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9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昭通市人民政府主办,昭通市邵阳区人民政府和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承办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融资机制研讨会在昭通市召开。
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融资机制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就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与修复现状、挑战及融资创新展开深入讨论,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旨在为候鸟保护事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我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和修复工作。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保护地管理机构、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和媒体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颈鹤
中国拥有全球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中的4条,在全球候鸟保护中担负着重任,因云南特殊的地理区位,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候鸟迁飞的重要通道。云南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候鸟迁飞所经之处的停歇地、觅食地、越冬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备受全球关注。新黄河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多年来,云南围绕鸟类迁飞通道,构建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组成的保护体系,特别是在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立方面持续发力。其中,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拥有“中国黑颈鹤之乡”“中国六大最美湿地”等美誉。目前,在大山包,黑颈鹤从最初的20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只,生态与文明交相辉映。
嘉宾们走访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UNDP-GEF迁飞保护网络项目自2021年1月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在候鸟迁飞通道政策倡导、关键栖息地保护修复示范、人员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次研讨会是该项目2024年中重点工作之一,目的是针对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面临的资金投入短缺及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从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角度探讨破解之道,为项目探索实现可持续的候鸟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打下基础。
嘉宾们调研了解当地生态法庭
据悉,此次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融资机制研讨会邀请了多位生态保护投融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捐资方主管,并围绕生物多样性创新的融资机制、生态保护可持续融资模式、企业对生物多样性的支持、社会化参与的候鸟迁飞通道保护、海洋保护地融资和生态补偿、昭通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等多个主题展开交流与分享,并举行了内容丰富的嘉宾访谈环节。此外,与会嘉宾现场走访了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学习交流。
记者:李运恒记者:张焱辉校对:杨荷放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