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新浪财经 2024-12-16 19:03:27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正式公布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示教单位(培训基地)”名单,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入选,作为此批次全国20家培训基地之一,成为青海省首家入选的医疗单位;

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上,正式宣布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认证单位,也是青海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心脏康复中心;

……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与健康方针,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青海大学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具体指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齐头并进,努力开创高效有序的诊疗新格局,为助力健康青海建设、护航高原人民健康奏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用党建“软实力”推进医院“硬发展”

医院要发展,党建引领是一切工作的基石。

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药学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根据省委决策部署,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海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推进医院党的建设,用党建“软实力”推进医院“硬发展”,更好地为全省各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扛牢党建责任。扎实开展学习教育,认真组织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警示教育、“红包”专项治理、指定外购药物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全面支持院纪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在干部选拔任用以及考核、职称晋升、各类评先评优等工作中,严格考核政治素质,把政治要求作为首要要求。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深化对干部选用工作过程监督。

提升党建引领。制定《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提质攻坚年行动实施方案》《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等,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就医流程并整合资源,进一步推进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检查和诊疗、诊间结算、床旁结算、医保移动缴费,大大缩短患者检查等候时间;完善“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2024年增设38个专病门诊,采取医院支援、科室协作帮扶、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等综合模式,强化7家基层医院对口帮扶,与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帮扶协议。大力推广适宜技术运用,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基层群众就近提供省级医疗服务。着力解决“看病贵”,加强合理医疗,门诊药占比、住院药占比、出院患者人均费用、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平均住院日同比均有下降,排查拆解不合理“组套”检查检验项目,严格执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和限制非中选可替代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持续加强药品使用监督管理,加强耗材、试剂采购使用监督管理,建设SPD系统追溯管理高值医用耗材。进一步提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2024年获批1个国家级、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认定青海省第二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获批2024年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个,着力推进高原医学学科群建设和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成功开展成人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填补我省空白,成功完成同种异体肾移植10例,包虫病防治研究成果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

加强专(学)科建设推动诊疗能力提升

根深蒂固则枝繁叶茂,学科建设是一所医院的根基所在。

作为我省唯一一所高等院校直属教学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以大力推动多学科诊疗为抓手,全面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高原地区高发的地方性传染病——包虫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积极投入到包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的带领下,医院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医护人员,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公益手术救助计划。特别是引入自体肝移植技术后,医院对于复杂型包虫病患者的治疗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医院还构建了一个涵盖筛查、科普教育、专业培训及医疗援助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极大增强了对区域内甚至更广泛地区内包虫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重症医学科作为西部及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重症专科之一,每年收治来自院内及省内各级医疗单位的危重患者约2000例,是青海省危重症患者救治最重要的保障平台。在重症救治的监测及诊疗中具备多项领先技术,填补省内多项空白。最早在省内开展了ECMO、人工肝、呼吸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先进诊断、治疗及监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危重患者的诊疗能力,保障了省内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科室依托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及省卫生健康委项目并取得科技成果多项,发表SCI及中文论文多篇,著书多部。

近年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高原病研究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医院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并建成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卒中中心等急救平台及青海省首家心脏康复中心,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通道和全面的诊疗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积极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重点发展老年医学、麻醉医学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及影像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优化医疗服务,医院对部分临床科室进行了重组,推动建立新型交叉学科及跨学科诊疗中心,支持潜力学科发展壮大。

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自2023年启动以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组建多学科医疗团队,建立专业化心脏康复团队,积极推行规范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以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为依托,进行全面评估、个性化治疗、规范化管理等,致力于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落实心血管疾病的全程管理,构建多级联动的“预防—急救—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心血管防治体系,推动了高原地区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更是科研创新的策源地。

近年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结出丰硕果实。2023年,医院共组织申报了168项各类科研项目,其中56项成功获得立项支持;完成了4项重要科研成果的评价工作,包括3项被认定为国内领先的研究发现,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连续发表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随着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采集移植定点医院的正式揭牌,不仅意味着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将成为省内乃至周边地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基地,也预示着更多需要此类治疗的患者将有更多机会接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构建全方位优质就医体验服务质效大幅提升

医疗服务,一头连着医院,一头连着群众。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始终把目光聚焦在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上,融合人文关怀与智慧医疗,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上医院看病,该挂哪个科室?以往,这个问题都要问分诊台的护士。现在,只要在手机上关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小程序,点击“智能导诊”,手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人形图”,哪里不舒服点哪里,系统选择判断患者可能出现的病症,智能引导最适合的科室专家,按症状快速挂号。通过AI诊断辅助患者预约挂号。确定好科室后,通过预约挂号系统,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就诊时间,提前在线上和自助机来预约医生、科室和就诊时间,避免了现场排队挂号的繁琐过程,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卫生健康委的号召,大力推行“互联网+医疗”战略,率先引入智能导诊系统、智能预约挂号系统、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自助服务设备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技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智慧医院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为更好解决患者到处咨询、反复排队、手续繁杂、路线不熟等问题,自2023年10月起,医院在门诊大厅显著位置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将门诊部、医务部、结算中心、医保办、病案室等多部门业务进行整合,由专人进行“一站式”办理,让患者及家属少走冤枉路。目前服务内容包括门诊病历打印、医保咨询、门诊咨询、失物招领、便民服务、报告打印、票据打印、门诊退费、各类证明盖章等12个项目,以前患者需辗转办理的各项手续,如今在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即可解决。同时,开通门诊“诊间结算”新模式,看诊结束后,在诊室就可以完成结算、缴费、打印取药条等事宜,整个结算过程不足一分钟,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门诊患者的问题解决了,住院患者也不能忽略。为了方便住院部患者结算,医院在多个科室护士站设置了床旁结算窗口。区别于传统收费模式,收费结算部将办公点从一楼集中服务窗口搬至病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无须像以往一样各楼层间上下奔波。床旁结算后,通过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简化支付流程,使得患者在出院时不出病区即可完成医疗费用结算工作。

确保诊疗效果是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根本,也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关键之处。为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加快老年医学、麻醉医学及影像学等重点专科的发展,并通过重组部分临床科室来支持优势学科成长。增设的心内二病区以及胸痛中心标准版建设,大大提升了介入手术量和服务能力。医院还积极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省级服务涉藏州县应急医院”的建设工作,实现了新老院区之间的互补效应。医院还推广了日间手术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安排的灵活性,还增强了对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

医院护理部定期组织开展“人文护理共情行动——护理人文素养培训”课程,分别从人文知识、专业服务、礼仪行为等内容逐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人文素养和护理服务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演练,让医护人员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应急反应速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询问患者的具体需求,如特殊饮食、语言翻译等,建立患者意见箱和在线反馈系统,收集患者的建议和投诉,及时回应并改进服务。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使患者在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与尊重。

医院还特别注重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度,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重要通知、健康知识等内容,增加透明度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多获取资讯的途径,增强了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信任感。

医院积极创新开展基层卫生帮扶工作,落实分级诊疗,在西宁市城西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青大附院社区联合门诊”。自今年7月起,老年科、全科、眼科、内分泌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定期前往这些联合门诊坐诊,提供检验、影像、远程会诊等多项技术支持。此举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让更多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级别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大医惠苍生,枝叶总关情。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精神,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认真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为健康青海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作出青大附院贡献。

(本版文图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提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