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进三出到“黄金半小时”,小品鼻祖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许家辉吖 2025-02-17 09:59:49
从三进三出到“黄金半小时”,小品鼻祖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春晚舞台上的第一个小品来得真不容易,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创作过程中跑了好几趟,最后还是靠着黄一鹤导演拍板才登上舞台,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分。

那会儿严顺开在《阿Q正传》里的表演可真是火得不得了,全国上下都知道这个名字,他拿了好些奖项回来,搁谁看都是个了不得的演员。

春晚刚开始办的时候,节目组就想着把他请来,毕竟这么有名的演员,肯定能给节目增光添彩。

严顺开也是个有想法的人,他把电影里的那些套路拿来用,弄了个《阿Q的独白》,算是开创了一种新玩法。

这个节目虽然不能说是正儿八经的小品,但确实给后来的人提供了不少灵感,特别是陈佩斯和朱时茂。

陈佩斯和朱时茂住在旅馆里写剧本的时候,日子过得可不轻松,光是吃饭都得掏粮票,但他们就是不服输。

两个人在房间里关着门想点子,想着要搞个新鲜玩意儿出来,不能跟相声一样,也不能完全学电影。

写了一个星期,总算憋出来个剧本,俩人美滋滋地拿着去找节目组,结果当场就被否了。

年轻人心高气傲,一气之下直接收拾东西回电影厂去了,连句话都没留。

黄一鹤导演也是没办法,这两个年轻人太能折腾了,好不容易找到人,又把他们劝回来继续写。

第二次写出来的剧本还是不行,陈佩斯这回更来劲了,又跑回去了,搞得导演只能亲自去电影厂找人。

这一来二去的,时间也耽误了不少,但黄导演就是觉得这两个年轻人有想法,值得再给机会。

第三次写的剧本总算过关了,两个人站在节目组门口的时候,心都快跳出来了。

彩排的时候效果特别好,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到后面甚至笑得趴在地上起不来。

但是这个节目太搞笑了反而成了问题,因为没有什么政治内容,纯粹就是为了逗乐。

春晚开始前的半小时,陈佩斯和朱时茂还在后台干着急,谁都不敢拍板让他们上台。

黄一鹤导演看着这两个年轻人,最后一咬牙说要顶着压力让他们演,这才有了后来的精彩表演。

这个决定其实挺冒险的,要是出了问题,黄导演就得背锅,但他还是选择了支持年轻人。

《吃面条》的成功不光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成功,更是开创了一个新是陈佩斯想出来的,后来成了春晚的标配节目,每年都得有。

这个节目让人们发现,原来表演不一定非得带着政治色彩,单纯搞笑逗乐也挺好。

从这以后,春晚的小品节目就成了观众最期待的节目之一,每年都能给人带来欢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