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冬日里,这种餐桌上看似不起眼的佐餐小菜,不知道激活了多少人的味蕾。
1腌菜曾上天子餐桌
西周时期盛放腌菜等食品的漆木豆。
今天我们所说的腌菜,包含了咸菜、酱菜和酸菜三大类,指的是用盐或醋、酱等调味料腌制新鲜蔬果,使其不同程度地发酵,最后成为爽口的“下饭菜”。
先秦时我国已有腌菜,不过在当时,腌菜的名称叫作“菹”(音zū)。《释名》里对“菹”这样解释:“菹,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由此可见,“菹”主要是阻挡新鲜的果蔬因温度变化而变腐败。
在这场与时间夺取食物的竞赛中,先人意外获得了舌尖上的奖励——腌制过程中获得的酸和醇,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带有特殊香味的酯类。先人当然还不了解这其中的奥秘,但他们觉得这种美味是宝贵的,要在祭祀祖先时诚心奉出。所以《诗经·小雅·信南山》里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大致意思是田中有窝棚,田垄有瓜果菜蔬。这些瓜果菜蔬经过削皮、腌制,制作好后去祭祀先祖。
古人的腌菜都有什么呢?在《周礼·天官冢宰·醯(音xī)人》中,出现了“七菹”。由此看来,腌菜也是周天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这“七菹”包括韭菹、菁菹、葵菹等。韭菹,也就是腌韭菜,在今天仍是一道家常小菜。菁菹里的菁,指“芜菁”,俗称大头菜。最值得一提的是“葵菹”。“葵”曾是南北朝以前最重要的蔬菜,被誉为“百菜之王”,诗经里的“青青园中葵”指的就是它。古人腌葵菜的记录,在宋代以前常常可见,但是今天葵菜已经很少见。魏晋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记录的腌菜就有葵、菘(大白菜)、芜菁、蜀芥、蒲、瓜、苦笋等数十种。但是对“葵”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腌葵菜不好吃,因为葵菜叶子大,容易脆碎。相比之下,对腌大白菜的热情颇高,有“汤菹”(沸水焯菜后盐腌)、“咸菹”(盐腌)、“菘根菹法”(根部扎在一起入沸水后捞出,加盐、醋搅拌腌制、加入切碎的橘子皮丁调味)等多种腌法。其中“汤菹法”被后人认为是关于泡菜制作的最早文字记录。
除了传统的“菹”,腌菜的原料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唐代地理志》记载的“兴元府土贡夏蒜、冬笋糟瓜”里的“糟瓜”,指的是泡黄瓜条,或者叫腌黄瓜。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姜辣萝卜、生腌木瓜”,可见那时已经有腌木瓜这种小众腌菜。南宋《吴氏中馈录》的“制蔬”一节中载有包括酱佛手、酱梨子、蒜冬瓜、糟茄子在内的38种菜肴。到了清代,《调鼎集》里介绍的腌菜已达百种。
时至今日,只要是能入菜的,都会被国人拿来腌制一番,品尝一下腌过之后的滋味。最典型的莫过于北京的八宝菜:腌黄瓜、腌藕片、腌豇豆、腌茄子、腌甘露、腌姜丝、腌花生米、腌苤蓝——八种不同口感和味道的蔬菜一起混合腌制,口味丰富多样。
2德国酸菜荣登“国菜”
既然腌菜诞生的初衷是为了保存吃不完的蔬菜,那自然东西方都有各自拿手的“看家”腌菜。有文字记载的欧洲腌菜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基于“体液说”,提出有酸味的腌菜对人体健康有利。大约在公元前160年左右,古罗马学者老加图写下了现存最早的古拉丁文农学著作《论农业》,在书里他提到用盐腌制类似萝卜这样的蔬菜,可以将蔬菜长期保存,书里还特意提到了腌制橄榄的食谱。橄榄是地中海的特产,古罗马人喜欢将新鲜的橄榄用盐水腌制,以柠檬、香醋调味,或是用盐抹遍橄榄,腌制入味后清洗食用。腌橄榄是古罗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开胃小菜,也可以作为配菜或是调味品。
如果说腌橄榄在气候温润、蔬果丰富的地中海只能算作调剂胃口的小菜,那么对于生活在高纬度、冬季严寒漫长的日耳曼人来说,腌菜则是他们饮食里的刚需。这其中,又以德国人对腌菜的热情最高。当地盛产的卷心菜,被切细丝装罐后用乳酸菌发酵法制成了酸卷心菜,又被称为“德国酸菜”。因为酸度不高,德国酸菜可以单吃,但最常见的吃法是和猪五花、肘子等同煮,解腻又提鲜。这种酸菜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国菜”——既是家常菜,也是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菜。德国诗人海涅曾写下酸菜的赞歌:“祝你好,我的酸菜,你的香味使人魂消!”
