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4)

泠泠泠七 2023-10-14 23:38:07

接(3)

郭柏灵院士(2001年当选)

郭柏灵,1936年10月23日出生于福建龙岩,数学家、计算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 。

1958年郭柏灵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至1998年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非线性中心主任;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郭柏灵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发展方程及其数值解、孤立子解以及无穷维动力系统。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方面,对力学及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方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体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则性、渐近行为以及爆破现象等,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理论。在无穷维动力系统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给出有关整体吸引子、惯性流形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维数精细估计等理论,提出一种证明强紧吸引子的新方法,并利用离散化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结构和图像。

郭尚平院士(1995年当选)

郭尚平,1930年3月17日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 ,籍贯四川隆昌,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尚平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得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渗流力学室主任、助理研究员;1971年任长庆油田研究院副院长;1977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渗流力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室主任;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1987年起历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郭尚平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油藏工程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等。中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

韩占文院士(2017年当选)

韩占文,男,1965年10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顺平县,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0年—1984年,韩占文在河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学习;1984年—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学习,获硕士学位;1992年—199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出站; 2012年—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占文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特殊恒星形成、双星星族合成和Ia型超新星研究。他与同事一起建立了恒星快速物质损失模型和热平衡物质损失模型,对双星物质交换的稳定性和公共包层演化两个长期基本未解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建立了热亚矮星、Ia型超新星前身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阐述了双星在特殊恒星形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发展了双星星族合成研究,并开创性的将双星星族合成用于星系研究,发现双星演化形成的热亚矮星等天体对年老星族的短波光谱有重要贡献,解释了困扰人们38年的早型星系的紫外超。

何国威院士(2017年当选)

何国威,1963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83年何国威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7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做访问研究;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国威主要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包括湍流的统计理论和计算模型、多尺度大涡模拟方法、 微纳尺度流动、非线性动力学。在湍流的统计理论方面,提出了时空关联的EA模型,揭示了湍流的涡传播和畸变的耦合机制,预测了时空关联的自相似衰减性质并被实验证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拉格朗日速度和可压缩湍流的时空关联模型;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提出了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克服了能量平衡法难以预测时空能谱的根本缺陷,并用于湍流噪声谱的数值预测。发展了磨光基函数等方法,显著抑制了动边界流动压力计算的非物理振荡。

何祚庥院士(1980年当选)

何祚庥,1927年8月2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安徽望江 ,祖籍江苏省扬州市,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马列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

何祚庥于1951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担任干事;1956年进入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8年前往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1960年回国并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担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何祚庥早期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也是中国夸克模型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人员。对弱相互作用特别是捣(c)获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选择法则,首次提出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对层子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新体系 。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之后转向宇宙论、暗物质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中微子质量问题、粒子的可分性、场的可分性、真空的物质性、宇宙有无开端、宇宙大爆炸从何而来、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等问题,澄清了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一些模糊观念。

贺贤士院士(1995年当选)

贺贤土,男,1937年9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北仑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

贺贤土于1962年从浙江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担任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1999年至2009年担任浙江大学理学院院长;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至2006年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2007年至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首任主任;2018年9月2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079286命名为Hexiantu贺贤土小行星;2019年获得爱德华·泰勒奖。

贺贤土长期从事国家重大任务以及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专业研究。在中国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ICF)变计划中,曾多年领导研究团队突破大量科学和技术难关,建成了中国独立自主的ICF研究体系,并领导团队获得了中国首次间接驱动和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同时,他提出了不同于国际上现有ICF点火途径的新型混合驱动点火模型 。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早年贺贤土发展了非线性科学斑图(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发现了连续介质斑图系统从初始相干结构、随后演化到时间随机性、最后发展时空混沌的道路,被国际同行评论为发现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时空混沌;他发现了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有质动力驱动强电流效应,提出电磁波与物质作用产生准静态自生磁场理论和给出了自生磁场数学表达式,获国际同行实验证实;他提出了园偏振激光驱动相对论电子共振加速机制,获得了高电荷量相对论电子能量。他领导团队发展了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出了温稠密物质(WDM)能带理论;同时提出了高能量密度流体中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和可压缩流体湍流耦合模型。它们对于研究行星内部物质和ICF内爆过程物质性质以及界面物质混合等挑战性问题有重要作用。

洪家兴院士(2003年当选)

洪家兴,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江苏吴县,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洪家兴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任教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982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2000年3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3月—2012年12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1月—2008年3月任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洪家兴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几何应用方面研究。对于二维黎曼流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经典问题做了研究,首次得到了单连通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所得条件接近最佳,对丘成桐教授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进;他研究了蜕型面为特征的多元混合型方程(包括高阶方程),获得了相当一般的边值问题的正则性和适定性,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一般的理论。

胡和生院士(1991年当选)

胡和生,1928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南京,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

胡和生于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系 ;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诺特讲座报告。

胡和生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其在射影微分几何、黎曼空间完全运动群、规范场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几位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意大利数学家福比尼所提出的问题,并把整理在与自己的丈夫谷超豪合著的《齐性空间微分几何》一书中。在关于规范场强场能否决定规范势的研究中取得深入成果,在对具质量规范场的解的研究中第一个得到经典场论中不连续的显式事例。在研究规范场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中,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线汇理论、户田方程和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2000年,建立起射影空间的拉普拉斯序列和二维户田方程二者的联系,得出求解方法并证明了复射影空间中拉普拉斯序列为调和序列的充要条件。

胡仁宇院士(1991年当选)

胡仁宇,1931年7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原院长 。

1952年胡仁宇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选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56年9月被选派赴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8年提前回国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负责组建加速器与中子物理实验室;1986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改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胡仁宇长期从事核物理实验、核试验诊断、惯性约束聚变和核安全研究,领导筹建了多个核物理实验室,在聚合爆轰热核反应研究、核试验近区物理测量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承担有关中子物理、放射性核素测量和其他核测试工作;开展了强脉冲混合辐射场的各种特性的测量工作;70年代末以后,参加组建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室 。

2019年9月25日,胡仁宇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霍裕平院士(1993年当选)

霍裕平,1937年8月16日出生于北京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九届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

1959年霍裕平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5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79年至198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198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院长兼党组书记,同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调入郑州大学工作,之后领导建立了材料物理实验室和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1998年被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2000年获得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被任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

霍裕平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光信息处理、非平衡态统计理论、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等。自1982年起,霍裕平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核聚变研究工作,并参与领导国家的核聚变研究。领导和组织了中国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的建设,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HT-7U计划的主要建议者。

(未完待续)

0 阅读:38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