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华商传奇:用8万创造千亿身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1992年的南京,众

清云说说历史 2024-12-19 20:11:34

白手起家的华商传奇:用8万创造千亿身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1992年的南京,众多工程队老板面对一个看似无利可图的项目时,纷纷摇头拒绝。然而,一位名叫严介和的建筑企业家,却带着仅有的10万元资金,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被认为烫手的山芋。尽管外界普遍认为他做出了不明智的选择,但三个月后,严介和却以卓越的成绩,成为了南京建筑界的新星。 严介和的一生,宛如一部传奇剧本。他从一个连鞋子都买不起的贫困儿童,成长为身价数十亿的建筑巨头,最终又选择回归教育事业。他的人生轨迹,颠覆了人们对成功传统的认识。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江苏淮安农村,小严介和穿着草鞋去上学。家境贫寒到连补鞋的钱都没有,雨天草鞋泡烂后,他便赤脚上课。尽管如此,这位总是面带微笑的男孩从未感到委屈,反而培养出了一种无所畏惧的性格。 “你永远无法预测一个人的潜力有多大。”这句话用来形容年轻时的严介和再合适不过。成为代课老师后,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家人编织草帽、制作农具,并雇佣工人,小规模地经营,最终成为了当地的“万元户”。 然而,好景不长,1986年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解职,并背负巨额罚款。面对这样的打击,严介和却看到了新的机遇:“与其在工厂打工,不如去管理工厂。” 他专门寻找那些濒临倒闭的工厂,并在三个月后成功应聘为一家即将倒闭的水泥厂的厂长。他在那里工作了十年,成功挽救了七家岌岌可危的国有企业。 “我就不信这个邪!”1992年底,南京环城公路建设中有三个涵洞工程无人问津,因为层层转包下来,完成这些工程至少会亏损5万元。在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严介和主动请缨。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仅接下了工程,还使用了最优质的材料。当其他人预计需要140天才能完成时,他和他的团队日夜奋战,仅用72天就完成了任务。 验收当天,工程指挥部的领导称赞道:“如果所有工程都能达到这样的质量,那么这条路将成为精品工程。”这句话让严介和的公司在南京建筑界声名鹊起。 “虽然亏损了8万元,但我一点也不后悔。”严介和笑着说。事实上,随后的项目接连不断,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赚回了860万元。后来,他的太平洋建设公司发展成为年营收5000亿的行业巨头。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2011年事业达到顶峰时,51岁的严介和突然宣布将公司交给25岁的儿子管理,自己则回归教育行业。这一决定震惊了所有人。 “我家几代人都是教师,我经商20年,现在是时候回到讲台了。”严介和轻描淡写地说,但他的这种勇气并非人人都具备。 重返教育界后,他创立了商学院,撰写书籍,忙于各种事务。有人称他为“最牛包工头”,但他更喜欢“狂人”这个称号。他认为,经营企业就像教育一样: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大胆尝试。 严介和常说:“能够成就大事的,往往是那些不按常规出牌的人。”确实,2022年太平洋建设的营收突破了5000亿大关。这位不走寻常路的企业家始终坚持:“优秀的企业是不需要上市的。” 如今,这位曾经的“淮安首富”依然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当年那个不怕亏损的“傻子包工头”,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有勇气和决心的人,总能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严介和——一个永远不按常规出牌的“狂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总是留给那些勇于打破常规的人。在商业世界中,有时看似最愚蠢的决定,实际上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正能量当代史 经典研习社 现代最牛方法论 都锦生的成功学 拯救了一代人 五万个为什么

0 阅读:0
清云说说历史

清云说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