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刘玲鲁青
近两年,俞女士从工作岗位上退休,正沉浸在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中。然而,当她完成胃肠镜检查并收到病理报告的那一刻,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怀着沉重的心情,她来到浙大二院消化内科,找到了毛建山主任医师。
“毛主任,我得了胃癌,是不是得做手术把胃切掉啊?”她紧张万分。
毛主任接过患者的资料仔细查看,发现当地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存在病变,而病理报告则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毛主任在安抚了俞女士的情绪后,立即为她安排了住院手续。经过一系列详细的评估,确定俞女士的病变属于早期胃癌,可以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取得同意后,毛主任带领团队在内镜下为俞女士成功实施了ESD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这是高分化腺癌,属于胃癌的一种,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预后通常较为良好。
术后三个月,患者再次找到毛主任进行复查,胃镜检查显示手术病灶黏膜基本愈合。
相比之下,另一位70岁的患者就显得不那么幸运了。该患者因持续半年的腹痛前来就诊,胃镜检查后确诊为进展期胃癌,并已经发生了转移,后来患者和家属选择放弃治疗。
面对癌症这样的严重疾病,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是遏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显示出医疗干预的及时性和重要性。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近5年全球胃癌平均年发病180.6万例,我国约占其中的38.2%,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早期胃癌的发现和治疗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可能。
早期胃癌指的是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淋巴结是否转移。这一阶段的胃癌,如能被早期发现并经适当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与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显著差异凸显了早期胃癌发现的重要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先进的内窥镜微创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切除。ES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留器官功能完整等优点。通过内镜下的精细操作,医生可以在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之间逐步剥离病变黏膜及黏膜下层,实现病灶的完整切除,同时保留胃部的正常结构,术后复发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一旦确诊为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便成为首选方案。如果术前不符合ESD治疗指征或者术后病理提示病灶浸润较深或者转移可能性大,则需要进一步胃肠外科或者肿瘤科治疗。
然而,ESD治疗也并非没有风险。术后出血便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在ESD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细致和谨慎,全面探查可能存在的潜在出血位置及活动性出血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此外,对于存在高凝血风险的患者,如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慢性肾病、血液透析、心脏疾病等,或需使用活血药物的患者,以及病灶直径超过特定范围、平坦和凹陷型病灶、病理诊断为癌症的病灶等,均需要特别关注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对于这些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并在术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大剂量PPI进行胃酸治疗、黏膜保护剂等,以促进人工溃疡的愈合。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
胃肠镜体检,作为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胃肠镜,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黏膜情况,发现异常隆起、溃疡、糜烂等病变,进而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这一过程,为早期胃癌的发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于有家族病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饮食等、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更是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监测胃肠道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还能避免因病情恶化而带来的更大痛苦和损失。毛主任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消瘦、黑便、腹痛、纳差、呕血等症状,一定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