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17 14:30:34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这首习近平总书记直抒胸臆、亲自填词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深情描绘了一位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里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树立了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的榜样标杆。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我国古代就留下了文王渭水访贤、周公吐哺礼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在吏治方面更是积累了“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不拘一格降人才”等重要思想和有益做法,但也存在任人唯亲、结党营私、买官卖官等种种弊端,吏治腐败更是历代王朝走向衰亡覆灭的重要原因。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从“才德兼备、任人唯贤”到“又红又专”,从“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涌现出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正是因为有一批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们党才赢得了民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到“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等等,这些新要求归结起来就是“忠诚干净担当”。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反映了选人用人既重视能力才干更重视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鲜明导向,体现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在要求。

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就是要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忠诚干净担当,是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党员干部修身为政的根本。呕心沥血传播真理的《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战功显赫却60余载深藏功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忠诚是他们永葆一生的政治本色;“肝胆干事、干净做人”、忙碌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樵夫”廖俊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干净是他们终身恪守的人生信条;让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沙滩披上绿装的治沙书记谷文昌,将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第一书记黄文秀,担当是他们至死不渝的使命坚守……他们都是忠诚干净担当好干部的典范,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可靠的,作风上也是好的,同时不可否认,干部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当两面派、做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搞“小圈子”、“拜码头”、“搭天线”;有的不顾党中央三令五申,依然不收敛、不收手;有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畏首畏尾不敢拍板定事,干工作推诿拖延;等等。这些问题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败坏干部队伍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们的事业要发展,关键是要有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重点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及时发现、培养、任用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做好年轻干部工作,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强化实践磨炼,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