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新成员入社!美德嘉行共绘西泠印社新篇章

钱江晚报 2024-12-14 15:22:53

潮新闻客户端美术报通讯员陈友望

12月10日,2024年度西泠印社新社员入社仪式在孤山还朴精庐举行,童定家、李砺、伏海翔、胡晋峰、戴丛洁、孔品屏、胡俊峰、王文超等八名新社员悉数到场。截至目前,西泠印社的社员总数为516名。

刀笔当随时代,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党委书记、社委会主任龚志南对新晋社员的加入致以祝贺,并寄予厚望。他勉励新社员铭记初心,矢志不渝地为这百年名社增光添彩;鼓励他们勇于担当,在文艺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强化身为西泠印社一员的主人翁意识,以实际行动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使其更加熠熠生辉。

2024年新入社社员共8名:童定家、李砺、伏海翔、胡晋峰、戴丛洁、孔品屏、胡俊峰、王文超。

陈振濂特别提及,社员应当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展现出担当精神。这意味着,社员不仅要关注个人的艺术成就,更要将目光投向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利用艺术这一独特而强大的媒介,传递正能量,为社会注入温暖与希望,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外,陈振濂还希望,在扩大西泠印社的社会影响力方面,每位社员都应成为积极的推动者。通过组织或参与各类活动,社员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更能将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的精神与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事业贡献力量。这样的行动,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对西泠印社这一文化瑰宝的最好传承与发扬。

八位新社员在仪式上分别简要介绍了各自的艺术经历与心路历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但都对艺术怀有无比的热忱与追求,并表达了能够成为百年名社一员的自豪之情。他们表示,将秉承西泠印社的宗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致力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他们深知,成为西泠印社的一员,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将以此为契机,更加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印学,同时也不忘在书画领域探索与创新,努力为西泠印社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社员表示,将把西泠印社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在艺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品德上成为典范,共同为西泠印社的辉煌未来添砖加瓦。

8位新社员入社心语

童定家,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浙江前童。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专业。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校外实践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农工中央画院理事、甘肃印社社长等,正高职称。

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举办的展览30余次,荣获甘肃省部级奖项多次。在《中国书法》《西泠艺丛》《中国篆刻》《书法导报》《书法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作品多篇。

南北交融愿作西泠文化的传播者

能够以西泠印社社员的身份登上孤山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感受百年西泠文化的熏陶,我深感无上荣光。

加入西泠印社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它要求我在政治素养上不断提高,坚定文化自信,秉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以历代西泠先贤为榜样,正视自身不足,保持谦逊态度,持续进步,并积极履行印社赋予的各项职责,不负众望。

我的家乡在宁波前童,但自父母一辈起便投身于大西北的建设事业,因此我也在甘肃度过了四十年的时光,尽管我在宁波有过十余年的成长经历,甘肃已成为了我情感上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这也赋予了我南北交融的文化视野。在长达三十多年的金石篆刻学习生涯中,我一直将西泠印学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我对西泠印社心怀感恩,立志继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虽然甘肃地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它承载着深厚的秦汉文化底蕴,当地民众对书画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与广泛的参与基础。我愿成为西泠精神的传播者,致力于将西泠文化传播至甘肃,促进两地文化交流,为西泠文化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李砺,湖南宁乡人。字古石,号且堂、陶庐、沃庐。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岳麓印社社长兼《岳麓印社》社刊总编、民进长沙开明画院院长等。

2018年获湖南省委宣传部第六届湖南艺术节“齐白石奖”,2021年获评“湖南省首批新文艺群体领军人才”。著有《湖湘篆刻》《陶庐印谈》《湖南印人传》,书法篆刻作品入展中国书协首届、五届“兰亭奖〞作品展,六、八、九届篆刻展,西泠印社六(优秀奖)、七(边款、篆刻双入展)、八(三等奖)、九、十届篆刻评展等。

爱社如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印艺水平

有幸忝列西泠印社社员之列,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对我从艺三十多年的认可,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种荣耀。

加入西泠印社之后,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印艺水平,虚心做人,认真从艺,以西泠印社前贤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爱社如家,积极参加印社的各种活动,维护印社荣誉,加强地方印社与西泠印社的交流合作,为西泠印社的繁荣发展贡献个人力量。

-

伏海翔,陕西扶风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终南印社副社长、西安文苑书画学会会长、民进西安开明画院院长、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负责人、副研究馆员。

作品参加全国第八届、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等,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编辑出版奖提名,第四届国际美术邀请展一等奖,西泠印社第十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等。编著出版有:《陕西新出土古代玺印》《新编行书字典》《楷书小字典》《文物陕西·壁画卷》。参与编纂图书有:《秦汉瓦当》(特约编辑)、《中国瓦当艺术》编委、《陕西金文集成》编委、《中国历代瓦当考释》编委等。

圆梦西泠更添文化使命和担当

今天,来到了西子湖畔,受到了西泠印社同仁的热情接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很亲切、也很美好。

我从事篆刻30多年了,西泠印社是我心中的高地,也是最圣神的地方。今天,终于加入这个大家庭,圆了这个梦,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也体现了西泠印人以印为根本的目标。从丁仁、王褆、吴隐、叶铭开始,时至今日西泠印社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的文化名片。今天,能够成为西泠的一员,我倍感荣幸,更添一种使命和担当,我将尽我所能,为西泠印社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

胡晋峰,生于青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宁印社副社长、青海陶印社社长、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作品多次参加由西泠印社、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展览。作品曾被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收藏。

