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古镇历经千年,一代代窑湾人沿着运河走南闯北、开拓进取,铸就了独树一帜的商帮文化和“运河第一古镇”的辉煌。日前,由徐州演艺集团出品,江苏柳琴剧院创排的大型柳琴戏《窑湾往事》连续两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作为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参评剧目,这也是该剧首次在上海亮相。
窑湾位于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美誉,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窑湾往事》采取双线结构,让主人公穿梭于不同时代,游走在虚实之间,借助现代古建筑修复师时扬的视角,揭开一段尘封的古镇记忆。
演出中,柳琴戏的独特韵味得以充分体现,观众沉浸在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唱腔中,仿佛穿越到了清末的大运河畔,感受那个时代的风情和窑湾古镇的韵味,该剧不仅展示了柳琴戏“拉魂腔”的独特艺术魅力,还融入了大运河文化、非遗项目邳州运河船工号子等文化元素。
《窑湾往事》由罗周任剧本指导,华春兰编剧、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执导。江苏柳琴剧院院长韩梅曾在上海观众见面会表示,《窑湾往事》双线结构是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在传统柳琴戏舞台基础上,力求表演的精致化、唯美化、意境化。演出涵盖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国家级非遗项目江苏柳琴戏和市级非遗项目邳州运河船工号子。
此次申报主角奖的演员张晶,表演成熟稳定,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并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个人艺术素养。在韩梅看来,此次上海行,除了角逐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对于江苏省柳琴剧院还有着更深的意义:“我们要给上海观众带来精彩的柳琴戏表演,也为了留住喜爱、熟知柳琴戏的上海戏迷,用方言传递徐州的人文历史、文化风俗。”
柳琴戏唱腔繁复,有“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称,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徐州地处大陆中部,为南北两大派系剧种交汇、流经之地,对柳琴戏唱腔的渗入影响颇大,使得柳琴戏的唱腔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之美,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之气。
2008年,柳琴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江苏柳琴剧院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5人。
头图为大型柳琴戏《窑湾往事》剧照。剧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