择尊重父亲的意愿,让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拥有尊严和宁静。
在父亲最后的时光里,马未都寸步不离地陪伴着他,尽力让父亲开心,他默默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也承受着外界的压力。
多年后再次提及此事,他依然坚定地表示:“我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如果重新来过,我还是会这样选择!”这份坚定,源于他对父亲深沉的爱,也源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断舍离”的过程,舍弃旧有的,才能拥抱新的;放下执念,才能获得解脱,马未都的人生,就是一部“断舍离”的教科书。
他舍弃了安逸的生活,追逐文学梦想;他舍弃了延续生命的希望,成全了父亲的尊严,每一次“断舍离”,都伴随着痛苦和挣扎,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加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路。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听马未都讲述“如何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