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严益唯报道
本世纪中国足坛先后掀起了三次司法介入的反腐风暴。每一次反腐,都有活跃的“爆料人”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相对于案发后出现的“爆料人”,案发前主动曝光行业违法违规的“吹哨人”却很稀少,其影响力也往往也不如“爆料人”。
中国足坛为何能够诞生很多“爆料人”却少见“吹哨人”呢?原因之一就是,能够在案发前就发现问题的“吹哨人”,往往是足坛的内部人士。即便他们有足够的良知为了行业与公众的利益而曝光自己身边的同事、熟人的不法之事,但是作为内部人士而言,仍然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
最近一期体坛周报的播客《足球益见》连线一位在本轮国内足坛反腐过程中颇为活跃的“爆料人”,据他透露,给他“喂料”的“知情人”,有的后来也成了涉案的当事人。
二十多年来,中国足坛三次大规模司法反腐显示,每次反腐之后,并不代表以后就不再有类似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足够有影响力的“吹哨人”在“岁月静好”的时候就曝光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让违法违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那么过一阵子,更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就卷土而来。
那么,谁能成为合格的“吹哨人”呢?我们不能将如此高风险的责任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如果都是中国足球的“吹哨人”那才是真正有效的吹哨人制度。问题是,“吹哨人”首先需要是“知情人”,如果不是基于对规则的理解,从事实出发,只是屁股决定脑袋式的批评,那最后很可能就变成骂街了,也无法真正揭露行业的违规违法行为。中国足协为了防止重蹈覆辙,过一阵子就陷入反腐风暴中,就应该降低外人“知情”的门槛,增加足协重大规则制定与执行的透明度,让更多关心中国足球的“外人”,只要愿意都能很容易地成为理解足协规则制定与执行的“知情人”。这样,一旦出现行业内的违规行为,公众就能成为“吹哨人”,防范于未然。
比如,裁判员执法的评议工作早就是中国足协裁委会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技术性工作。根据国际足联与亚足联的要求与相关规定,中国足协裁委会早在2013年就制定了《评议工作规范与程序》。但是,当时的评议仅限于内部,评议组成员被赋予“保密”的责任。随着本次足坛反腐的进行,今年赛季前,中国足协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足球裁判公正执裁的若干措施》,其中就有一条新的规定:“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向社会公布围绕争议判罚的评议结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比2013年的版本,显然今年裁委会对裁判员的评议工作的部分知情权向公众开放了。尽管通过一个赛季的实践,足协裁判评议还有需要完善之处,但不可否认已经有的这些改进,对于习惯于暗箱操作的中国足协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甚至可以说是这次足坛反腐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成果。
随着本次反腐风暴进入尾声,中国足协应该趁热打铁,出台更多向公众开放知情权的措施。比如从公开的信息中可知,审核“联赛准入”也是滋生腐败的重灾区,如何让“联赛准入”的审核流程更加透明,让公众不仅知道结果,还能知道原因,对于确保审核结果的公正是很有必要的。总之,中国足坛需要让更多人一起成为“吹哨人”,才能更好地保证准入的公正。只有降低公众对足协重大规则的制定与执行知情的门槛,才能让更多人成为中国足坛的“吹哨人”,降低中国足球行业内部的违规违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