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飞回南京,一下飞机,戴笠对他说了一番话,蒋介石听完

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飞回南京,一下飞机,戴笠对他说了一番话,蒋介石听完大怒:“把这个钱大钧,也给我抓起来!”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飞抵南京。刚下飞机,迎接他的戴笠就递上一份报告。报告提到一个令人震惊的细节:在“西安事变”前,蒋介石专列的车头曾被调离临潼,而负责批准此事的正是他的侍从室主任兼侍卫长钱大钧。 蒋介石听罢,勃然大怒。他立刻对戴笠下令:“把钱大钧也抓起来!”这是为什么?他对钱大钧的信任为何突然瓦解? 时间回到1936年12月初。蒋介石为了处理西北的复杂局势,乘专列到达西安,并住在临潼的华清池。 他的专列停在临潼车站,安保部署极为严密。然而,张学良以车头气泵需要维修为由,向钱大钧提出调离车头的请求。 钱大钧没有多想便同意了。这一决定无意中切断了蒋介石从临潼撤离的最后退路。戴笠的报告中将此事重点列出,蒋介石因此产生了极大的猜忌,怀疑钱大钧可能在关键时刻站到了错误的一方。 事变发生在12月12日凌晨。枪声划破夜空,东北军冲入华清池捉拿蒋介石。钱大钧在混乱中试图保护蒋介石,却不幸被流弹击中,肺部受伤。东北军将领白凤翔路过,将他送往西安医院。 在医院里,东北军的刘多荃亲自探望钱大钧,还特意叮嘱医护人员好好照料。这一举动不仅让钱大钧保住了性命,也使他的角色更加复杂。到底他是忠于蒋介石,还是另有隐情? 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回到南京,对“西安事变”展开清算。除了钱大钧,其他涉事人物也没有被放过。 曾扩情因为发表了一番同情“西安事变”的讲话,被蒋介石斥为“不明廉耻”,撤职查办。晏道刚则因事变前建议对张学良宽容,被指“失职”,也遭到清算。 相比之下,钱大钧的命运稍显不同。虽然蒋介石一度下令将其软禁,但最终亲自提审了他。面对蒋介石的质问,钱大钧扯开衣服,露出胸前未愈的伤口。他含泪辩解道:“这是为保护您留下的!” 蒋介石看到触目惊心的伤口,情绪有所缓和,决定将钱大钧调往杭州疗养。虽然他恢复了侍从室主任的职务,却不再兼任侍卫长。这表明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已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事变对整体局势的发展也造成了深远影响。蒋介石对核心幕僚的多疑,使得内部氛围变得压抑紧张。许多人在执行任务时变得更加小心谨慎,担心一旦决策出错会遭到猜忌。 但事变也带来了积极影响。它促成了各方协同一致的抗敌策略,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钱大钧在后来的行动中指挥空军保卫武汉,为国家作出了新的贡献。 “西安事变”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许多人物命运的分水岭。钱大钧、曾扩情、晏道刚的经历,折射出在复杂局势下人物间微妙的信任与权力关系。 而这一切,都始于戴笠递给蒋介石的那份报告,以及蒋介石怒吼的那句话:“把这个钱大钧,也给我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