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作为文化记者,我去过很多家书店,参加在书店举办的文化活动,关注在这座城市新生的书店,也试图挽留将要逝去的书店风景。
书店不易开,这句话,恐怕在当下没有人会反对。不过,依然不断有人投身于此,也依然有人坚守。开书店的人,值得敬佩。这应该是很多市民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认同。在上海这座城市成长,谁没有曾在书店度过人生一个个重要或者不重要时刻的记忆?
书店开开关关,往往容易成为新闻。人们在与书店相关的讯息下方留言,或动一动手指转发,表达对书店的关切,希望更多书店,在身边“活下去”。一位书店经营者曾向我表示,一家书店最受关注的时刻大概就是开业和歇业时,而销售额最高的时候一般来说也是这两个阶段。一家书店的“最后时刻”常常让人感动,很多读者抱着为经营者“去库存”的善意而来,但依然慢慢驻足,寻找灵魂相投的书籍。前两天,一家市中心书店经营的最后一个晚上,书店里的氛围没有改变。我问了几位读者,大多是第一次来,“相见恨晚”。
书店给城市人带来珍贵的文化体验,同样重要的是,作为“店”,也必须经受住行业逻辑和市场逻辑的考验。一位资深从业者说,“这个时代,少谈点书店情怀,多谈点商业实际,可能反而是好事”,恐怕也是这层含义。书店越是不易开,越要找到能“开下去”的立足点。
从商业逻辑角度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实体书店确实面临很大的困境。图书,是非必需品、标准品,消费频次低、客单价低、毛利率低。因此,很多新型实体书店在摸索转型之道。如果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百个读者也可能有一百种理想中的书店。有人希望它纯粹,有人希望它有趣,有人希望它朴实,有人希望它跟得上潮流,有人希望它只和书有关,有人希望它更丰富多元。
书店,到底如何开下去?书+店,还有多少可能性?相信最终能给出答案的还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盼望。大书店有大的做法,小书店有小的活法。决定一家书店能否走下去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有持续不断健康的营收,形成循环,达到平衡。
在讨论书店遇到的困境之际,我们还要看到,眼下面对挑战的不只是书店。在线下商业不断重塑的时代,我们期待更多经营者的探索,也呼唤对承担着文化意义的实体商业有更多包容探索的空间。
曾听一位开了10多年书店的经营者说,“只要一直在转型,就不怕卖书不赚钱的问题”。这样的热情与信心值得钦佩,可以想见的是,能支撑这份事业走下去的一定还有“穷则思变”的脑力。
9月,财经作家吴晓波为杭州宝石山上的“纯真年代书吧”发出请求支援的文章曾在朋友圈刷屏。开了24年的“纯真年代书吧”,“去年的经营不太好,今年的情况居然比去年还要差,受天气和景区限行等因素的影响,书店几乎每个月都在亏损”。吴晓波写道,要让纯真年代活下去,必须为它“造血”。
“希望书吧可以一直健康经营下去,希望书吧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和好的循环模式!希望一直能办下去!”一位读者在留言区说。
相信这也是很多读者对身边书店的心声。
在苏州开了一辈子旧书店的江澄波老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书店对一座城市来说,就像是眉毛,看似不重要,但缺了它,五官再精彩,看着也乏味。
但是还有书店,对一座城市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