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警部队转为央企,这支“水电铁军”六年来都做了哪些事?

新京报 2024-12-19 16:53:25

“中国安能”是谁?六年前,原武警水电部队转隶组建为中央企业,近万名官兵集体转业。成立之初,很多人并不熟悉中国安能集团这个名字。六年来,一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迅猛铁军屡屡出现在救灾现场,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

记者12月18日从中国安能转企改革六周年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获悉,这六年,中国安能常态化承担工程救援任务,累计动用8.3万人次,先后完成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抢险、2024年湖南洞庭湖决口封堵等为代表的270余次重大抢险任务。

身份虽换,仍把抢险作为首要任务

改革调整之初,队伍也曾经历迷茫。座谈会上,中国安能集团总经理周庆丰谈起了2018年的金沙江堰塞湖抢险。“如果不处理险情,西藏的一些乡镇会很危险。我们也积极主动地请假,参与抢险救援。当时,一些同志对自己的身份存在困惑,认为已经转型成企业了,是否还要把抢险作为首要任务。面对这种情况,集团党委及时统一思想,坚决主动出击,紧急抽调70余名工程专家,承担此次排险中最艰难的任务。”周庆丰说。

73名中国安能队员在零下6℃的堰塞体上,克服高原反应等困难,经过71小时艰苦鏖战,成功开挖泄流槽,金沙江安全过流。中国安能集团副总经理郭建和回忆,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队员们都是啃着干粮、睡在堰塞湖上抢险。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队员经受住了生死考验,很好地诠释了‘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胆攻坚、铁骨奋斗’的‘水电铁军精神’,也为后续继续担当应急救援使命奠定了良好基础。”周庆丰说,“应急救援是我们的核心价值,目的就在于阻止灾害发生,减少损失。”

此后,中国安能集团还参与了2019年江西鄱阳湖特大洪水灾害、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2023年京津冀系列抗洪、甘肃积石山地震救灾等典型任务。其中,京津冀系列抗洪任务主要涉及北京门头沟218线道路抢通、河北涿州白沟河抢险等。

建设信息化平台,助力资源调度和决策

据了解,六年来,队伍实现平稳转隶,所属企业由转隶之初的12家增加至35家,布局省(市、自治区)由原来的13个拓展到26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要地。

中国安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奕辉表示,转隶后,中国安能以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为主责主业,围绕“建设非现役专业队伍”这一基本目标,承担工程救援职责,纳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成立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在重要流域沿线和重点方向规划建设13个国家级工程救援基地,已有8个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国安能是唯一的施工救援类中央企业。

“当前,依托中国安能建设的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急产业服务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等已基本建成,初步具备相应功能。”周庆丰说。

在现场,工作人员还向记者演示了最常使用的应急救援辅助决策一张图,汛情水情、灾害预警、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等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一键智能生成调度方案。“如,在应急救援队伍模块,这些应急力量可以按照行政区划及所属梯队和企业进行统计,能够看到每支队伍的具体信息、人员、位置、联系人、装备数量,有任务时,可以一键调度、一键指令。”

“以模拟金仓湖决口险情为例,可以看到图中红色区域内9家央企的应急力量,有了这个功能,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就可以在灾害发生时,实时掌握事发地区中央企业应急力量分布,并通过调度功能,一键联系队伍负责人,改变了以往通过电话逐个询问的调度方式。既可以在指挥中心进行资源调度,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了解现场情况。根据调度建议方案,平台也会依据实际,自动推荐到达事发地的机动方式。”该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除了应急救援,中国安能紧跟国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署,积极践行“双碳”、长江黄河大保护、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参与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涉及抽水蓄能、风光储新能源、生态环保、输变电、管道洞库、矿山剥离以及港口航道、机场场道、公路铁路等领域。

“我们将传承‘水电铁军精神’,聚焦战斗力标准,打造工程救援‘野战军’,努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陈奕辉表示。

新京报记者展圣洁

2 阅读:582

新京报

简介: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