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谁”之过

虎嗅APP 2024-12-19 16:04:51

本文摘编自:《财政金融通识课》,作者:王东京,头图来自:虎嗅(张一然拍摄)

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适度通胀有助于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就业,但一个国家一旦出现高通胀,则意味着该国货币严重贬值。所以,政府应将通胀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高通胀有害无益

每一次高通胀,留给人们的都是惊心动魄的回忆。在1922年的德国,若某人持有3亿元的债券,两年之后,他用这些钱却买不到一块糖果。甚至到了今天,不少国家仍在遭到这个恶魔的侵袭,在莫斯科以及南美和东南亚,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人们排队购买食品,有时一个人从队伍的后面移到一半时,价格已上涨1倍;而轮到他购买时,价格已上涨3倍。

虽然这只是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但通胀的确就像一个惯偷,时时刻刻觊觎着人们的腰包,并神不知鬼不觉地掠走人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财富。这不仅削弱了固定收入者、退休者、家庭主妇、领取抚恤金和养老金等人的货币购买力,而且也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其实,遭到经济学家同声谴责的还不止这些,未可预见的通胀不仅使价格和收入分配发生扭曲,还会导致错误的投资,甚至引起混乱的、无规则的财产再分配,而且当社会决定采取措施减轻通胀时,还会付出令人痛苦的经济萧条和加大失业的巨大代价。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为防止通胀给社会造成危害,经济学家一直在寻找有效的对策,为此,必须先弄清楚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数十年来学者的看法莫衷一是,至今未形成一致的意见。

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需求拉动型通胀”。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由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必然会拉开“膨胀性缺口”。具体讲,当一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在此条件下,若总需求继续增加,过度的需求不仅不会促使产量增加,反而会引起物价上涨。

第二种类型:“成本推动型通胀”。持此观点的学者不赞成从需求方面解释通胀,认为生产费用增加,特别是生产和劳工成本增加才是造成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而且在具体解释到底是哪种成本“推进”通胀的问题上,又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工资推进”。此说法的理由是,由于工资提高引起了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进一步要求提高工资,从而再度引起物价进一步上涨。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工资—物价”的螺旋式上升或轮番上涨。

再一种说法,是“利润推进”。此说法的理由是,垄断企业为了追求更大利润,常常通过“操纵价格”将利润抬高到补偿提高了的工资水平之上,使商品价格以快于成本增加的幅度上升。由于利润也被认为是成本的一部分,因此,通胀可看作是由成本推动的。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即“进口成本推动”。此说法的理由是,由于进口的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涨,也会推动国内生产成本上升,进而引起通胀。并且,在此情况下一国通胀还会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国际货币体系传导到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发生普遍严重的通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正当人们对通胀究竟是需求拉动还是成本推动吵得不可开交时,有经济学家又提出了第三种类型的通胀,即通胀既不是单纯由需求方面引起,也不是单纯由供给方面引起,而是双方共同起作用,形成了“供求混合推进型的通胀”。他们的解释是,工资上升,既提高了成本,也增加了需求,因为工资上升增加了成本的压力,同时产生了较高的收入使需求上升。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指出,这种双重作用的影响,说明收入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货币工资率只有按劳动生产率进行调整,才能避免收入膨胀和利润膨胀。而若只有“成本推进”,而没有“需求拉动”,物价不可能持续上升。若没有需求和货币收入水平提高,工资上升引起物价上涨,势必使大量商品卖不出,从而会迫使生产紧缩,工人被解雇,最后使成本推进的通胀终止。

通胀的第四种类型:“结构性通货膨胀”。这无疑是想从结构方面解释通胀。此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各部门具有不同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的变动会引起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

举个例子,朝阳产业部门与夕阳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与劳动生产率皆存在较大差别,但这两个部门的名义工资有一致增长的趋势。其实,名义工资增长率是由生产增长较快或劳动生产率较高的朝阳产业部门决定的,可生产增长较慢或劳动生产率较低,夕阳产业部门的工人便会由于攀比行为而向高工资看齐,最后使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或经济增长率。

通胀的第五种类型:“惯性通货膨胀”。此观点认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通胀,即使当初引起通胀的原因消失后,通胀也会由于其本身的“惯性”而持续下去。而造成这种惯性的,是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人们在决定工资水平时相互参照攀比的心态。一方面,政府决策者在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此前的价格上涨因素;另一方面,一旦一部分人的工资由于通胀上升了10%,那么另一部分工人和企业在决定自己的工资时,就会参照这种工资的上升而上升。

对“惯性通货膨胀”,理性预期学派则从另一角度作了解释。他们认为,造成这种通货膨胀惯性的,是人们在心理上对通胀的预期。因为预期对人们的经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预期又往往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在已产生了通胀的情况下,人们常会根据过去的通胀率来预期未来通胀率,并以此作为指导未来经济行为的依据。

比如,若上一年通胀率是10%,人们便会据此预期下一年通胀率不会低于10%,并以此作为下一年工资谈判的基础,要求下一年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不能低于10%。下一年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为10%,就会使下一年的通胀率起码会由于工资的增加而在10%的水平上。于是,由于预期的原因,即使引起上一年通胀率为10%的原因消失了,下一年的通胀率也会在10%以上。

通胀是货币现象

现代货币学派领袖弗里德曼对上述观点一概加以否定。他坚持说,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抑或供给与需求的综合力量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它们都只会引起局部暂时的物价上升,并不足以引起普遍而持续的通胀。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是货币供给量过多。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商品价格总水平与货币需要量时,早就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流通规律,科学地揭示了通胀的真正成因。马克思提出的货币流通规律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同一时期的社会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用公式表示:

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若用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同一时期的货币流通次数(速度),P代表同期的价格水平,Y代表同期商品数量,则为:P×Y/V=M。

20世纪初,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改造成“货币交易方程式”:M×V=P×Y。即货币数量乘以货币流通次数,等于价格水平乘以社会商品数量。由于V受社会制度和习惯的影响,可以看作是一个常数,社会商品量Y短期内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价格水平P的变动,就由货币数量M决定。

后来弗里德曼在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表述》一文中,就是用这个方程式将通胀的成因直接指向货币发行量。随着货币学派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胀是货币现象”也渐渐深入人心,社会上那种“粮价上涨引起通胀”“战争引起通胀”“工人要求加工资引起通胀”等论调的声音愈来愈小。而且弗里德曼的这一观点,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政府的印钞冲动,至少超发货币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明目张胆了。

弗里德曼指出,历史上的每一次通胀,总是伴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发生;当货币供给量明显增加,并且其增加速度超过生产量增加的速度时,通货膨胀就必然会发生。因此他所得出的结论是:通货膨胀时时处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本文摘编自:《财政金融通识课》,作者:王东京

1 阅读:6

虎嗅APP

简介: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