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吉飞得罪了谁?

青云讲故事 2022-10-12 22:05:32

作者 | 柳如燕

大家好,我是如燕。

一个月前,当东北烤面筋摊主辛吉飞化身“炼金术士”,频频在短视频中炼制人工合成的“科技”食品而爆红网络时,包括海天酱油等之名品牌在内的整个餐饮行业都为之震动。

一名网友如此预测:

“动了资本的蛋糕了,过几天应该会被曝出‘黑料’。”

果不其然,辛吉飞很快遭到了媒体点名、平台警告,网络上的口碑也急转直下。

反对声音大都在指责其“歪曲事实、贩卖焦虑”。

而就在几天前,辛吉飞又曝出遭遇一场车祸,一辆挂车从对向车道逆行到了辛吉飞的车道,导致车祸发生。

幸好,他只受了轻伤。

随后,辛吉飞注销了自己已有800万粉丝的账号,并在评论区宣布退网。

“我累了,不拍了。”

辛吉飞带火了两个梗。

一句是“海克斯科技”,一句是“科技与狠活儿”。

海克斯科技,原本出自游戏《英雄联盟》,特指一种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

在辛吉飞的视频里,海克斯科技特指化腐朽为神奇(合成食品)的科学“秘术”。

比如,奶茶是不需要奶的,靠反式脂肪酸等化学添加剂就可以勾兑出来。

花生露也不需要花生,植脂末+白砂糖+海克斯牌花生精油香精就能调出浓浓花生味儿。

蜂蜜跟蜜蜂完全没有关系,糖水+香精就免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辛勤劳作。

燕窝用明胶+糖浆制成,总成本不超过2元。

面粉+色素+虾肉香精,合在一起那就是虾仁。

冻了30年的僵尸肉(猪肉)边角料,加入磷酸盐、长粒味精、牛肉香精,就制成了西餐厅里上百元一份的牛排。

海克斯科技无所不能,横扫肉蛋禽三界,用辛吉飞的话说:

“全是科技与狠活儿啊,兄弟!”

最轰动的一期视频里,辛吉飞用盐和味精以及几种添加剂,制作了勾兑酱油。

粉丝们大受震撼,纷纷回家观察自己家的酱油。头部品牌海天酱油也由此卷入了风波。

一名网友发现自己在日本买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没有添加剂,但中国的却有。

“双标”质疑加上海天倨傲的强硬回应惹怒消费者,一夜之间,海天市值蒸发380亿。

这是人们第一次目睹科普网红对食品行业的冲击力。

有人将辛吉飞誉为“食品界的孤勇者”,也有人叹:

辛吉飞危险了。

走红之后,辛吉飞毁誉参半。

餐饮行业受到的打击是巨大的,网友们似乎患上了添加剂恐惧症,但凡看见不是自家做出的食品,脑中不由自主联想到的都是“科技与狠活儿”。

某羊汤店主熬了一锅奶白色的汤,却被目睹了海克斯科技的网友质疑使用了添加剂。

为自证清白,店主连续两天直播熬羊汤,但抵不过众口铄金,最终还是删除了所有视频。

这让辛吉飞有了被攻击的槽点:

过度妖魔化添加剂,为了吸引流量,给食安领域制造焦虑和恐慌,无差别的攻击性使得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摊贩也无辜躺枪。

还有许多业内人员指出,辛吉飞的“科普”内容并不真实和专业。

比如在一期视频里,辛吉飞演示了如何用添加剂给大米粥快速增稠,引发了不少粥店老板的抗议:

老老实实用米,高压锅压,成本更低,煮出来一样粘稠,根本不必多此一举。

还有专业人士指出,辛吉飞曾把乳品配料表里的生牛乳说成是奶粉,这是错误的,奶粉在调制乳配料表里的标注是乳粉或复原乳,而生牛乳指的是牛奶。这说明辛吉飞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

并且,“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不专业和耍流氓”。

一片质疑声中,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点名批评辛吉飞,怒斥其为造假狂人,是在教唆别人犯罪,并喊话让他更改自己视频的内容风格。

讲真,看辛吉飞被黑得狗血喷头百口莫辩,我都替他着急。

就好比有一条专做骨汤的美食街,有人大声提醒罂粟壳熬汤可以増香,让大家提高警惕,那么这个提醒的人就是在教唆犯罪?

