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一年一度的大型学术盛会,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2024年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在全省各地相继举办了10场分会,1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把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充分挖掘广东经验中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提炼了一批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推出了一批富有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丰富了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现摘录大会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广东社科智慧与力量
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使哲学社会科学“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用更加具象化地呈现出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取得新发展新提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源源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新助力。
聚焦主题主线,着力在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担当主力军。把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主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核心优势。充分运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资源,紧紧围绕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这条主线,系统阐释这一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突出加强对其中原理性理论成果的研究阐释,推出更多富有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善于从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着力用学术特有的方式讲清楚广东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更好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丰富资源。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广泛面向基层、面向青年、面向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宣传宣讲,助力全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再创新优势、书写新篇章。
服务中心大局,着力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更多务实良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奋力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广东,是当前全省上下的共同考题,更为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持续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开辟了广阔空间、提出了全新要求。要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提炼研究方向,进一步找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做精做优做实做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持续拿出富有深刻洞见、独特创见、战略远见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让学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更加可感、可观、可行。
锚定战略任务,着力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上勇挑大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赋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战略任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大省,广东有能力、有责任以走在前列的尖兵姿态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我们将以20家左右的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1000家左右的社科基地矩阵和50家左右的“学术工作坊”为支撑,千方百计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做优做强有组织的科研,发现“新大陆”、抢占“新蓝海”,塑造学科发展新优势。发挥社科规划、社科评奖、学术名刊的导向作用,优化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学术评价考核机制,辐射带动学术研究增强主体性、原创性,推动形成兼具鲜明地方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体系。全面实施南方智库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实践研讨会、岭南学术论坛、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品牌行动”,支持有实力的高校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用学术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把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有效、便捷地宣介出去,助力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构建对外交流新格局。
立足新起点,省社科联正以八个“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打造更具活力、更具向心力、更具赋能能力的一流社科联。只要是有利于全省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专家学者践行经世致用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扩大广东学术话语权的事情,省社科联都会坚定支持、全力扶持,尽心竭力用更优质的服务助推“五路大军”各展其长、再创佳绩,勠力同心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
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综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省社科联举办了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今年5月,省社科联发布了征集分会场的通知后,收到30多家单位申请承办学术年会分会场,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10家承办单位,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民营企业发展、低空经济、城市运营与管理等开展理论研讨。
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的10个分会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适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广东实践,对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研讨,高标准高质量举办了学术年会分会。各分会的主旨报告和学术论文提炼总结了一些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届学术年会学术大咖云集,或作主旨报告,或提供参会论文,或主持论坛研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贡献了真知灼见,产生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本届学术年会还综合运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各分会或到乡村振兴一线调研,或邀请了党政部门、企业界多领域代表,架起了学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会,提高了学术年会的影响力。
省内各高校、地市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等对今年学术年会的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专家学者热烈响应年会征稿启事,积极参与投稿。10个分会场共收到论文609篇,各分会场初评出200篇优秀论文。最后,专家评审组共评选出2024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91篇。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赠)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将法治和中国式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刻阐明了法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法治与现代化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促进法治化与现代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融合贯通、互动共进。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现代化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人类追求和建立现代法治的历史。法治化与现代化具有同步性,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法治化便没有现代化。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法治承载党和国家最根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体制制度设计,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方向不发生根本性偏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短短4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与我们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法治是规则之治,具有明确性、公开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法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法治基础、注入强大法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系时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地位特殊,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保障性。可以说,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其他几个全面是无法实现的。
法治与中国式现代化都根植于中国实践,并在实践中展现出磅礴伟力。法治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保障人民高品质的生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要以公平正义为法治的生命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法治本身也要与时俱进,要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着力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以良法善治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高校担当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交汇点的高校,具有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型劳动者、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的重要使命,对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影响重大。广东财经大学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服务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方面主动担当,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深化专业建设机制改革,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推进1个理念升级、3个设施强基、4个内涵建设、3个素养赋能的《“1343”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夯实数字化转型基座,丰富数字教育内涵,强化数智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学机构设置,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组建数智融合教学单位。开办数字+财经新专业,开设数字+专业方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AI+GeneralCourses)、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基础课(AI+TechnicalCourses)、数智赋能交叉融合专业课(AI+SpecializedCourses)构成的“AI+GTS”数字+课程体系。强化“教—学—管”协同联动,构建师生全覆盖的数字素养能力提升机制。
