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二十年正青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七届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
大会重磅启动广州大学城科技园和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授予一批人才金卡、人才公寓金钥匙,落地一批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亮相一批“创二代”“青蓝”之星,开展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三家聚岛”高质量发展主题对话,释放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启动,释放“智造+智核”耦合优势
会上,广州大学城科技园以及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正式启动。近年来,番禺区持续深化创新空间供给,沉淀20年在广州大学城规划建设近100万平方米的国有物业打造广州大学城科技园,制定出台多元化物业优惠政策,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方位创业体系。
立足广州大学城这一“智核”,番禺区持续拓展产学研辐射圈层,在广州大学城南岸高水平规划建设东西庄科技创新集聚区,联动智造创新园、天安科技园、番禺汽车城、狮子洋增长极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等一批重大产业平台,高标准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带,立体式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转化空间,为培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型移动出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在这片热土上,科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震动智飞科技、科奥信息技术、九安智能科技等首批10个项目正式签约。暨南大学与声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与鹏辉能源、广东工业大学与浩洋电子3对“校企伙伴”现场签署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协议,产研两端“一拍即合”。
活动还落地了番禺区产业招商投资基金、广祺1号基金两支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双创赛事项目以及校友优质项目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实现“智造+智核”优势叠加、“科技+产业”互促双向。
人才强区“引育留”多方发力,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
大会为人才金卡企业代表、“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及人才公寓入住单位授牌,为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代表、第七届青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颁授荣誉,奏响新时代人才强区“铿锵之音”。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番禺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核心优势。20年来,广州大学城源源不断输送出近80万人才,不断彰显“世界一流大学城”的影响力。
番禺着力打造“近悦远来、宜业宜居”的人才发展生态,持续强化“番禺人才生态30条”政策保障,又以未来社区标准精心打造“狮子洋增长极人才谷”,为青年人才搭建一流生态圈和产业集聚区。
自2017年启动“青蓝计划”以来,番禺区累计投入近1.5亿元资金,引进落地739个“青蓝”项目,累计获得约19亿元融资和万余项知识产权。2023年创新推出的广州大学城“创二代”工程,已培养近500位“创二代”之星,促成119家企业注册落地,构建起多元化创业人才体系。
以“校友圈”撬动“经济圈”,活动为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第一届会长、执行会长颁发聘书。今年,番禺区在省、市指导下,联合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共同打造校友经济“强磁场”,正式成立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这是校友经济主体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美好开端,更将为广州、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发展。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大学城校友经济促进会执行会长蒋伟楷表示,之后计划通过整合校友资源、构建高效合作桥梁、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校促会品牌影响力等途径,为校友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金句频出,“三家聚岛”掀起“头脑风暴”
活动当天,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三家聚岛”,秉持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以“科技创新驱动”与“产业品质提升”为导向纵观未来方向、洞悉发展趋势、分享前沿观点,共同为广州大学城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助力。
围绕“从新工科教育到新质生产力:端到端、高质量、高效率科创生态体系建设探索”,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XbotPark机器人基地发起人李泽湘为大会带来精彩分享,激励青年人才在大变局时代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薛泉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成果转化的三大基石。高校应分层布局科研,形成基础、应用与产品研发的协同体系;科学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应扮演多重角色,包括企业顾问、联合攻关者及创业合伙人;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合作,将大学团队视为重要的研发力量,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实现共赢发展。
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李卫铳说,产学研合作为一座桥梁,它连接着“书架”上的理论智慧与“货架”上的实际产品,实现了知识与技术的有效转化。产学研融合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广州大学城作为产学研融合的沃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未来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广军提到,大学城不仅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资源,还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机制,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这些资源在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内流动和应用,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文|记者徐振天
图|记者曾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