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2月14日讯(通讯员 肖梦琪 记者 王国柱)借鉴医院的服务模式和操作流程,通过“固定坐诊”“上门出诊”“联合会诊”“线上问诊”“园区巡诊”“回访复诊”等形式,将优质的法律服务送进企业......12月13日,泰州市海陵区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法治诊所 惠企安商”工作开展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海陵法院启动“法治诊所”工作,努力打通从对接企业需求到服务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法治诊所由法官、法官助理、专职调解员组建服务团队,联合海陵区国资办、区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协会,为有需要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法治体检服务。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其中,“坐诊”由专职调解员在法治诊所全天候“坐诊”,现场解答企业的法律咨询问题,及时调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出诊”,成立“啄木鸟党员护企队”,对重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采取“点对点”的法治体检服务;“会诊”,即针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遇到的新类型、重点疑难问题,由参检法官、法官助理、专兼职调解员、国资办和工商联指派的行业专家共同进行会诊。
“问诊”,推动“智慧法院”和“网上工商联”有效对接,拓宽“网诊”渠道。利用企业家微信群、工商联网站窗口、公示热线咨询电话来扩大覆盖面,及时解答企业的法律问题,刊发经营风险法律提示;“巡诊”,即分阶段、分行业、分园区开展巡诊工作,有计划地为海陵工业园区、九龙镇新能源产业园区、罡杨镇科技工业园区提供更加精准化的“法治体检服务套餐”;“复诊”,即注重“检后答疑”,每次法治体检均指定一名法官担任“主检法官”,承担体检报告把关以及与企业联络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法治诊所成立以来,海陵法院已经为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及63家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制发36份法治体检报告、法治体检建议书,涵盖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涉及光伏制造、生命健康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