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便宜吃大亏啊!陕西,一男子为赢80多万奖金,交2万报名费参加“自律挑战”,没曾想,举办方3次以奇葩理由宣称男子失败。一气之下,男子直接起诉对方,要求返还所有费用! (信息来源:顶端新闻;2024年12月10日关于《男子为赢80多万奖金参与“自律挑战”,交2万连战3次均失败!男子起诉,法院已经立案》的报道) 参加自律挑战就能够获得80万奖金?可是这人可不知道,这任务说起来简单,做的话简直比西天取经还难。 这“自律挑战”的规则,乍一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在一个封闭房间里待26天,晚上10点关灯,早上6点开灯。期间不能以任何形式遮挡面部超过3秒。看起来,不就是个“熬鹰”游戏吗?可细究起来,这规则里处处都是“陷阱”。 除了开关灯和面部遮挡,还有更多细则:每天只能开关灯一次,6点前必须开灯,超时算失败;挑战者必须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否则算失败;挑战期间身体不适也不能退出,也算失败;不能移动、遮挡摄像头;每天只能在规定时间段使用手机,超时或离开监控范围也算失败;房间里的啤酒不能喝也不能遮挡,遮挡超过3秒算失败…… 这些规则,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挑战者牢牢困住。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红线”。 张先生第一次挑战,不到24小时就败下阵来。原因是打了个哈欠,面部遮挡超过3秒。 不服气的他,第二天又交了6900元,再次挑战。这次更“憋屈”,第二天早上整理床铺时,背对摄像头,面部遮挡超时,挑战失败。 9月26日,张先生背水一战,向朋友借了7000元,第三次踏入挑战房间。这次,他选择了10天挑战。结果,因为起身运动时遮挡了啤酒瓶,再次失败。 三次挑战,三次失败,两万多元打了水漂。张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掉进了“陷阱”。 这“自律”值几个钱?“自律挑战”,真的只是挑战自律吗?高额奖金和相对低廉的报名费,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赌局”。更让人怀疑的是,这规则设计得如此苛刻,真的有人能成功吗? 从法律角度来看,举办方这种“愿者上钩”的操作,是否涉嫌欺诈或不公平竞争?活动宣传是否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规则是否过于苛刻,导致挑战成功几乎不可能?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举办这次“自律挑战”的,是西安睦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也“槽点满满”。公司注册地址和实际经营地址不符。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坚称挑战有成功案例,规则清晰,挑战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然而,记者实地探访挑战房间后发现,房间条件普通,与宣传不符。 对于“自律挑战”,网友们也是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规则简单,坚持就能成功;有人则认为规则存在漏洞,根本不可能成功。“看起来不是很难,只要坚持一下,我觉得我可以成功。”“怎么可能挑战成功,睡觉的时候,不小心翻个身就会没了。” 张先生已经将西安睦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未央区人民法院已立案并进行了庭前调解,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其实按理说,人家设立挑战,把规则写的明明白白,如果挑战成功也确实能够拿到奖金,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达不到不去参加就完了,问题就是这起事件中这个男子一样,存在某种赌性,也许正式这样,才酿成大祸。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