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网红,塌房了吗?
2024年,被网友调侃为“网红塌房元年”。
从年初的猫一杯到东北雨姐、小英一家、疯狂小杨哥,再到七颗猩猩、空空日记、羊毛月等,这些大网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相继塌房,甚至面临法律处罚。
东北雨姐生活的农家院子是租的,并非当地村民;小杨哥在直播间一口一个家人们,转头就卖广东生产的香港月饼;七颗猩猩在短剧里化身打工人嘴替,现实生活里却背刺打工人;羊毛月凭借北大出身,一边岁月静好,一边嘲讽00后找不到工作……
网红的塌房似乎形成了一个规律,出事了就是道歉、赔偿、退网,幸运的可以卷土重来,严重的就是面临永久封禁。不过,很快就会有新人补上,塌房网红的今天或许就是新晋网红的明天。
接二连三的塌房,让网友也渐渐对头部网红更加祛魅,“家人们”也成了韭菜的代名词。但对大部分网红们来说,快速蹿红、急速坠落,即使是逃不过的命运,也值得一试。
花式塌房
今年塌房的网红们总结起来有四大类:人设崩塌、带货翻车、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相关法律。
人设崩塌的网红包括铁头、猫一杯、老陶说真话、小英一家、精灵球收七龙珠、小小努力生活、千伊宝贝、七颗猩猩、羊毛月、空空日记等。
其中猫一杯在春节期间编造摆拍“秦朗丢作业”故事视频误导公众,博取流量;小英一家、小小努力生活、千伊宝贝属于“摆拍”,编故事或者捏造不实的身世经历,试图获得网友的同情;七颗猩猩、羊毛月、空空日记则是“背刺”网友,掉粉明显。
带货翻车的包括李佳琦、小杨哥、东北雨姐等。
此前,李佳琦因为眉笔事件深陷舆论危机,今年又因为带货价格和佣金问题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东北雨姐以勤劳能干、朴实强大的东北农村女性形象深入人心,但她不仅人设造假,直播间售卖的红薯粉条还被发现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涉嫌虚假宣传,被罚没165万,至今仍未复播。
疯狂小杨哥直播间售卖的“香港美诚月饼”为虚假宣传,宣传时声称的“香港高端品牌”、“米其林大师调馅”等均为虚假信息;倪海杉、骆王宇、王蓉仨娃妈都因为卖“假货”遭遇争议;骆王宇为挽回声誉,为消费者退款1.5亿,但网友仍不买账,他回归带货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不良价值导观向的网红有王红权星、赵菊英、麻辣烫、一个人的莎士比亚等。
王红权星专注炫富,视频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金钱;赵菊英宣传“霸凌”教育,被平台封禁;麻辣烫偷拍其他乘客亲昵视频,屡禁不止;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则是发布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带来恶劣影响。
违反相关法律的网红有大哥远、娟子、网红大蓝、祁天道等。
大哥远和娟子因为对革命先烈和民族事件不尊重,被平台无限期封禁;网红大蓝发布带有强引导性的炒股内容,严重触犯法律;祁天道则是在直播中不断寻找机会与女性搭讪,并用身体触碰对方,行政拘留10日,账号被永久封禁。
从年初到年尾,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网红塌房的速度,已经让网友见怪不怪了,甚至某种程度上,塌房成了网红的宿命。
对人设祛魅
虽然网红塌房的理由各有不同,但翻车的姿势有迹可循,无非就是人设崩塌和带货造假。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有点声量的网红,他们最开始吸引粉丝的一定是鲜明的人设。网友被网红们独树一帜的人设吸引而来,成为粉丝,当网红的人设开始改变,甚至一开始就造假时,网友会有一种背叛感,这也直接导致了脱粉。
比如小英一家和东北雨姐,前者勾起了网友的恻隐之心,后者则成了网友向往的农村生活。
所以,当知道小英一家可怜的现状半真半假时,网友一边感慨同情心错付,一边难以接受小英过得比自己好太多的事实;东北雨姐不仅卖假货,甚至连拍摄视频的小院都是租来的。乌托邦的崩塌意味着电子榨菜就此变质,真情实感的网友自然难以接受。
还有一部分网红则是红了之后忘了来时路,比如羊毛月直接讽刺00后找不到工作,与此前塑造的北大学霸形象大相径庭;空空日记更是直接诅咒网友。红得过快、赚钱太容易,早已让一部分网红失去了敬畏之心,如此口无遮拦,翻车也只是早晚问题。
网红人设崩塌直接导致的是信任危机,信任危机必然伴随商业危机。
作为网红变现最直接的方式,直播带货、品牌广告其实卖的就是网友对网红的信任,本质上是一种“口碑营销”,消费者基于对网红的信任到直播间进行消费。
一旦网红的人设塌房,网友很容易就失去这种信任,更别提有些网红在直播带货时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最终遭到反噬,自食其果。
很多网红在走红之后是被流量推着走的,偶然间的走红也让素人暴露短板,比如团队管理不够规范、选品不够合规等,都可能造成塌房。
网红直播间“爆雷”,不仅失去了粉丝的信任,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更严重的有触犯法律法规的风险,一旦坐实,就不是道歉、暂时停播这么简单,有可能会永久性封禁甚至面临行政、刑事处罚。
老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网红们迅速得到流量之后,如何驾驭流量也是重中之重,浪潮来得快,消失得更快,接不住的流量注定也是一场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普通人的网红之路充满着偶然性,平台通过算法推荐能够迅速将流量集中到一部分人身上,批量制造头部网红。
对于依靠流量起家的素人网红来说,大多不具备持续产出内容的能力,再加上流量内卷,更需要通过更加极致的人设来吸引关注。但他们忽略了,走红之前和走红之后要面对的是两个世界,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很多网红昙花一现的原因。
短视频平台在开局之初,给了素人网红在尺度上很多“特权”,平台也放任他们“解放天性”,视频效果自然不必多言。可当从小网红变成大网红之后,就有了更广大的社会影响力,大众对于他们的要求在提高。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进行自我审视,才能走得更远,但很遗憾,大部分网红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还有一部分网红由于成名过快,对规训缺乏自觉性,比如很多素人网红会人设坍塌,很大原因在于他走向了自己当初所代表的符号的反面。
比如“王妈”,严格意义上来说“王妈”并没有塌房的具体行为,因为她过于红了,这不符合当初她作为打工人嘴替所营造出来的符号,她违背了网友的预期,这也是素人网红必须打破的桎梏。
当然,资本和平台对于随机爆红的普通人其实也从未想过进行长期投入,只会在热度消退后迅速寻找下一个目标。
一般来说,某一领域头部网红的出现往往与平台红利期有关,要么平台想要扶持一个赛道,于是推动一个头部网红出现;要么有优秀创作力的网红出现,平台顺手推舟将流量给予某个赛道。
前者靠运气,后者靠才华。归根结底,素人网红还是得为平台和受众带来全新的内容形态,才能得到流量扶植,但从今年网红塌房的频率、出圈网红的类型来看,能够培育新网红的赛道已然不多了。
经历了“塌房元年”,网红们尤其是头部网红的自我修养也该加强了。
毕竟铁打的流量,流水的网红,平台和资本可以重复造神,但浪潮褪去后,受伤的只有短暂被流量砸中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