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券商首席的出格话语,不是中国经济需要的声音

上观新闻 2024-12-20 10:49:36

近日有消息称,多地证监局陆续对券商等提出监管要求,旨在加强对公开言论的管理,尤其是首席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从业人员对外发声的管理工作。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第一次对机构言论展开监管要求了。

过去,类似券商首席、分析师的一些观点言论,基本会出现在研报中,或者策略会上。而如今由于网络社交平台的流行,一旦这些专家观点言论中出现一些博人眼球、过分出格的话语,立刻就会被好事者发到网上,哪怕这些言论只是内部讨论和分享,也会被广而告之,一传十十传百,言论声音被不断放大,甚至引发舆情。尽管有些博流量的观点,业内人士见仁见智,但很多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很容易人云亦云,觉得“很有道理”。

曾几何时,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券商的研报含金量很高,很多投资者和机构将其作为投资的参考。而现在信息爆炸,一些研报和观点,在投资者看来可有可无,和网上可以搜集到的信息区别不大,甚至有些研报和观点显得很“水”,让人怀疑其专业水平。难怪,有券商研究所人士笑言,很多时候分析师们都在外跑业务,而其中一项最大的业务,就是想法设法把自己的研报卖出去。

所以不可否认,券商研报和观点的吸引力相对以往有所下降。于是,为了吸引更多客户,扩大影响力,某些券商首席、分析师,在流量的裹挟下,也难免附和热点,故意发表一些过于偏激、不够客观的观点,来吸引网友们的注意。

发表言论,当然是自由的。但是类似首席经济学家这样专业人士的观点,在普通人看来,有一种“权威性”,代表了这一机构甚至行业的声音和判断。如果这样的“权威人士”发布不恰当言论误导市场,受伤害的,不仅是投资者,更是中国经济本身。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对于碰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肯定需要客观的分析,但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强调困难,唱衰经济,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人们对于明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经看得愈发清晰。

在这个时候,碰到问题就分析,提出对策去解决,这才是中国经济最需要的声音。

1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