据统计,德国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费10公斤酸菜,据说二战时希特勒曾下令要保证德国士兵的酸菜供应,每个德国士兵的口粮背包里都有一罐德国酸菜。因此盟军里的英国人戏谑地把德语“酸菜”当作德国人的绰号。
腌菜不仅作为行军食品,也是大航海时代漂泊海上数年的水手们的重要口粮。腌菜还意外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坏血病”问题。航行中水手很难吃到新鲜蔬果,维生素C的缺乏带来的“坏血病”曾经是笼罩在水手头顶的死亡阴影。英国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詹姆斯·库克采纳了医生詹姆斯·林德的研究建议,在一次出海前给船上装备了60桶腌酸菜。酸菜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护了水手的健康,从此成为海上航行的必备补给。
腌菜就这样默默影响了人类历史,也在历史进程中被灵活运用。18世纪末的法国,拿破仑为了解决军队口粮保障问题,曾以一万两千法郎的重金悬赏食品保存法。法国糖果商阿培尔经过数年研究,在1805年摘下奖项,由此拉开了食品罐头发明的序幕,而罐头腌菜法也随之诞生。
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的青贮饲料改善法。这项发明的背景是冬季乳制品的短缺——在芬兰漫长寒冷的冬季里,奶牛饲料难以长期存储,饲料不足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乳制品供应也因此不足。或许是从腌菜里得到的灵感,维尔塔宁想到了给牛做“腌菜”的办法——在夏秋季收割新鲜牧草后,添加乳酸菌、压实密封,经过发酵让饲料进入稳定储藏期。这种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跟人们腌菜的方法非常相似。因为在凛冬吃上了“腌菜”,奶牛的奶产量也得到了保证,困扰北欧奶农数世纪的问题,被“腌菜”解决了。
德国工人在巨大容器内用卷心菜制作酸菜。
3腌菜成现代特色“下饭菜”
北京传统酱菜“八宝菜”。
历史悠久的重庆涪陵榨菜。
浙江绍兴特产梅干菜。
把新鲜的蔬菜腌制、储存,本是古人应对天寒地冻和食物匮乏而习得的生活智慧,不承想竟酝酿出流行千年的特色美味。现在的冬天什么新鲜蔬菜都不缺,而腌菜因为含盐量高、易产生亚硝酸盐伤害身体,早已不再是人们冬天餐桌上的主菜。但人们还是难以舍弃腌菜,而且好像什么都能腌。
各地的腌制方法也不一样。“文坛美食家”汪曾祺曾专门写过一篇《咸菜和文化》:“中国不出咸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
其实,我国的腌菜远不只这几样。“酸菜”是东北地区冬季的“当家菜”,早些年几乎家家都做:把大白菜晾晒后洗净,码放在大缸里加水加盐,然后压上大石头。等腌好后,酸菜配上粉条、猪肉片,就成了东北年夜饭的标配。酸菜并不是东北地区特有,西南云贵川一带也有,但技艺与口味有明显区别。
说到北京,只用盐腌的水疙瘩现在已经不那么受宠了,酱菜才是北京的“腌菜代表”,比如八宝菜。酱菜的做法是先以食盐把新鲜蔬菜腌渍成咸菜坯,接着用压榨或清水浸泡来降低盐度,再用不同的酱或酱油进行酱制,制成口味更浓郁的腌菜。除了北京八宝菜,扬州酱黄瓜、天津什锦酱菜等也都属于这一种。
榨菜是重庆咸菜界的扛把子,特别是涪陵地区的榨菜。榨菜通常是用芥菜疙瘩制作而成,因为加工时需压榨水分,故称“榨菜”。榨菜口感清脆,无论是单独吃还是炒肉,都让人回味无穷。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的特产,别的地方比较少见。橄榄菜由橄榄和包心大芥菜制作而成,橄榄菜咸中带香、油滑柔腻,碎丝状菜丝与丰软的橄榄混杂,成为一种口感细腻的美味小食。
