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伴随《七子之歌》的旋律,澳门回到祖国怀抱。2000年3月,横琴口岸开关运作,多年来,海关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基础设施互通两地双向奔赴
横琴口岸是连接澳门和横琴的唯一通道,作为1999年迎接澳门回归重点项目,记录着两地旅客双向奔赴的岁月,见证了琴澳往来的峥嵘历程。
梁玉玲,澳门居民,曾是澳门旅行团导游。据她回忆,21世纪初,经横琴口岸到内地时,口岸还是个“铁皮屋”,周边一片荒芜,在泥泞的道路上步行20分钟以上,才能见到零星的房屋建筑。口岸通关第一年,海关验放旅客约2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仅500多人次。
当时的横琴口岸与澳门莲花口岸隔桥相望,每次到横琴接团都要先在澳门莲花口岸过关,再乘坐摆渡车通过1700多米的莲花大桥后,然后在横琴口岸过关,通常接旅行团回到澳门都要2个小时左右。后来,横琴口岸成为了环澳首个“24小时不打烊口岸”,澳门单牌车突破性地第一次驶入横琴,澳门居民的通关方式和时间选择变得更灵活。
2020年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启用,澳门莲花口岸搬迁至横琴,琴澳的执法单位由“隔桥相望”变为了“并肩作业”,旅客办一次手续即可通关。2023年9月26日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道试运行,今年4月9日随车厅开通,横琴口岸通关区域全域启用,就像一个“口岸拼图”拼上了最后一块。
“横琴口岸的迭代升级,将澳门人的心与祖国母亲拉得更近了。”梁玉玲自豪地说。
25年岁月流转。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琴澳居民通关就像换乘地铁一样,获得了顺畅体验。据了解,2024年国庆期间经横琴口岸单日进出境旅客突破10.3万人次,是通关第一年日均客流量的206倍。
规则衔接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12月16日上午,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的工人们熟练地将一车共计400箱的冻猪肉装车运往澳门,预计1小时内可快速运达货主手中。大昌行是粤澳合作产业园首批33个项目之一,也是产业园首个全面建成开业的项目,乘着分线管理政策的春风,境外货品得以进境保税暂存,并根据需要复出澳门,有效缓解澳门仓储资源紧张、仓储成本高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琴澳物流“同城化”。
“我们拥有一座最低温可达-70℃、具备世界先进技术的超低温冷库,每天都向澳门输送来自全球的冷链食品。目前中心不仅业务平稳有序增长,还进一步扩展了业务范围。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向澳门出口冻品600吨。”横琴大昌行总经理李玉培说。
据拱北海关统计,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合作区内澳资经营主体超6600家、海关备案企业2026家,100家企事业单位获免税进口主体资格,“四新”产业发展提速增效,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效果显现。
海关不断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近年来与澳门方面创新实施15个跨境合作机制,涵盖通关监管、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农食产品安全监管、工业品合格评定等方面,创新货物简化申报,要素最大压缩60%,进一步激发琴澳发展活力。
民心相亲相近琴澳一体发展
一个口岸,见证着琴澳两地的往来变迁;一条通道,连接着两地人民的血脉深情。人相依、心相连,琴澳共融的美好愿景正加速走向现实。随着口岸通关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选择到横琴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横琴海关创新服务举措,为澳门居民“量身定制”“新家园”便捷通道,“专岗指导、专道通行”便利澳门居民携带涵盖生活所需的7大类动植物产品进入合作区,营造琴澳交心交融良好氛围。3月1日分线管理政策实施以来,海关验放相关动植物产品超7200批。
“25年来,海关见证琴澳携手迈出坚实的发展步伐,现在常能看到澳门居民携带鲜切花、便当等通关,为琴澳深度融合增添了更多人情味和烟火气。”横琴海关旅检一科科长黄宁说道,“我们还在横琴‘澳门新街坊’等社区开展上门宣讲、现场办公,服务指导安家物品便捷免税进境,助力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帮助在横琴的澳门居民安心、安身、安业。”
接下来,海关将始终牢记横琴开发开放初心,锚定合作区建设目标任务,立足职责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竭尽所能服务支持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文|记者李旭通讯员师琳泠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