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
我读书时曾到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在西南村的寓所旁听她为研究生开设的读书班,并于2011年深秋在清华大学听叶先生讲座,次日到翠宫饭店拜访请教。收到叶先生签赠的《迦陵论词丛稿》,已是十年前的事了。近20年间,叶先生引领我的学术成长,以至于我忘记了叶先生也会老。日前,叶先生永远地离开我们,到另一个世界继续弘扬诗教去了,纪念叶先生的最好办法是读书。——题记
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受到学术性的关注,尚不过二百年。然而词学研究的深入,使这种原本居于“诗之余”的艳歌小道赢得了与言志载道的诗文同等程度的关注,这恐怕是张惠言、王国维诸先生未曾憧憬的。梳理词学研究的历史,如果要在众多研究者中选出一位著作等身、创论俱佳者,则非叶嘉莹先生而不作他想。如果在这浩瀚的著作海洋中推举一部最能代表她学术观点、方法和理路的著作精读,《名篇词例选说》当为首选。
叶嘉莹先生在近80年的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发展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及其阐释观念,对词学发展做出了三项奠基式的贡献:第一,恰当定义了词作的美感特质,即词不同于诗之处体现为一种“要渺宜修”的含蕴,而词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感动亦在于这种“弱德”之美;第二,深入分析了词体的发展历程,即唐宋词由“歌辞之词”经“诗化之词”发展为“赋化之词”,到清代又形成了“哲化之词”的演进历程;第三,完善建构了词学的研究模式,即融文献辑佚、汇注集评、典故考证、词作阐发于一炉,指向具有知识论意义的文学史经验。上述这一切在《名篇词例选说》中收录的仅17篇短文中得以充分呈现。
观照词史的选词篇目
选学肇端于南朝昭明太子《文选》,而盛于清际桐城派古文。由于科举考试的需求,自唐宋以来,古人热衷于编撰类书。类书旨在简便易查,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求全扩容,完全失去分类翻检价值。
诗词学习,入门更需正。对初学者而言,全集与选集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作家、优秀的作家和平庸的作家。全集用以了解词坛的整体风貌和平均水平,但像《全唐五代词》这样的总集,大多是当时平庸之作,不加分辨地通读,很难有所感触,甚至会失去阅读的兴致。选集用以精读,想要分辨文学品质的高低,培养高标的眼光和品位就很重要。晚清以来,朱孝臧、俞陛云、胡适、胡云翼等前辈学者都曾编纂、注释过非常优秀的词选著作,然这些著作多从编者个人的审美趣味出发,却忽视通观词史的视野,注重宋词的价值,而遗漏了后世的回响。
《名篇词例选说》虽仅收录了17篇文章,取词32首,却兼顾了五代至晚清最有代表的各派名家,在对作品的解说中,通过纵横比较,几乎提及了词史上大部分重要的作家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叶先生不只是学者,更是当代杰出的古体诗词作家,她融入了自身创作经验,完成这样一部精粹的词选,所选篇目是大有深意的。作者充分考虑到近年来学界对温庭筠、李清照的高度重视,且对这两位词人的论述将颇费篇幅,因此宋代词史的建构以韦庄入手至吴文英,凸显词史主流,却又关怀词体新变。元明清三代词选取王沂孙、陈子龙、朱彝尊、贺双卿、王国维和陈曾寿六家,要言不烦地勾勒了词作发展的清晰脉络。
词作赏析的经典范式
对文学学科而言,对词的关注点究竟应该是什么?学者给出过不同的回答。上世纪80年代美学扩展到各个学科领域,学界流行着大量从美学角度评赏诗词的著作。然而尽管词是美的,若纯从美感角度讨论会削弱诗词丰富的意蕴,难免使文学流于话语。也有学者重拾“词史”概念,强调词人记载一己经历或揭示词作记载史实的效果,但这也只能适用于部分作品。
叶先生强调诗词感发生命的作用(即“兴发感动说”),既是对传统文论的回望与继承,也是对诗词文学性的深刻总结。一方面,“兴发感动说”突破了单一强调美学或抒情的片面做法,综合了作品的言辞、典故、情事与词体流变等多维度文学因素,对词的文学性的阐释更加丰富、立体;另一方面,“感发生命”概念充分考虑到作者创作、文本流传、读者阅读等不同环节文学的多重意蕴,诠释了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统一性(情感体验),这是古今中外文学的共通之处。
近代以来,诗词的研究呈现出三种倾向:其一侧重文本、史料的辑佚;其二注重典故、史实的阐释;其三指向理论、哲理的阐发。尽管叶先生的词学研究包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然本书收录的文章却不同于叶先生《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疏证式考论,也并非《迦陵论词丛稿》中学理思辨的分析文章,而是用诗化的口语表达完成短篇词作赏析。从这个意义上讲,《名篇词例选说》以情感体验的阐释为最终归旨,兼顾了作家创作和读者体验,既具有思想性,又富于知识趣味,还不失可读性,呈现了文学赏析的典型范式。
融汇古今的诗教风范
《毛诗序》以降,文学赏析在古典学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文体上讲,古代诗文评点主要集中于注疏、书序、诗话、书信之中,像《诗品》和《文心雕龙》这样提纲挈领、体系完备的专题论著也时有出现。古人对文学的讨论集中于训释教化和指导创作,同时也是自我学识修养的反观和道德情操的陶冶。
现代学科建制培养了一批既要从文学中汲取滋养,却不一定从事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因此学术研究的路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们更倾向于完成一次“知识考古”意义上的旅途。然而任何知识建构都不能代替美育。徘徊于群体与个体之间,纠结于自我与他我之际的当代国人,需要文化寻根来探求精神的抚慰。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从旧乡土文明走来的叶先生,曾在欧美高校执教数十年之久,见过欧洲工业文明的兴盛,却也为孕育古典诗词的东方乡土文明的失落感到惋惜。是以,直到逝世前两年,叶先生始终坚守在古典诗词教学与研究一线,她曾让诗词走向世界,更让诗词回归人心,续写着“诗词使人心不死”的佳话。叶先生通过顿挫悠扬的韵律传递温柔敦厚的诗教,唤醒人们文化记忆中杳渺幽微的情思,在物换星移的现代文明间守望着中华文明的坐标和前景。
文学基于戚戚之共感而直指人心,叶先生评赏古典诗歌的方法论,伴随着她回国,受到关注已四十余年。一叶知秋,《名篇词例选说》呈现出的风格多元的词作,映照出了叶先生温柔细腻的词心,折射出了词的历史与意蕴,及透过文字传递出的温情与敬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