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河北大地震中,看守所也塌了,200 多名囚犯跑了出来。可他们却选择了救人。就这样,112 条生命被他们拯救,直到最后,都没有一个人趁乱逃跑。
(信源:唐山大地震 看守所在押犯积极救人无一逃逸-凤凰网) 当时的唐山市看守所位于市区西北部,共关押着214名在押犯人。这些人大多是因盗窃、斗殴等罪行被拘押,等待法院判决。 “那天凌晨,地面突然剧烈晃动,像是有人在摇骰子一样。”幸存者回忆说,“不到一分钟,看守所的围墙就倒了,房顶也塌了。大家从废墟里爬出来时,都蒙了。” 地震造成看守所多处建筑坍塌,三分之一的武警干警当场遇难。剩下的武警虽然举枪警告,但在那种混乱的情况下,根本无力阻止囚犯逃跑。 “当时确实有机会跑,但听到周围的哭喊声,看到那么多人被埋在废墟下,没人忍心离开。”一位当年参与救援的原在押犯人回忆说。 这些囚犯自发组成了救援队。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徒手刨挖废墟。有的人懂一点医术,就负责照顾伤员;有的人会开车,就负责把重伤员送往安全地带。 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场景。一位原本是赤脚医生的囚犯发现一名伤者膀胱被砸伤,找不到导尿管,就用嘴帮助抽出尿液,挽救了伤者的生命。 还有一位囚犯在救人时自己的手被划得血肉模糊,包扎后继续救援。当有人劝他休息时,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救人,我的伤没什么大不了的。” 唐山地区公安处的记录显示,这些囚犯在5天时间里,共救出112名幸存者。其中包括被困的居民、学生、老人,甚至还有看守他们的干警。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8月1日晚上救援结束后,这些囚犯全部主动归队,没有一个人趁乱逃跑。他们被转移到玉田县临时看守所继续服刑。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一位参与现场指挥的公安干部说:“这些犯人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他们用行动证明,人在关键时刻是能够超越自我的。” 由于在救援中表现突出,40多名囚犯获得从宽处理。其中有的人减刑,有的人提前释放。据后来的统计,这些人出狱后大多都认真改造,过上了正常生活。 “那场地震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位当年参与救援的原囚犯说,"在救援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出狱后,我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个发生在46年前的真实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一群被社会标签为“罪犯”的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担当。 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依然在启发我们思考: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力量;人性的光芒,有时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