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最近和男朋友分手了。
导火索是:她总觉得学历很高的男朋友,看不起专科毕业的她。
有次男朋友谈及UCLA,她问,“什么是UCLA”?她觉得男朋友回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啊”时候的语气含有“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惊讶。
实际上,男朋友表示自己没有丝毫瞧不起的意思,甚至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配不上优秀的小梅。但小梅总是认为,男朋友觉得她没有见识,感到被歧视。不仅如此,她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也很容易被学历方面的话题刺痛,反应过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时候,我们可能也会陷入和小梅一样的困境:对方表示“没有别的意思”,但我就是觉得“话里带刺”“阴阳怪气”。
有时候,这种敌意是真的。但也有一种糟糕的可能是,听者陷入了“防御性倾听”。
这是一种将“中性评价”理解为对自己的“批评、歧视和敌意”的倾向。听者在内心设立起屏障,陷入敌意想象,并试图反击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实际上曲解了对方的意思。
亲密关系研究专家JohnGottman指出,和“批评、蔑视、冷战”一样,防御(筑高墙)也会推动关系中的矛盾升级,是预测婚姻关系结束的4大最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性倾听就像遭受想象出来的、来自对方的利箭的攻击。疼痛和伤心都是真实的,后果也极具灾难性。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破坏人际关系的大杀手”:防御性倾听。
导致“防御性倾听”的三大原因
中国人有表意委婉,话里有话的传统,听不懂潜台词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懂事”。但过度解读、尤其是带有防御性的消极诠释,也可能会让关系变糟。
例如,总是会因为对方微信单回一个“嗯”字而感到受伤的我……
心理学家正经研究过这一现象。如JenniferBecker及其团队曾选取50对异性恋情侣/配偶进行访谈,提出一个“防御性沟通”系统模型。它指出:
1.防御性倾听的诱发包含三个关键
●自己认为的缺陷(self-perceivedflaw)
●对缺陷的敏感性(sensitivity)
●感知到的来自对方的威胁(attack)
在开头小梅的例子里,小学时由于家境贫寒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和排挤的经历,让她感到自卑和不安,于是对家境、见识有关的评论非常敏感,因而更容易从男朋友的话里“再次体会”到与童年类似的威胁。
图/《了不起的盖茨比》
2.低自尊和高敏感的人更容易防御性倾听
低自尊的人常常倾向于赋予自己较低的价值,过度重视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忽视那些优势。他们会觉得“一旦别人了解真实的我之后,肯定会失望”,因此选择戴上面具或保持心理距离,隐藏真实自我,迎合社会的期待。
而一旦自己的假面被强行触碰,他们可能会像一只炸毛的小猫试图反击。
而高敏感的人则更容易对话语(和潜台词)进行深度加工:
——“你每天都要早早上班,还能化这么精致的妆,真厉害。”
——“她是在讽刺我不务正业吗?”
这一特质在宫斗剧中可能会让你活得更久,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内耗。
3.人际关系间的“沟通环境”不够友好
心理学家JackGibb在《SharedExperiencesinHumanCommunication》一书中提出:特定行为模式会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不友好的气氛,使得防御性沟通更容易发生。
意为:防御性倾听也不全是听者个人问题,跟环境“氛围(context)”也有关——如果对方总是表现出威胁性,我们当然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果对方喜欢评价他人、对世事不够包容,即使他评价的对象不是我,我们也会感到受威胁。
或者,当你求助或倾诉情绪时,对方无法和自己共情,反而指责、说教起来——比如,当小梅讲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自己内心始终有些责怪父母时,男朋友讲道:“你这样想有用吗?都过去了,该干嘛干嘛吧”。
小梅自然会感到被忽视,只好在心里默念:“算了下次还是别跟他讲了”。
“防御性倾听”会如何伤害亲密关系?