永铭责任让君子之道薪火相传‍

加入西泠印社,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追求,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归宿。

西泠印社,历经百年风雨,成为了我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团体之一。当我踏入这片艺术的殿堂,首先被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西泠印社所传承的君子之道和立世哲学。在这里,金石与书画浑融一体,君子之道在印石中薪火相传。每一位社员都以“爱社如家”的优秀传统为己任,贯彻印社宗旨,团结一心,研究学术,共谋发展。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感震撼和敬佩。

加入西泠印社,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我将有机会与众多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们一起探讨金石篆刻的奥秘,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我也将在这里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我深知,加入西泠印社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思想和观念,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印社的各项活动中去。我相信,在西泠印社的大家庭中,我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为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西泠印社给予我的这次宝贵机会,让我能够成为这个伟大团体的一员。我将永远铭记这份荣誉和责任,不断努力前行,为西泠印社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

戴丛洁,浙江温州人,现居杭州。字散石,号蜨盦。喜金石,好收藏。

2017年创办秋水斋金石丛刊,编著出版有《黄牧甫与王秉恩交往考略——附黄牧甫原色印谱》《乐只室印谱》《吴赵印谱》及“名家真迹法书集”系列、“篆刻日历”系列等数十种书籍。印学学术论文多次入选西泠印社举办的印学学术研讨会并获奖。

深入研究传承和弘扬西泠精神

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在每一位印人的心中,它都是一片神圣而崇高的圣地。作为一名热爱篆刻艺术的印人,能够加入这个充满历史底蕴与艺术氛围的社团,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梦想与追求。

这次能够有幸成为西泠印社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荣幸,这既是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信任和鼓励。同时,这也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业务水平上与前辈们以及同仁们之间的差距。

面对这份荣誉与责任,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不断加强自身在业务和思想上的学习,秉承“爱社如家”的精神,紧跟印社的宗旨,深入学术研究,传承和弘扬西泠精神,为印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

孔品屏,生于浙江永康。本硕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现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家库成员。

篆刻作品获“百年西泠·中国印”国际海选华南赛区一等奖等。出版有《江南印记》《冒氏印聚:上海博物馆藏冒广生家属捐赠印选》《中国古代封泥全集》(编委)《隋唐官印研究》(合著)等8部图书;发表印学研究文章30篇。“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玺印篆刻”策展人。

接力先贤为印学事业贡献力量

感谢印社领导前辈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鞭策和接纳。从2007年参加首次篆刻海选活动到2010年起连续参加各类印学研讨会,印社的各项活动历练了我,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因此,向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和印学研究的持续推进,提供平台、推力和引导力的社委会和各位老师致敬;更向120多年来为“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付出毕生心血的历代前贤表示敬意。一代代西泠人的接力使印社更有温度,更醇厚,更有魅力,当然也更有滋养力。

能够成为印社的一份子,是我的荣幸,也是压力与动力。我要以前贤为榜样,正己身,不忘初心,踏实工作。我的工作涉及古代印章的整理、研究、展览等。整理是服务于文物;研究是服务于学科,使其丰实;展览是彰其历史与艺术的多重内涵,服务于公众、爱好者、专家学者等等,引导公众认识、了解进而喜欢上“印”这一有深厚历史文化艺术积淀的传统门类。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愿紧随印社前贤的脚步,为我们共同热爱的印学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

胡俊峰,山西偏关人。斋号近一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浙江传媒学院专任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作品荣获西泠印社举办的“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大赛一等奖、参加第五、六、七、八届篆刻评展等展览17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七届篆刻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展览11次。论文20余篇发表于《中国书法》《西泠艺丛》《中国篆刻》等专业刊物。西泠印社出版《百年西泠西湖风国际篆刻优秀者作品集·胡俊峰卷》。

勤修德艺参加印社活动义不容辞

我是浙江传媒学院的一名教师,今年加入了西泠印社,感到非常荣幸。接下来,就我入社走过的路进行复盘,我和大家分享我的入社历程。

从2002年第一次参加西泠印社举办的展览至今年已经有17次,其中4次获奖,最难忘的是2008年的“西湖风”全国篆刻大赛中我荣获一等奖,最后还是与成为社员失之交臂,成为篆刻界流传的一个“梗”,一等就是15年。回想这15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参加西泠印社的展览。

如今,我成为西泠印社的一员,将继续做好篆刻创作和印学理论研究,勤修德艺、以社为荣。积极参加印社活动,秉持前贤立社宗旨,谨遵社约,履行印社的义务,做到爱社如家,全力为印社服务。今年“5.18博物馆日”,中国印学博物馆约我为市民开展一场公益讲座,讲座得到在场听众的赞许。今年暑假期间,中国印学博物馆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印信清廉”展览,我也积极参与提供展品。将来也一样,只要西泠印社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义不容辞。

-

王文超,生于山东临清。硕士、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篆刻》执行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古文字书法史、明清金石文献、书法史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省部级项目两项,在《新美术》《中国书法》《书法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怀揣敬畏在学术与艺术中并进求索

我自开始涉猎做学术研究始,便景仰西泠印社多位前贤,亦怀揣敬畏之心。

12月10日当从中国印学博物馆一路走到遁庵,感受到的是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传承。从个人而言,我侧重于学术研究,近些年致力于明清金石文献及书法史论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多与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宗旨相合。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谦卑的心态,向各位前辈和同好学习。只有踏实本分地做好自己的学术研究,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即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西泠印社精神的最好呼应。

当然,我期待与各位同好共同交流、共同进步。在学术与艺术的道路上,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0 阅读:3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