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我国造船业高歌猛进的一年。随着高附加值的新船连续出坞,中国已经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每两条完工交付的新船,就有一条是中国制造的。而在这其中,上海船企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前,上海沪东中华造船今年第8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绿能珠”号,提前8个月在长兴岛命名交付,再次刷新纪录。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LNG运输船不仅要提供零下162摄氏度超低温环境,还要保障长途跋涉的安全。也因此,它的建造难度极高,此前几乎都被韩国垄断。一直到2008年,沪东中华交付了中国第一艘自制LNG运输船。当时,我们的技术与韩国相差整整一代,全球市场份额不足1成。而现在,沪东中华交付和手持订单的总量已经超过100艘,其中全球最大的27.1万方LNG船订单已经达到24艘,领跑全球。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上海船企靠的就是联手上下游,坚定不移走技术创新之路,并且,这样的技术创新至今也没有停歇。我手上拿的这个叫做殷瓦钢,最厚8毫米,最薄只有0.5毫米,它是制造LNG船液货舱的关键材料。此前,全球只有法国一家钢厂能生产殷瓦钢。沪东中华联手宝武集团、中远海运等四家企业潜心研制,才造出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殷瓦钢。上个月,它已经通过专业鉴定,很快将用于实船建造。这意味着,不仅价格更便宜,供货周期也会从目前的1个月左右缩短到3天之内。更关键的是,供应链自主可控,才能不受制于人。
目前,上海研制国产LNG运输船已经更迭到第五代,配套产业链国产化率达到了85%以上。我们为什么要执着于建造自己的LNG运输船呢?首先是因为近年来,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拿下LNG船市场,就会有丰厚的利润回报。更进一步说,我国是天然气消费大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很高。如果要实现能源可控,就必须把LNG船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型LNG船接连交付的同时,第二艘国产大邮轮正在上海外高桥加速建造。一艘大型邮轮2500万个零部件,是大飞机的5倍、高铁的13倍,正是这样一个巨系统工程,倒逼着以散货船起家的外高桥造船,启动了全面数字化转型,建立智能仓储立库,对所有零部件进行编码;打造智能造船云平台,实现复杂任务的分解和千人千面的终端显示……
上海船企花了46年,从在船坞里卖苦力、搞建造,到如今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实现研发、建造、服务一条龙,并走到了世界市场中心。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高附加值船型和大型船舶两类细分市场中,韩国依然占据着主导,加上这几年,越南造船业异军突起、印度最大船厂也正准备重启运营。前有虎、后有豹,我们的造船业想要行稳致远,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进程,必须更快、更有力。
目前,像大型邮轮、大型LNG运输船、“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等国际领先的高技术船舶,都已实现上海制造。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制造、检测认证、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环节在不断完善。各类与造船业相关的制造基地、创新研发中心和功能平台,加速在上海集聚。
上海造船的目标,就是造出一艘艘被现代化国际标准认可的船、一艘艘别人造不出的船,由此带动高端配套和航运金融发展,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