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护士长,又到了要麻烦你的时候哦。对了,小区外墙加装的电梯已经修好了,这下你上门来给我老伴换胃管,可以少爬几层楼了!”2024年11月20日下午,家住南岸区花园路社区一老旧小区顶层、年逾八旬的夏大爷,给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消化内科护士长苏敏打电话,“预约”了两月一次的上门护理服务。
“要得,我下班后就来。今天有雨,你们就在家里等,不下楼来接,爬上爬下对膝盖也不好……”听着电话那头苏敏拉家常般的叮嘱,夏大爷笑着连声应“好”。
善做以爱之名的“加法”
让专业守护更具温情
2022年末,夏大爷的老伴胡婆婆因“呕血”被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消化内科收治入院,完善检查后被诊断为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合并重症肺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经过近一个月对症治疗,胡婆婆病情稳定,顺利出院,只需定期更换用于营养支持的留置胃管即可。
然而,胡婆婆此前因脑出血已无法正常交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长期瘫痪卧床,且身体状况不适合大幅移动。加之两位老人所在的小区没有电梯,儿女又在国外工作,一时间“更换胃管”让夏大爷犯了老大难。
回想起在院期间,苏敏对老两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夏大爷“厚着脸皮”给苏敏打去了电话,希望她能上门为老伴更换胃管。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消化内科其实并未单独开通“上门延伸护理服务”,但令夏大爷意想不到的是,苏敏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下班后就会前来帮忙。
而苏敏这一答应,便是两年的无偿坚守。
每次为胡婆婆更换完胃管后,苏敏总会听夏大爷倾诉一番,“与老人家唠唠家常,能让我快速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情绪支持、心理疏导等,一定程度上能保护患者的安全。”这是苏敏自2004年参加工作,在内科“轮转”了个遍所养成的习惯,做“1+1>2”的“加法”,在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同时,更注重情感的传递与患者心理的疏导。
病痛折磨下的患者,难免表现出焦虑、敏感、易怒等情绪,“尤其是高龄、无子女陪伴的老人家。”苏敏总结道。面对难以沟通的患者,她视之为一座需要耐心与专业去征服的“山峰”,秉持先关怀、多交流、再阐释的原则,以耐心、真诚与爱心构建起信任的纽带,引导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凡接触过苏护士长的患者,都对她满口称赞。”投身临床护理二十余年的苏敏,收获了一大批像夏大爷这样的忠实“粉丝”。“不把生活情绪带入工作”“多把时间放在病房,留给患者”“一定要站在患者角度”“多共情”“给足患者情绪价值”……她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更是如此带领消化内科护理团队的。
为患者过生日/图源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
除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外,苏敏还多次参加市级医疗保障任务,2021年获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嘉奖1次,2022年荣获上海市委颁发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细心耐心,尽职尽责,护理技术精湛”是同事对她的广泛评价;“专业又不乏温情,温柔又不失力量”是她留给患者的印象。
巧做创新实践的“乘法”
让护理服务实现倍增效应
从业多年来,苏敏习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站在专业角度替患者想周全,并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来做效果“乘法”,回应患者的所急、所忧、所想,实现了护理服务效果的显著倍增。
腹部固定吸水可更换装置/图源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腹症,中药芒硝腹部外敷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成效显著,但患者使用芒硝外敷依从性不佳,常因芒硝结晶或固定不稳,导致衣物、床单被套变硬,影响舒适度,也加重护士负担。苏敏为此设计了腹部固定吸水可更换装置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运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便利。
针对胃肠减压患者的负压引流器放置难题,苏敏研制了“咕噜袋”,兼顾患者需求与安全,有效避免管道滑脱,提升就医体验与美观度。凭此创新,苏敏在第二届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五小”创新赛中获优秀奖,在重庆市“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中摘得7月月度之星称号。
扎根消化内科多年,苏敏发现患者关心的事、关注的点都大同小异。她就将这些患者关心的热点与难点总结成册,并给出专业的指导解答。该手册起初以纯文字形式呈现,后升级为图文并茂的健康指南以增强可读性。到现在,患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获取到加入视频解析的智能化“健康指导手册”。该手册更为直观,也更贴近患者的实际需求,广受患者认可。
勤做科普宣教的“减法”
让居民尽享健康红利
勤做“减法”,是苏敏生活、育儿态度的写照,也是身为南岸区健康科普专家的她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控科普中的“方法论”。信息爆炸时代,她明悉公众健康教育重“质”轻“量”,于是率团队精选核心,精简知识,自制《肠道准备方法》等系列精练实用视频,去繁就简后借医院微信公众号广传,使健康知识触手可得。她还积极参与了健康教育所组织的健康教育处方预试验等活动,不断探索更高效、更贴近民众需求的科普模式,多次走入校园进行健康宣讲,让科普宣教从“娃娃”抓起。
床旁宣教/图源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
此外,苏敏力推“胃肠镜”早筛检查纳入健康体检常规项目。“干了这一行才深切体会到,胃肠镜早筛对早期病变发现与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检测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苏敏表示,检查本身也是一次健康科普的机会,让患者在了解自身消化道健康状况的同时,也能增强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这看似增加了医疗流程,实则是通过早期干预,减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和成本,实现了治未病的“减法”效果。
精做团队和谐的“除法”
助力科室发展同频共振
身为消化内科护士团队管理者和“大家长”之一,苏敏既要调和医护与患者关系,又要化解职工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冲突,在最大化地实现每位护士职业价值的同时,推动科室整体的协同进步与发展,还要在实现护士职业价值最大化时推动科室协同发展。
秘诀便是,善做“除法”,找到“矛盾体”或“共同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在消化内科,大部分的职工子女即使在假期也很难与父母团聚,面对父母忙碌的工作,他们不得不成为“小小留守者”。苏敏表示:“职工的家庭生活,尤其是孩子们的成长,对职工的工作状态和团队氛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于是,她创新性地设立了“儿童活动角”,为职工子女提供了一个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以及等待父母工作结束的时间段内,既能享受阅读乐趣、又能培养多样兴趣的平台,让来自科室的关爱始终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针对护理人员职业发展、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以及患者护理体验优化等多重目标,苏敏精准抓取其中“公约数”,锚定高质量专科护士培养目标,根据成员个体专业优势,量身定制职业成长蓝图,并积极推动他们参与各类专业培训与深造。在她的精心培育下,科室已成功培育多名涵盖消化内镜、消化重症、IBD、肝病、消化肿瘤专科护士,鼻胃肠管置入、肠内营养支持、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压疮护理等多个领域的护理精英,不仅极大地增强了科室的专业实力,也为护士们实现个人价值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苏敏表示,不论“加减乘除”哪种方式,最终到患者那里,都会融会贯通为“一”,聚焦于患者这一核心。未来,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消化内科护理团队将继续以“传帮带”为培养人才的主线,在深化专科护士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护士团队在科研领域的进步,用护理新技术、新项目,造福更多患者。(资讯)
(文/肖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