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你不知道的5个养生秘诀!值得一看】 今日冬至,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年的结束,但是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冬至,实际上是一年初始的地方,也是身体重新发牌的时刻。”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今天就教大家冬至之后应该如何养生。 第一,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黄帝内经》说“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第二,冬至出外要保暖。入冬至节气,降温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冬至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冬至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保护阳气,阳气充足,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头为诸阳之会,阳气最为集中的地方,受寒后就会出现感冒、头痛等阳气不足表现;而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第三,起居护养要适度。“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至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第四,运动养生适度为宜。运动方面,由于冬至节气,万物开始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多做舒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第五,食补要吃温性食物。冬季阳气最弱,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因此,冬季养生重在滋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护阴。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还要适当吃一些滋补类食物,这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冬至 今日冬至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