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购“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被骗30万?当事人:轻信闺蜜父女银行工作背景

齐鲁壹点 2024-12-12 20:19:08

承诺合计4.2万还款再次落空,追回30万本金遥遥无期。12月初,湖南岳阳的许女士联系潇湘晨报,分享了自己“被闺蜜父女骗走30万”的经历。她想提醒更多人,不要因为旧相识的交情,和所谓“专业”的背景而轻信对方,尤其涉及高额收益的行为,一定要慎之又慎。

两年前,许女士在闺蜜小文和小文父亲的推荐下,花30万认购了一个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的项目,两年年化收益达11%。今年11月到期后,30万本金和承诺的6.6万元收益均无法兑付。数次沟通推诿后,闺蜜两人之间的信任和情谊分崩离析。11月底,许女士报警。许女士表示:“被朋友骗和钱回不来,被骗的滋味是更难受的,因为你遭受了信任坍塌。”

闺蜜父女曾在银行工作

许女士介绍,她和小文从高中时起就是很好的朋友,小文此前在岳阳一家国有银行里工作,后又离职。

2021年12月底,小文通过微信联系许女士,推荐了一个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的项目。“当时,小文告诉我,自己的父亲也是该行高管,退休后考察了多个项目,最终选定了这一项目。”许女士说:“她当时的意思就是,‘我们是很专业的’。”断断续续联系了一年,小文不仅拉许女士进了投资理财群,还把父亲的微信也推给了许女士。其中,2022年7月,小文还想找她借60万买房但被拒。

在微信的理财群和朋友圈的宣传下,2022年11月18日,许女士将收购债权的30万转入指定账户中,封闭24个月,年化收益11%。许女士说:“我完全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我其实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也没见过他们的资产,不知道这个项目怎么赚钱。

虽然对“银行不良资产”、“债权转让”等字眼一头雾水,但闺蜜父女的银行任职背景,让许女士对两人的“专业判断”深信不疑。对于风险,她也确认过:“他们告诉我非常稳妥的。”

认购协议签署流程漏洞百出

今年11月6日,在产品即将到期前,许女士收到了小文父亲的消息,由于“不及预期”、“公司周转”、“账户监管”等原因,不仅没有收益,本金也无法按时归还。这一瞬间,许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她回忆了认购协议签署的流程,觉得漏洞百出:自己当时是先转账,才收到了合同,甚至整个合同的签字和风险测评都不是自己签的。

更让她心寒的是,对于她的各种疑问,小文表示“搞不清楚情况”,并告知有事直接找她父亲交流会更清楚。

小文父亲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案,继续投资、分期支付、继续等待,但都不能及时回款。几番沟通后,许女士拒绝任何签字,因为她觉得这都是缓兵之计,钱款已很难追回。11月底,她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之后,小文父亲承诺分三次转账,在12月11日先付清的4.2万本金。近日,许女士陆续通过微信转账、银行转账收到4.1万。而在12月11日当天,小文父亲再次以“特殊情况”为由,延期支付。

记者就此联系小文父女,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应。

提醒:保证本金下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

记者从银行工作人士了解到,银行确实会处理一些如房产等不良资产,一般是通过ABS机构或者拍卖平台。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良资产投资有一定门槛,如果通过不明身份的中介机构,极有可能上当受骗。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不要轻信“内部消息”、“信息差”等话术。

此外,不少人对于“高收益”的判断是很主观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看到11%的收益率时,没有提高警惕,有一个原因是并不觉得是高收益。一方面是当时她的基金、股票收益率不错,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方银行背景,以为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信息差”。许女士说:“现在想想,11%的回报率是很难存在的。”

作为参考,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银行网点整存整取存款2年期平均利率为2.561%,5年期平均利率为3.024%。

2022年,原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主要负责人曾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答记者问时表示:“承诺保证本金的金融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潇湘晨报)

0 阅读:33
齐鲁壹点

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官方APP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