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公布,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牵头的“缺血性心血管病机制与干预”项目获批。
这个团队由6位中青年国家级人才组成,长期致力于缺血性心血管病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已在“人工智能+心血管影像”领域取得多个突破性进展,研发了适用于社区人群的早期筛检和精准诊断新技术,推动了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设立于2000年,旨在支持国内外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组建和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团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计划类项目之一。
国家级人才齐聚专业结构互补
临床医生、影像专家、生物医学工程专家、基础医学科研学者、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专家……这个由6人组成的创新研究群体,平均年龄46岁,均为国家级人才。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丰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闫小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吴连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涂圣贤教授和钱昆教授等,共同构成了一支专业结构互补、科研活力充沛的创新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学科的主体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卜军介绍,心血管疾病为全球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其中缺血性心血管病是首要病因。探索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启动原因,寻找稳定血管斑块、减少心梗事件新策略,是健康中国的重大需求和科技攻关亟需突破的重点方向。“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又各具特色方向,基础临床紧密结合、医工医理相交叉,在跨学科碰撞中擦出创新火花。”
从临床问题出发,是这个创新研究群体的核心理念。针对缺血性心血管病早诊早治的瓶颈难题,团队开展了从斑块破裂源头到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策略的系列原创性研究,特别是充分利用医工交叉临床转化的优势,合作自主研发了系列中国原创技术和创新器械,指导缺血性心血管病早诊早筛和精准防控。
“致心血管猝死高危斑块的早期检出是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关键”。卜军介绍,团队通过医工交叉建立了斑块易损性评估新方法,提出了冠脉不稳定斑块国际新型分类标准,并实现互联网远程血流储备分数的智能筛查和无创冠心病精确诊断。
针对亚临床心肌损伤难以早期发现的临床瓶颈,团队创新性地结合心肌无创类病理与影像学特征,开发了基于AI的影像学智能化心血管事件预警流程并指导精准分层与干预,为早期心肌损伤筛查提供了高度可重复性的精准评价工具。
团队研究成果写入了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BraunwaldsHeartDisease:ATextbookofCardiovascularMedicine》和10余项国际临床指南与标准,自主研发的系列心血管创新技术与器械,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成功转化,并产业化落地与临床应用,在心血管影像精准诊疗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领先优势。
社区人群调查AI健康干预
“缺血性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现有手段干预下仍存在着高残余风险。”卜军介绍,推动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防控关口前移,降低社区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是团队的重要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如何在社区人群中早期识别那些具有潜在风险的、临床前期心血管高危人群,并对他们进行提前干预。这种干预不只是药物干预,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善与干预。”卜军说,“我们深入到社区了解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和社会心理等不良行为方式,并根据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信息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例如,利用AI开发可穿戴设备等健康管理工具,进行大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对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进行早期干预。”
“我们还特别关注了睡眠模式对社区人群健康的影响,如医护人员、司机等经常需要倒班工作以及IT工作者等经常熬夜的职业群体。通过社区大队列调查发现,这些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卜军介绍,“我们正在通过社区队列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探索更合理的睡眠模式和倒班工作模式。”
团队合作开发了社区人群心血管病代谢风险的精准分型和早筛技术,建立了社区代谢高危人群。针对社区人群不良代谢行为方式,开发了大数据驱动的AI主动健康数字处方,推动了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防控关口前移。
未来,创新研究群体将进一步通过深度交叉合作,继续共同围绕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源头到精准诊疗的多个瓶颈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策略。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