如果有人说我“是一只粉色的猪”,我可能会一笑置之。因为太过离谱,我和粉色的猪八竿子打不着。
但如果对方说的是“你真丑”,我可能会暴怒并写8篇小作文骂他。因为我本身就认为自己长相不佳,并且非常敏感。以及,别说是“丑”这么直白的评价了,“你要用更深颜色的粉底”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攻击。
——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有时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的防御反应”,是因为将“自己对自己的不认可”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觉得别人也不认可自己。
借用弗洛伊德的阐释:在防御中,我们把内部的危险变成了外部的攻击。即:把危险投射到外界,再折回来攻击自己。
它可能导致这样的伤害:
1.我们会越发觉得关系危险,他人不值得信任
防御性倾听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将越来越不能准确地感知另一个人的信息,接收和发送的消息都会失真。
这种情绪越积越多,我们会变得越来越防御和敏感,越发觉得世界是危险的,基本的安全感遭到破坏。
2.防御性倾听者为了保护自己,可能会“奋力反击”
面对“想象中的敌意攻击”,我们也可能会奋起反攻、指责对方,因为我们坚信“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比如,小梅察觉到男朋友给她带来的威胁,于是反过来攻击男朋友没有同理心、对他人的生活缺乏想象。
3.一些人可能动用“回避”策略,切断交流和接触
由于听者的在意和敏感,中性的言语变成慢性毒药,疼痛且持久;而真实的攻击带来的伤害程度会被放大百倍,让人元气大伤。
图/《驾驶我的车》
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有“回避接触”“切断关系”才能感到安全。在会议室里,他们可能会坐在离自己觉得不友好的同事最远的位置、回避对视、减少交往;在亲密关系中,逐渐推辞约会,或干脆不回消息。
改善“防御性倾听”,从四个小练习开始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存在这样的情况,还想和人建立有爱的关系,以下是改善防御性倾听的几个小建议:
1.明确自己的防御情绪触发点,及时觉察
比如,“身高矮”的评价总是会让你容易生气。当下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时:
●先停几秒,做个深呼吸;
●然后分辨这些话语和动作是真实的攻击,还是自己想象的,或是“过去的某个人/噩梦在眼前复现”所产生的叠加情绪在困扰你?
●将防御性思维具象化。识别到自己“防御情绪”后,我们可以给它取个可爱的名字,比如把它叫做“讨厌被说自己很矮的唐老鸭”。每次自己因为矮小而开启防御的时候,模仿迪士尼唐老鸭的语气:“他老是强调自己有一米八,是不是想讽刺我很矮啊,嘎~”,这样会有助于你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触发点。
2.和对方确认ta的意思
这一步非常难。相应的,风险和收益也成正比。如果对方说了一些触发你防御的事情,多说一句,和对方确认ta的真实意思,避免曲解:
——“哈哈哈你这样子好像一只猴子!”
——“你是说我很滑稽吗?还是夸我呀?”
——“我是夸你可爱!我很喜欢小猴子。”
小梅一开始也很难说出“你会不会觉得我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很没见识”,但在一次吵架时她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男朋友只是说“你不知道的事情我说完你不就知道了,这有啥”。
或许通过沟通我们会发觉:自己以为的利箭,原来只是一片轻轻柔柔的竹叶。
3.练习自我关怀
Dr.KristinNeff指出,自我觉察包括三个方面,对自己友善、和他人联结、觉察和接纳当下的感受。
不同于无情地评判和批评自己的各种不足或缺点,自我关怀意味着,你的“不足”是可理解、可接纳的。因为没有人需要完美。
我们可能寻寻觅觅一个愿意无条件接纳我们、面对ta不需要任何有防御的伴侣,最后我们发现这个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无条件的爱,当你开始爱自己,哪怕是真实的恶意攻击也变得不足为惧。
4.把自卑的事情拿出来晒晒太阳吧
没有人天生自卑、防御,一定是因为曾经受到过攻击,因此想要保护自己。但如果始终对外谨慎地竖起盾牌,把伤口藏在心里,它得不到爱和阳光的滋养,便也得不到治愈的机会。
对于防御性倾听的人来说,最重要也最难的是降低对“自己认为的缺陷”的敏感性。你可以找十分信任的好朋友聊,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从你觉得“自己觉得最无法承受”的地方开始诉说。
实际上,大部分时候,只要不是伤天害理,我们死死捂住的缺点在别人看来也不过如此。
“我总是嫉妒别人,我感觉这样很不好。”“所有人都会嫉妒其他人的,我也会,这没什么。”在被接纳的一瞬间,你拼命掩饰的东西可能就在温暖的太阳下消失无踪了。
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始终认为,自己作为暴发户是不入流的,因此拼命掩饰、鼓吹自己,但即便尼克知道了真相,在他眼中盖茨比还是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好”。
图/《了不起的盖茨比》
防御性倾听是一种保护机制,它保护我们好好地活到现在。
当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不要急于撕掉,这样我们可能会疼得血肉模糊。我们只需要慢慢来,一点点展露、一点点被接纳、一点点积累正向的经验。直到有天我们能对它说:
“谢谢你曾经保护我,但我已经足够安全。现在,我可以把壳丢弃了。”
参考资料:
Becker,J.A.,Ellevold,B.,&Stamp,G.H.(2008).ThecreationofdefensivenessinsocialinteractionII:Amodelofdefensivecommunicationamongromanticcouples./CommunicationMonographs,75/(1),86-110.
JeanetteLemmergaard,OrganizationalClimate,CommunicationClimate,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10.1002/9781118955567,(1-6),(2017).
Gibb,JackR.“DefensiveCommunication.”/The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vol.12,no.4,1982,pp.14–17./JSTOR/,http://www.jstor.org/stable/26807768.Accessed12Nov.2022.
克里斯廷·内夫.自我关怀的力量.中信出版社,2017.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