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2月20日电(谭伟旗白清源)“谢谢法官,您对我的案子费心了,我终于有了工作!今后我一定好好开车,早日偿还欠款,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近日,一位当事人握着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法官的手,激动地流下眼泪。
据悉,张某与王某系朋友关系,因张某的母亲被检查出癌症,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张某无力支付,于是向好友王某借款。后王某多次向张某催要,张某均未按期偿还借款,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张某的诉讼请求,该案进入了执行程序。
为妥善化解矛盾,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立即前往到张某家中走访调查,了解案件情况。张某一开始对工作人员极其抗拒。
法官并未放弃,在耐心询问与真诚沟通下,了解到原来在母亲治疗期间,张某在驾驶货车的过程中和他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严重受伤,张某为了支付本次事故的医疗费用,将自己名下的房产、车辆变卖,筹够了对方的治疗费用,却导致无力偿还该案的欠款。
考虑到张某的实际情况,法官认为他只是暂时的执行“失能”,并非恶意失信被执行人。因此,该院并未马上采取强制措施,而是选择“对症下药”,从实际出发制定执行方案。
考虑到张某如今待业在家,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在鼓励张某积极就业的同时,法官主动和该案申请人李某联系,询问其能否帮助张某找份工作,实现共赢。
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终于互谅互让,最终张某前往李某亲属家红砖厂开货车拉砖,每个月工资一部分偿还欠款,一部分用于补贴家用。法官亲自将张某送到红砖厂,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进入红砖厂后,张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工作上勤奋踏实,再加上开车技术过硬,赢得了红砖厂同事的一致认可,还在工作三个月后涨了工资。张某表示要更加努力,早日偿还欠款,再自己存点钱,重新买台货车,为儿子以后考大学准备学费。
面对张某的生活困境,该院没有“机械执行”,对张某直接采取强制措施,而是走进被执行人张某的生活,秉持“善意执行”的理念,让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燃起了新的希望。
今后,该院将继续以保障胜诉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为工作重心和主线,贯彻善意文明执法宗旨,努力寻求案件化解最优解,彰显新时代的司法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