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把钝了的菜刀、剪子,经过杨卫东的巧手打磨,变得锋利光亮,但他从未收过一分钱。
12月16日,在西安市华飞社区,杨卫东正在给居民们磨刀。只见他打开机器,先将一把菜刀放在上面打磨。然后,他弓着腰将菜刀在磨刀石上用力磨着,一下又一下。最后,他竖起刀刃,眯起眼睛看,并用手指在刀刃上轻轻刮两下说道:“菜刀磨好了。”
随后,他又拿起一把剪子,将剪子的刃口斜面放到磨刀石上来回磨。磨了一会儿,他拿起一块旧布,用剪子很轻松地将布剪开。“磨剪子有讲究,如果剪子磨反了,它就报废了。”杨卫东笑道。
杨卫东为居民们打磨菜刀。
今年71岁的居民崔女士,拿起刚刚磨好的菜刀和剪子笑着说:“小杨师傅免费给大家磨刀、磨剪子,服务态度好,让居民在社区里享受到便利生活。”
“帮我也磨一下刀。”居民孙先生对杨卫东说。看到记者采访,孙先生表示,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菜刀和剪子,使用久了难免会钝。如今磨刀匠越来越少,但居民对磨刀的需求并未减少,幸好他们社区里有杨卫东。
此时,居民魏女士也拿着刀具来了。“小杨师傅的摊点设在社区,20多年了,他经常给大家修鞋,手艺好,人又吃苦耐劳、善良淳朴。这两年,他又开始为大家免费磨刀,一来二去,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当年的小杨也快变成‘老杨’了,不过,我们还是习惯叫他小杨,亲切!”魏女士夸赞道。
不断有人过来,一把把生锈的菜刀摆在杨卫东的面前。
今年56岁的杨卫东平时以修鞋、修包为生,后来,发现居民有磨刀的需求,于是他自学了磨刀的技艺,每天义务给大家帮忙。在他看来,磨刀、磨剪子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细心和耐心。力度和角度要恰到好处,否则会影响刀具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
虽然义务磨一个刀具会耗时10-15分钟左右,占用自己修鞋赚钱的时间,但是他乐此不疲。“我是一个残疾人,大家帮助我,我也尽力去帮助大家,互相照应,把爱心传递下去。”杨卫东说,有的邻居看到他忙碌,从家里端来饭让他吃,有的给他送水果。
“杨师傅是我们社区的居民,也是这片远近闻名的热心肠。”电子城街道华飞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路燕说,杨卫东免费给各位居民磨刀、磨剪子,也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便民服务集市和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发现杨卫东有磨刀的特长,便将华飞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设到他的摊位上。好多居民喜欢到他那儿磨刀,有空了到他那儿坐一坐,聊聊家常,增进了邻里情。(文/图记者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