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专注电池片构建产品优势,全员销售应对行业寒冬

第一财经 2024-12-20 09:30:58

在中国光伏行业,英发德耀可谓一颗新星。依托于总部集团在光伏行业40余年的深耕,成立于2022年的英发德耀专注电池片制造环节,在两年多时间里快速发展。公司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不仅是宜宾高新区招引落地的第一家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也是首家落户宜宾投资超百亿元、产值超百亿元的“双百亿”光伏企业。

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的现场,第一财经就公司发展、经营策略以及行业趋势等话题,对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进行了一次专访。

对于英发德耀的发展战略,张敏认为核心是专业化,“公司从成立之初战略定位就非常清晰,专注于电池片的生产,坚持走专业道路而非多环节布局。最近几年光伏行业热度高,许多企业选择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做一体化,我们依然保持了战略定力。”

“专”带来了“精”。最新数据显示,英发德耀的TOPCon2.0+电池片效率已达到27.02%,处于行业最高水平。张敏表示,公司拥有160人的研发团队,通过4个研发中心的内部竞争来推动技术进步,目前正在同时推动三个研发项目——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TOPCon3.0+电池片,与武汉理工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合作研发BC电池片,以及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学院合作研发钙钛矿叠层电池。

“我们在宜宾最新建成的全球研发中心设有先进的检测和研发设施,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公司在现场进行电池片组装,对组件进行性能测试,利用及时的数据反馈,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今年公司推出了‘铁三角模式’,即销售、研发、生产三部门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一模式目前已取得显著效果。”张敏对第一财经表示。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先进研发模式构建起的产品优势,让英发德耀成为多家光伏大厂的稳定供应商。张敏表示,27.02%的电池片量产效率代表了当前市场上最高端的产品水平,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光伏龙头都会采购英发德耀的高性能电池片,作为其高性能组件的基础。

她介绍,英发德耀在生产方面坚持使用高水平的设备和材料,并逐步扩大完善对各工艺环节的把控。公司近年来在50GW电池产能的基础上,布局了原本缺失的拉棒环节。同时,公司与切片龙头高测股份(688556.SH)合作,委托其协助切片代工等服务,以使产品达到最高质量标准。张敏透露,目前英发德耀宜宾基地的27GW的产能已满产,预计明年将出货29GW的TOPCon电池片,而BC电池片产能将达到3GW,海外TOPCon电池片产能将达到4GW。

英发德耀的优质电池片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光伏巨头的认可。就在今年11月,英发德耀、隆基绿能(601012.SH)和宜宾高新区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年产16GW的HPBC电池片项目。

此举使英发德耀成为少数同时拥有TOPCon电池片和BC电池片产能的企业之一。对于成功达成合作的原因,张敏表示,隆基绿能在技术方面一直保持行业领先,但在大规模生产制造方面需要供应商支持,英发德耀专注于电池片的生产,能够满足客户对电池片的不同需求,二者高度匹配。隆基绿能看重英发德耀成本低、效率高的产品优势,因此选择强强联合。

“我认为BC和TOPCon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并行发展,BC虽然效率更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同的光伏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基于这一逻辑,我们不赌某一条路线,而是在PERC、TOPCon、BC等各电池片路线上全面布局,甚至碲化镉玻璃发电技术我们也有关注,从而保证能够匹配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张敏表示。

光伏行业周期性明显,眼下正处在下行期,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从行业角度看,张敏指出,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下半年以来行业过热,吸引了大量跨界资本导致的。过剩产能需要时间来逐步淘汰,目前行业对专利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有助于加速这一进程。

张敏称,行业下行期应首先避免过度使用资金杠杆,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此外,企业应主动降本增效和挖掘客户需求,积极应对市场。英发德耀采取了相应措施,包括“全民”销售模式,即从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建立全员销售的意识。她表示,虽然面临一定困难,但公司没有采取裁员措施,2024年总人数还有所增长。

尽管行业深处寒冬,不过张敏认为光伏企业的盈亏起落已成常态,她对行业未来持乐观态度,仍看好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带来的巨大市场前景。

0 阅读:4

第一财经

简介: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