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英国来的游客拍下来了这些晚清时期的乡村照片,或许这些照片,将会颠覆你

酒馆茶色 2024-12-12 14:23:10

100年前,英国来的游客拍下来了这些晚清时期的乡村照片,或许这些照片,将会颠覆你对清朝时期的印象。   清朝作为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还是蛮有些故事可讲的。   它虽然在鼎盛时期国力也很强盛,可到了晚期,整个国家和社会却都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尤其是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后,整个局势就变得对清朝特别不利了。   大清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片国土被占领,巨额白银被掠夺,这个昔日宗主国一下子就变成了“东亚病夫”。   那个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那可真是苦,从一些泛黄的老照片里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多落后,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   即便在首都北京,道路也都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即使是很多官员和地主的家里也尽显破败之感。   当然了,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肯定是大不一样的,比如江南水乡一带,姑娘可不用像其他地方那样裹小脚,相对来说就自由不少。   而像大西北的新疆,虽然远离中央,但战乱和动荡却也从来没消停过,百姓的日子同样很不好过。   清朝百姓的生活大都是非常单调的,和咱们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生活这种事连想都没法想。   更何况还有大批的百姓连吃饭都是个问题,各个那是饿的前胸贴个后背,目光呆滞,身形佝偻,连活下去似乎都成了奢望。   在最繁华的紫禁城周围,虽然也有不少商铺,但是能来消费的客人却少得可怜,且很多地方的路连地砖都没有,马车走过那叫一个尘土飞扬。   说起晚清那帮统治阶级,他们可一个比一个腐败无能,皇亲国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朝中官员贪赃枉法无所不为,老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面对外敌的一再入侵,这些人居然还只顾着内斗,根本没有心思治国安民。   眼看着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相继驾崩,年仅三岁的溥仪就匆匆登基了,这个小皇帝都被人嘲讽为“亡国之君”,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败象和人心涣散到了何等地步。   讲到晚清那些个当权者,真是一言难尽,这帮老爷们儿,别说是勤政爱民了,就连基本的危机意识都没有,宫里皇亲国戚们个个都醉生梦死,朝中大臣更是贪得无厌。   国库空虚,军饷都发不出来了,这些人居然还在大兴土木、大办寿宴,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各个皇亲国戚的府上庆贺生日,真不知道他们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你说这样还不算糜烂吗,说好听点叫醉生梦死,说难听点那就是亡国灭种的节奏,当年阿房宫还是始作俑者呢,到了晚清,这风气就更不一而足了。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一死,三岁娃娃溥仪就坐上了皇位,这一下子可好,老佛爷刚咽气,小皇帝”宣统的年号就被人解读成“亡国灭种”的预兆。   你说这名字起得,怎么就这么应景呢,再看看溥仪登基时的情形,那更是惨不忍睹,小家伙哭天抢地就是不肯坐龙椅,这一幕传出去,百姓们都说这是“龙椅坐不热”的征兆。   这种种迹象,在当时看来可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话说回来,历史总是在惊人的相似中不断重演,晚清的悲剧,其实早在秦朝、隋朝、明朝那会儿就已经上演过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过:“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一个朝代走到末路,上上下下确实都会出现一些乱象,但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回望历史最大的意义还是要擦亮眼睛、从中汲取教训,那句老话说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眼下咱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这个关键当口上,咱们更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毛主席早年就说过,夺取全国政权,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伟大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话真是太有见地了。   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自觉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步一个脚印地带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源:一百年前,大清朝如何脱轨——光明网)

0 阅读:23
酒馆茶色

酒馆茶色

喝一杯浊酒,品一杯清茶。 读一个故事,睡一觉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