深化学科建设机制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以对接数智社会发展为契机,以构建交叉学科动态调整与建设机制为核心,打破学科融合共生的组织、制度、文化壁垒,构建知识逻辑与需求逻辑有机融合的学科体系。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所需,主动推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全力发展国家安全、数字经济、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环境生态等新兴交叉学科,提升“换道发展”的竞争能力,率先抢占前沿学科布局先机。
深化品牌建设机制改革,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社会服务体系。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高质量发展,优化社会资源汇集和服务品牌建设机制,持续擦亮新型智库建设和国家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两大品牌,以高质量、精准化、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以咨政建言为己任,紧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和前沿趋势,在数字经济、数字贸易、数字安全、智慧法治、制造业当家等领域重点发力,建立专家团队对口联系党政领导、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机制,打造决策咨询闭环式流程和团队化攻坚的新型智库服务链,提高咨政“含金量”和建言“靶向性”,擦亮新型智库社会服务品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财经类高校智慧。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
推动智能交互设计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时代,界面设计软件已成为设计师们不可或缺的创意工具。然而,传统的界面设计软件(如Figma、Axure等)基于键鼠的WIMP(窗口、图标、菜单、指向设备)范式操作,繁琐的菜单切换常打断设计师思维,影响创意的流畅表达,并且设计输出为切图或动画,无法直接转化为真正可用的软件APP,在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之间形成认知和沟通鸿沟。需要基于“笔手势+手绘草图”设计范式,开发基于场景的界面软件设计工具。第一,采用基于PGIS(纸、小工具、图标、草图)的笔式界面范式和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捕获设计师灵感,提高界面设计流畅性。第二,打破从个性化草图UI概念设计到软件APP之间的技术鸿沟,支持界面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实现“所见即所得”无代码编程思想。通过一键生成可运行于目标平台的界面软件APP,简化设计流程,促进设计师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第三,不依赖于第三方内核引擎,完全由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助于解决当前界面软件工具所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通过实验发现,设计师在使用设计目标软件APP时,比使用传统界面软件设计工具表现出更高的创意自由度和满意度。该款软件不仅显著提升设计师的创作效能和满意度,而且为智能交互设计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持续演进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新的界面软件设计工具可为广大设计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设计创作工具与环境,成为推动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质生产力要素。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武汇岳等)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增长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产生了颠覆性冲击。但是,数字经济具体的技术偏向特征鲜有人涉猎。这一研究的缺失阻碍了对数字经济技术进步路径和机制的理解,也限制了对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的认识。迫切需要探讨数字经济的技术进步偏向,分析其对劳动力与资本效率的影响。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技术进步偏向,发现数字经济技术进步总体表现为劳动力增大型技术进步,同时也表现出与传统技术不同的资本作用抑制效应。数字经济通过在线教育、培训以及数字平台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劳动效率,而对资本效率的提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数字经济的技术进步偏向对产业、城乡、产权和对外开放度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从三个方面助力数字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增长:一是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以扭转当前劳动力效率下滑的趋势;二是建议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三是需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弥补传统资本利用率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战明华等)
链接规划与财政,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财政之间的脱节和错位导致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地方债务高企等非可持续发展现象,迫切需要厘清城市规划和城市财政的内在关系,提升规划决策能力和财政支出能力。在央地纵向关系和政府间横向关系下,城市规划与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具有深层次的逻辑关系。首先,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城市规划和财政支出是国家治理工具。城市规划以顶层设计的方式确保国家整体战略意图的实现,城市财政以分权治理的形式激励城市经济发展。第二,对地方政府而言,城市规划和财政支出是经济发展工具。城市规划加速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财政支出激发了城市建设活力。第三,作为公共政策工具,城市规划和财政支出是协同治理工具,一方面需要通过纵向、横向财政安排协调辖区间利益和支出责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跨辖区的规划进行制度性协调。基于城市规划与财政支出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应完善中长期财政规划,以确保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前瞻性,同时增强城市规划的弹性,使财政支出与城市规划实现周期性协调。第二,建立城市规划与财政支出之间的链接机制,建立“规划—财政—融资—项目”的紧密链条,确保财政资源精准投向关键领域,并注重项目收益与财务平衡。第三,构建规划与财政的反馈闭环,将全生命周期的财政绩效评估与城市体检机制结合,实现规划与财政支出的动态调整与优化。通过深化两者的联动机制,推动适应城市规划的财政能力提升、促进财政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决策。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区域政策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李姗姗等)
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培育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高地,其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成为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2001年至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提升主要源自规模效率提升带来的技术效率上升。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发展不平衡,广州和深圳的水平领先于其他地区,差异主要来自规模效率差异导致的技术效率差异。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总体贡献水平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潜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抢抓机遇,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内需和外需市场优势、创新资源丰富优势、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紧密优势,通过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新型生产关系,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衔接软联通,加快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推动湾区统一市场建设等,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形成,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陈义国)
“侨智”架桥赋能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
探索华侨华人群体参与跨国跨地区技术流动格局与规律,对于中国全面认识侨民群体在中国技术引进、生产力发展与产业调整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和深入推动侨界人才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转换发展、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和创新协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尚未有研究对华侨参与研发并申请注册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专利(即涉侨专利)及其对我国技术进步做出的贡献进行系统性的测度与描述。基于对我国自1985年到至2021年近1538万条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的分析,刻画出涉侨专利的空间分布、类型特征与演变趋势,发现:(1)涉侨专利占涉外专利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显示我国的科技发展享受到了充分的“侨智”红利;(2)关键技术领域的涉侨专利呈现地域上的集聚化和专业化,部分国家或地区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3)自2018年中美科技争端以来,在面临“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中国的技术对外依赖度不断下降,涉侨专利作为技术引进重要桥梁的角色明显强化。华侨华人群体在中国新质生产力转换发展和参与全球创新协作中发挥的作用越发重要,应重视华侨华人在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开放度,优化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创造环境更好发挥“侨智”的独特优势。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陈方豪)
文/羊城晚报记者杨帅谭洁文
图/羊城晚报记者梁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