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学少年团·浙江考古文明、江南饮食文化|方欣桐:穿越历史与美食的奇妙旅程

钱江晚报 2024-12-18 19:54:41

潮新闻客户端

穿越历史与美食的奇妙旅程

杭州市临平区南苑小学方欣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怀着对历史的无限憧憬与探索欲,11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浙学少年团研学活动,踏入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大门,一场震撼心灵、满载收获的文化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迎接我们的是李伯伯,一位气质儒雅、眼神中透着坚毅与睿智的考古学者,而他最为人瞩目的身份,便是2001年雷峰塔地宫发掘的领队。在他的娓娓讲述中,那段尘封已久却波澜壮阔的考古历程如电影般在我们眼前徐徐放映。起初,雷峰塔只剩一堆残垣断壁,坍塌的砖石堆积成毫无生气的小山包,在岁月风雨中默默伫立,仿若一位迟暮老人,喟叹着往昔荣光不再。可李伯伯和他的团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物的珍视,一头扎进艰苦卓绝的修复与挖掘工作中。一砖一瓦地清理、标号,一寸一寸地探测、挖掘,历经无数个日夜交替,凭借着精湛技艺与顽强毅力,硬是让雷峰塔废墟重现倒塌当日的大致轮廓,搭建起通往地宫深处的“时空隧道”。

当那神秘地宫的入口初次展露真容,现场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所有人都屏气凝神。随着发掘逐步深入,一个铁舍利函呈现在众人眼前。轻轻开启,一座阿育王塔惊艳亮相——它通身银质,高36厘米,底座边长12厘米,塔身规整呈正方形,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但真正摄人心魄的,是塔身上四面镂刻的佛本生故事图,每一幅都是古代工匠艺术造诣与宗教情怀的极致体现。阿育王塔每一面上都镂刻着佛本身故事画面“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表现佛陀过去身为印度太子时,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尸毗王割肉贸鸽”表现了佛陀过去身为尸毗王,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

在浙江省博物馆里面,我们又参观到了很多不同的从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例如:鎏金铜弟子立像、鎏金铜观音菩萨立像、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也了解到了许多与雷峰塔地宫有关的知识。

走出浙江省博物馆,意犹未尽的我们奔赴杭帮菜博物馆。在杭帮菜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与美食有关的化石以及标本,如:出土于杭州庆春门一带距今已有上千万年以上历史的珊瑚化石、距今200万年以上出土于武山山麓的海贝化石、距今200万年以上出土于玉皇山山麓的大海贝……由此可见,当时海洋生物的繁盛。当然还有距今1800年以前的粟米、2千年以前的稻谷以及出土于杭州绍兴一带属于白垩记时代,距今约有1.37亿~6500万年的历史的恐龙蛋化石,由此可见,当时杭州地区的生物资源已经十分丰富了。再往里走,便是琳琅满目的杭帮美食模型展区,例如菊花包、八珍糕、豆儿糕、雪花酥、千层蒸糕等等,做得十分逼真,看得我直咽口水。

不知不觉,一天的研学时间结束了,返程途中,脑海中依旧不断闪回那些文物画面、化石奇观与美食模型。我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游历,更是与历史对话、与文化相拥的珍贵契机,收获的知识与感动将如璀璨星辰,照亮我漫漫求知路,激励我不断探寻华夏大地无尽宝藏。

0 阅读:5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