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快的人,脂肪肝风险增加81%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12-12 13:16:50

直播预告

吃饭时,你是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近日,我国一项涉及近2000人的最新研究显示:吃饭速度快,或增加脂肪肝风险。

每周快速进食≥2次,

脂肪肝风险或增81%

这项研究共纳入我国1965名居民,他们平均年龄54岁,快速进食被定义为进餐时间在5分钟以内。

根据快速进食的频率,参与者被分为3类:每月≤1次、每周≤1次、每周≥2次。研究团队分析了快速进食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

1.在快速进食频率不同的参与者中,每月≤1次、每周≤1次、每周≥2次,脂肪肝患者比例分别为46.2%、50.5%和59.3%。

2.吃饭快与脂肪肝风险独立相关,风险增加29%。

3.与每月快速进食≤1次相比,每周≤1次、每周≥2次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20%和45%。

4.进一步调整代谢参数发现,每周快速进食≥2次,与脂肪肝风险增加81%相关。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陈礼鹏副主任医师表示,快速进食的确可能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从而使体重增加和脂肪肝风险升高。

三餐各有最佳进食速度

吃一顿正餐的时间应该是多久呢?陈礼鹏表示,进餐时间和个人饮食习惯、健康状况有关,但一般不应少于15分钟。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此外,日常吃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饭要专心:很多人喜欢边吃边看电视或手机,但这样会让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屏幕上,影响咀嚼和消化。有研究发现,长时间在吃饭时使用电子屏幕会增加食物摄入量,造成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

2.先吃饱腹食物:如果一顿饭中有菜、有饭、有汤,建议先喝一点汤,然后吃蔬菜,让胃先产生容受性舒张,做好接受大量食物的准备。汤和蔬菜能带来一定饱腹感,有助减少后续肉类、主食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让饮食结构更合理。不过,不建议用汤泡饭吃。

3.一口饭嚼20下:每口食物咀嚼20~22次为宜,老人最好咀嚼25次以上,更易消化。细嚼慢咽能给胃充分的反应时间,唾液中的淀粉酶还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糖分,同时起到润滑作用。

4.每顿吃七分饱:经常吃撑不仅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导致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在还未感觉到饱,但对食物的热情有所下降、进食速度明显变慢时,就该停下来了。

审核:陈雨虹薛蕙质吴婧陈礼鹏

本文指导专家

陈礼鹏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兼任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委员。擅长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胃肠镜操作及内镜下诊疗,如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止血、内镜下置管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等。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发表SCI及各级论文10余篇。

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三墩院区)

可预约专家挂号哟!

浙江医院灵隐院区

地址:杭州市灵隐路12号

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地址:杭州市古墩路1229号

网址:http://zjhospital.com.cn/

手机预约:

浙江医院订阅号/服务号、浙里办、支付宝、浙江预约挂号等

网站预约:

获取更多服务

0 阅读:14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橙柿互动官方UC号,都市快报出品。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