梅干菜分为浙江梅干菜和客家梅干菜。清代时,浙江慈溪、余姚、绍兴的梅干菜曾作为“八大贡品”之一进献给皇帝。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每到绍兴时都要品尝用梅干菜做的菜肴。梅干菜是一种客家乡土菜。芥菜、油菜、白菜都可以做梅干菜,梅干菜经过腌制、揉搓、晾晒等环节后,成为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腌菜。梅干菜最适合与肉一起蒸着吃,给予肉独特香气的同时,也会吸收肉汁,梅菜扣肉是驰名南北的下饭菜。
泡菜是酸菜的一种,最出名的应是四川泡菜。四川泡菜是将蔬菜清洗晾干直接泡,是所有发酵腌菜中发酵时间最短的,泡一周就可以吃。四川泡菜都用泡菜坛子,这就不得不提到老坛酸菜,老坛酸菜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四川泡菜,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传统风味。颇具特色的泡菜还有北方的朝鲜族泡菜,朝鲜族泡菜以酸辣味为主,影响力辐射日韩。另外,还有岭南地区的广西泡菜,以酸甜味为主要口感,是如今快餐店里备受欢迎的广西“酸嘢”。
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腌菜从最初古人应对天气寒冷、食物匮乏的备份食品,已经演变为中外颇具特色的挚爱下饭菜。无论走到哪里,人们总会想起那一口带着家乡味觉记忆的小小腌菜。
追根溯源
糖蒜源起西汉
糖蒜虽然只是一碟腌菜,却也是北京众多风味美食之一。北京人爱吃糖蒜,甭管就着饺子、扁豆焖面还是围炉涮羊肉,都得来瓣脆爽多汁的糖蒜解解腻。
追溯糖蒜的历史传说,得回到西汉时的一位张姓大将身上。相传西汉功臣张良因年岁渐高辞去官职,告病还乡,隐居在老家城父县。闲暇之余,张良潜心研究食补之道。当地家家户户种植蒜,顿顿吃蒜,张良发现当地百姓的身体似乎比别处健壮些。于是张良开始推崇吃蒜养生,还发明了蒜的腌制吃法——糖醋蒜。传说中,张良发明的糖醋蒜还因为口味独特,被进贡到宫中,自此流传开来。
做糖蒜最好选用春播蒜,特别以“六瓣紫皮蒜”的品种为宜。从挑蒜、卤制、清洗、腌制、滚缸……经过上百天的腌制,出坛的糖蒜外形玲珑剔透、口感酸甜脆爽。食之开胃、解腻,还能给肠道杀菌、促进消化吸收。寒冬腊月时,窗外银装素裹,屋内家人齐聚,涮上一锅羊肉就着糖蒜享用,真如苏东坡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
名人挚爱
泡菜曾是苏东坡的“日享”
北宋文豪、美食家苏东坡曾经跟朋友刘贡父说过自己读书考学时生活艰苦,但是可以“日享三白”,而且认为“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
刘贡父好奇探寻这是什么人间美味,才发现苏东坡说的“三白”,其实就是一碗白饭、一碟盐和一碗白萝卜泡菜。看来现代人的“下饭神器”——泡菜,苏东坡早就发掘出来了。他还有自己的泡菜心得:“其法不用醯酱,而取自然之味。”意思是最自然、简单的泡菜不用酱,仅新鲜蔬果和盐就可以制作。
腌菜奥秘
俄罗斯酸黄瓜为何那么酸
对于国外的腌菜,人们最熟知的恐怕要数俄罗斯的酸黄瓜。酸黄瓜是俄罗斯民众重要的日常食品,上至国宴大餐,下至家常聚会,都能看到酸黄瓜。俄罗斯的酸黄瓜是真的酸,可为什么那么酸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俄罗斯冬天天气寒冷且漫长,所以腌制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酸味就很冲了。
特色腌菜
印度版“老干妈”芒果泡菜
印度是一个生产香料和调料的大国,因此腌菜颇具特点,食材也很有特色,比如小扁豆、椰子、大蕉、芒果等,其中,芒果泡菜是当地的一大传统特色腌菜。
印度人做芒果泡菜选用的是青芒果,未成熟的水果有一股酸味,适合用来制作泡菜和酱汁等食物。第一步先把青芒果洗净,然后切成丁放入盆中,撒入淀粉。之后,架起铁锅,将当地的特色调料炒干脱水,放入热油中,然后一起倒入芒果丁中,再加入胡椒粉、辣椒粉等,红彤彤的芒果泡菜就初步完成。当地人一般把芒果泡菜配着米饭吃,也有人搭配着咖喱跟大饼、面包一起吃。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