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嵌入社区,不仅服务好居民的“一餐饭”,也撬动起社区共建共治活力。近期,中国音乐学院(简称国音)开通校区西门,打破了校区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不仅为学生的通行提供了便利,也让朝阳区亚运村街道丝竹园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美味可口、价格实惠的饭菜。
据了解,空巢老人在高校食堂就餐,是亚运村街道老年餐桌的补充形式。
“早晨我6点10分就出门,先打打太极拳,散散步,7点来食堂打早饭,三个油饼两碗豆浆,带回家跟老伴吃。”77岁的丝竹园社区居民王奶奶最近一日三餐都来国音食堂打饭。王奶奶表示,选择来这里吃饭,看重的是便捷与放心,“这里离我家很近,而且环境干净卫生。”
用餐期间,不断有社区老人前来就餐,他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很多空巢老人不爱出家门,来这里吃饭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用餐问题,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丝竹园社工说。
社区居民能够顺利进入国音食堂就餐,得益于各方的努力。今年年初,国音扩建新校区,位置紧邻丝竹园社区。3月,国音与社区党委沟通后提出开设新校区西门计划,以方便学生通行,但此举涉及学生穿行小区,如何平衡其与居民关系成为难题。社区党委经过深入商讨并权衡各方因素,最终决定开设西门并开放食堂给居民,实现了学生通行与居民生活和谐相融的局面。
为确保穿行线路的环境秩序,社区联合国音和物业,共同维护日常管理。他们张贴温馨提示,号召学生、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同时组织志愿者和物业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凝聚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共建治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收到居民反馈,穿行校区需携带身份证,就餐需微信支付,这给他们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对那些不熟悉微信支付的老年居民造成了困扰。针对这些问题,社区为有进校就餐需求的老人建立了台账,并办理了人脸识别和国音就餐卡,解决了就餐难题。
自2021年起,国音和亚运村街道就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共同推进了老旧小区物业引入、电梯更换、背街小巷治理提升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福祉的共建项目。如今,双方的共建之路越走越宽广,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校区与小区纳入治理,并开放食堂给居民用餐,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社区治理增添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