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大闸蟹、麻辣烫、肉夹馍……“绒化”文创软萌出圈!可爱经济“融化”了谁?

齐鲁壹点 2024-12-17 11:55:10

“给我来对大闸蟹,要一公一母,个头大的、肥的!”

“好嘞,我先给您打捞,用网兜控控水。您挑一下,这两只不错,来看一下秤,足斤足两,没问题的话就给您用绳子绑好了。”

乍一听以为是在菜市场

实际上却是在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的毛绒文创“蟹黄黄”

这大闸蟹实际上是

苏州博物馆的毛绒文创“蟹黄黄”

大眼睛、肚子鼓

拉开拉链有蟹黄

毛绒文创火“出圈”

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现象

此前,有玩具品牌

凭借拟人化的外观设计

与故事化的营销手段

在国内收获了无数成年粉丝

并频频登上玩具畅销榜单

如今,年轻人又被其衍生出的

沉浸式、互动表演式的趣味打包“硬控”

刮起一波“沉浸式打包”风潮

在这个文创产品遍地开花的时代

各大城市似乎都致力于

“卷”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从行动中彰显着“想红”的决心

日前,

毛绒文创在各地博物馆纷纷走红

甘肃的“麻辣烫”、陕西的“肉夹馍”、

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煎饼馃子”、

广东的“乳鸽”、福建的“佛跳墙”……

甘肃博物馆麻辣烫玩偶

甘肃博物馆文物铜奔马与铜奔马毛绒玩具

以西安招牌美食肉夹馍为原型创作的文创产品“绒馍馍”

北京地坛公园毛绒文创

不少地方特产也开始“绒化”了

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

如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深受大家的喜爱和追捧呢?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当经济面上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会更大的释放,精神文化需求说到底是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博物馆文创的‘出圈’,其实反映了一个大的现象和趋势,就是国潮,国潮核心是中国文化之潮,我们中国自己生产的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大家越来越认可,骨子里面还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文创产品的爆火是文化自信与消费升级“双向奔赴”的必然结果。同时,是否让年轻人喜欢,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产品能否成为爆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陈磊:“很多博物馆所谓的爆款文创产品,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在短时间内很多人突然追这个东西或喜欢这个东西,形成相对集中的关注热度。现在,社交媒体大多数是年轻人为主,他们能够形成共识,在喜好上能够产生共识,我觉得是成为‘爆款’的基础。”

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争夺年轻人的关注,这是文创产品“出圈”的一个关键。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年轻人更舍得为“可爱经济”买单。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张野认为,这种现象说明,当前文创设计的“选题”已经从“历史传统”深入到“当下生活”,更多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15位表示希望能体验类似的博物馆里“过家家”。社交平台上,网友们晒出为“可爱”买单的理由:“软乎乎的,看着它就有好心情”“有特色、会整活”“成年人过家家的快乐”……甚至有人愿意为了消费“可爱”,专门去一座城市旅游。市民邱涵就特意请假去了趟苏州博物馆,只为体验购买“大闸蟹”。他说:“我很愿意为情绪价值和体验感买单,把独特、新奇的博物馆记忆带回家。”

网友评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彭茜综合半月谈、上观新闻、新华社、央视财经、西安发布、网友评论等)

0 阅读:4

齐鲁壹点

简介:齐鲁晚报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