因为没用罂粟壳熬汤的商家也会受到质疑,所以就不允许有人指出这种可能?

辛吉飞只是创造了口头禅“科技与狠活儿”,但“科技与狠活儿”本身不是他发明的。

没有辛吉飞,“科技与狠活儿”难道就不存在了?食品行业就干净无辜得像片雪花儿了?

说“抛开剂量谈毒性纯属扯淡”,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生产厂,并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剂量控制”。

即便一种调料的添加剂没有超标,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吃多少种调料和食品,这些剂量合起来有多少,有专家真真正正地去帮民众算过吗?

还有总是拿“符合国家标准”怼人的。

别忘了,在大头娃娃曝光之前,三鹿也是通过食品安全标准的。

辛吉飞让普通民众知道了配料表的存在,知道了这些配料代表什么,给食品安全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给警惕化学添加剂开了一个好头。

即便有过,他有没有功呢?

辛吉飞到底是食品安全的吹哨人,还是博取流量的造假狂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唯心,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谁也没法说自己给出的就是正确答案。

说辛吉飞纯属为了吸引并迎合流量,但他刚开始做短视频时并没有多少粉丝,起码说明他关注食品安全的出发点是好的。

他最大的贡献是,让更多的人把目光聚集在了食品安全领域。

不论辛吉飞是否渴求流量,但他所作所为确实为民众揭开了添加剂神秘幕布的一角。

只是在流量蜂拥而至后,其本身并没有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支撑,加上获取关注后被既定的批判风格推着往前走,在某些视频解说上并不深入,有时会让人觉得有失偏颇。

如果官媒或相关部门与他呼应,顺势把民众关心的问题有理有据地讲清楚,

比如哪些“科技与狠活儿”是能用的,哪些是不能用的,能用的标准在哪里,添加剂剂量的界限在哪里,这一切本来可以向好发展的(科普宣传本来也是相关单位的职责所在)。

理是越辨越明,当所有杠杠都划清楚,自然也就不会有商家无辜躺枪了。

可惜没有,他们成了对立方。

官媒的傲慢,辛吉飞个人力量的欠缺,到底让时代错失了一个推动食品安全发展的良机。

好好的科普生生演化成了非黑即白的嘴仗;

一个深刻的时代议题最终浅化成海天酱油添加剂的舆论危机。

揭发三鹿奶粉大头娃娃事件的调查记者简光洲,在微博写下一句“理想已死,我先撤了”,随后离开钟爱的新闻行业。

揭发地沟油的调查记者李翔,在回家路上遇刺,身中十余刀惨死街头。

成都民间打假第一人黄勇,被联合起诉被联合起诉敲诈勒索。

这些巧合太相似,也太让人意寒齿冷。

回到辛吉飞事件,必须承认,烤面筋摊主出身的辛吉飞确有专业短板。

但人们去看他的视频,最大的原因不在于海克斯科技,而在于食品安全领域权威科普缺失,市场监管不力,违法成本过低。

炼金术士也好,贩卖焦虑也罢,辛吉飞能有这么多拥趸,根源在于民众对于食品监管缺乏信心。

批他放大恐怖贩卖焦虑,可他只是取材于生活。

最终的结果,辛吉飞黯然销号告别江湖,依然没有权威部门或人士站出来,条分缕析地为民众科普“科技与狠活儿”的安全应用边界。

或许只能无奈地叹一声:

销号了也好,这样食品就安全了。

把揭开的黑幕放下,把头都埋进沙子里,所有人都暂时安全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