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创客精神作为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对引领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客精神内涵丰富,涵盖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共享精神和实践精神四个维度,这些精神特质相互协同,共同激发了个体和组织的创新行为。
首先,创新精神作为创客精神的核心,其本质在于对变革的执着追求和创新边界的不断拓展。通过质疑现有认知体系并勇于探索未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与技术的前沿突破,为创新行为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同时,创新精神不仅是对现有认知的反思,更是一种系统性思维的转变。它促使个体超越传统线性思维,整合多维度、多领域的知识,打破思维惯性,构建新的认知框架。这种转变使创客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具备积极应对和敢于挑战的能力,从而推动他们从问题发现者转变为问题解决者,促成创新行为的发生与深化。创新体系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尤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为创新精神的广泛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其次,创业精神作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力量,体现了创客精神中行动力与实践力的统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部署中,创业精神作为促进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关键要素,被高度重视。它推动个体和组织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整合资源、技术和资本,将创意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业精神不仅提升了创新主体的资源整合能力,还通过有效的商业化路径,促使创新与经济活动紧密联结。此外,创业精神不仅推动创新从概念构想到实际应用的转化,更确保创新成果迅速对接市场需求,形成与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创新模式。
再者,共享精神作为创客精神的重要内核,体现了知识与资源的开放流通性,打破了传统创新模式中因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平等所导致的创新壁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共享精神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共享精神的引导下,创客群体通过开放式平台实现知识、技术与信息的快速流动,进而形成了高度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促进了各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合作,使创新资源得以在个体、组织和区域间高效整合,进而促进了主体创新行为的开展。同时,共享精神推动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创新行为的集体智慧性,更通过强化协作和互补性,推动了跨领域、跨组织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共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动开放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强调资源的共享和创新力量的协同。创客精神中的共享精神,正是这一方针的具体实践,它打破了创新的“孤岛效应”,通过集体智慧的凝聚,进一步提高了创新效率。通过知识与资源的开放共享,创客群体能够有效规避创新中的风险,减少因信息孤立带来的技术瓶颈。
最后,实践精神作为将理论构想转化为现实成果的重要动力,是创客精神在实际操作与应用领域的综合体现。实践精神核心在于“学以致用”,通过持续的实验与迭代,将创新理念具体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这一过程中,个体不断提升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创新行为的执行力。同时,实践精神不仅推动了技术能力的提升,也在持续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通过积极的实践操作,创客们能够将理论上的创新概念转化为市场上实际可行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创新行为的闭环。这种闭环不仅使创新成果更具实际价值,还通过不断的反馈与优化,提升了创新过程的有效性和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激发促进创新行为,本文拟从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共享精神和实践精神四个维度提出旨在强化创客精神、进而赋能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
首先,为进一步激发创新精神,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根基,通过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可以支持科学家进行长周期的探索,从而揭示未知领域的基本规律。政府应推动设立专项创新基金,鼓励研究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创新的实际贡献,而非单纯依赖研究产出的数量。此外,应强化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以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思维。
在创业精神方面,应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具体措施包括简化创业注册流程,降低创业门槛,为初创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及融资支持。政府应建立综合性的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咨询、市场分析及技术支持等服务,以帮助创业者识别市场机会并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同时,应鼓励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
针对共享精神,应积极推动知识与资源的开放共享。政府应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获取性。应推动行业间的合作网络建设,鼓励企业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共享研发成果及技术资源。此外,政府应支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共享知识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资源共享而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
在实践精神方面,建议加强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和引导。应鼓励创新型实验和试点项目,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创新理念,推动技术的落地应用。应设立创新实验区,为创新项目提供实践环境,并支持跨领域的应用试验。此外,应加强对创新实践成果的宣传与推广,形成积极的创新实践氛围。
薛泉祥(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后勤管理处;本文为江苏省高校高质量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22JDKT0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