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贷款黑中介进行时!有银行发布风险提示超过120次,多名银行员工因勾连不法贷款中介被判刑

新浪财经 2024-12-20 19:35:48

近年来,不少不法贷款中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未经授权以银行名义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信贷咨询、业务办理,以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名号诱骗消费者办理贷款,但其背后往往暗藏着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甚至洗钱诈骗等套路陷阱。

临近年关,贷款中介也加大了营销力度,多名消费者表示频繁接到自称银行员工的贷款推销电话。

对此,多家银行机构密集发布谨防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提示。近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银行机构表示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业务合作。其中,有银行发布风险提示超过120次,还有银行专门发声提醒消费者注意“普惠贷款”非法中介套路。

面对非法贷款中介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监管部门与银行机构多方合力开展专项治理、内部廉洁建设、金融宣教等行动。整治不法贷款中介行动持续推进,多名银行员工因贷款中介行贿受贿被判刑,有地区已开展打击不法贷款中介集中收网行动。同时,多家银行机构开展廉洁合规警示教育与消保课堂,助力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

整治不法贷款中介行动持续推进

多名银行员工因贷款中介行贿受贿被判刑

近年来,整治不法贷款中介行动持续推进,强力打击不法贷款中介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去年3月,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强自主获客意识,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自主经营能力,严禁主动向贷款中介机构让渡“金融服务”,避免出现贷款中介机构掌控市场主动权、合作业务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跨行业传导加剧等问题。

时至今日,整治不法贷款中介行动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广东监管局联合广东省公安厅于今年4月开展打击不法贷款中介集中收网行动,搭建警银证据调取绿色通道,组织相关银行机构集成快速办理集中收网行动证据调取工作,配合省内19个地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侦破涉非法贷款中介案件14起,打掉贷款诈骗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7名,涉及全国8省26市。

据裁判文书网披露,今年以来已有多名银行员工因贷款中介行贿受贿被判刑。例如,某银行员工在担任三级网点柜员、个人客户经理助理、对公客户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上述职务便利,为贷款中介介绍的贷款业务在提交申请、材料审查等过程中提供帮助,收受好处费8万元。经法院审理,该银行员工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此外,银行金融机构也需做好内部防控。近期,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某国有大行杭州分行存在客户经理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该行及涉事员工均受到监管处罚。

同时,年内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发文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12月3日,河北监管局发布防范不法贷款中介的消费者风险提示指出,不法贷款中介只是为了诱骗消费者贷款进行虚假宣传,甚至有可能是电信诈骗不法人员,或将产生骗取高额手续费、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诱导成为洗钱“工具人”等风险。

上述消费者风险提示展示了一则典型风险案例:李先生收到短信,“[XX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授权您387000元贷款额度于11月20日到期,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可用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周转。查询利率回1申请办理回2拒收请回复R。”因生意周转急需用款,李先生回复2后,接到自称XX银行客户经理电话,声称可走内部流程便捷办理。一通操作下来,李先生不仅前期向XX账户支付高达9000元的手续费,且最终办下来的并非XX银行贷款而是年利率高达15%的小额贷款公司高息贷款。

对此,河北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机构获取贷款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理性评估自身及贷款条件,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切勿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警惕以“刷流水”“走账”等为由的打款要求,防止资金被骗。

中介谎称银行员工保证可续贷?

非法贷款中介各类套路需警惕

新浪金融研究院查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截止12月20日,关于“贷款中介”的相关投诉多达6000余条。有消费者投诉称,自己被贷款中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骗取了7万元的中介费用,并承诺只要每个月还够利息就可以一直续贷。然而,贷款到期后,贷款中介要求消费者立即还清85.1万元贷款,并不提供续贷服务。

诸如此类非法贷款中介欺骗、诱导消费者进行贷款的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中介机构以各类培训活动、消费场景为噱头,诱导消费者贷款。例如,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表示,自己报名的成人教育机构以“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名义诱导入学并办理分期贷款,有中介机构打着“保证入职”的名号诱导消费者参加培训并进行贷款,还有大量消费者表示自己遭遇过美容套路贷款。

此前,新浪金融研究院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案例(详见《某银行180万贷款不翼而飞?贷款人配合不法中介造假申贷,最终自食恶果钱房两空》):贷款人配合不法贷款中介造假申贷180万元,却落入中介的圈套,遭遇贷款中介“卷钱跑路”的同时还背上银行的大额贷款。

由于贷款中介机构目前不属于正规金融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牌照,“卷钱跑路”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消费者维权带来一定的困难。

银行密集发布谨防非法中介风险提示

多方开展金融宣教提高公众反诈能力

临近年关,贷款中介也加大了营销力度,有多名消费者表示近期频繁接到自称银行员工的贷款推销电话。对此,多家银行机构密集发布谨防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提示。近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银行机构发布风险提示,表示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业务合作。

还有中介机构盯上“普惠贷款”。工商银行云南分行发布公开声明称,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普惠贷款业务合作,不收取任何贷款附加费用,并提醒广大客户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或网络广告,更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此外,工商银行中山分行、中国银行西藏分行、建设银行台州分行、招商银行贵阳分行,以及德州农商银行、太原农商银行、兴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银行机构同样发布相关声明,均表示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业务合作,不会收取任何贷款附加费用,并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

其中,太原农商银行去年9月就曾发布《贷款业务未与如何不法中介机构合作的声明》,并从今年6月末开始连续发布上述声明超过120次。此外,太原农商银行还发布多篇消保宣教文章,提醒消费者警惕贷款“代刷流水”、谨防贷款“黑中介”圈套。

面对各类贷款诈骗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情况,多家银行机构在发布风险提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内部廉洁建设活动。其中,邮储银行面向全体授信业务从业人员开展“阳光信贷”文化理念教育、廉洁合规警示教育、业务制度培训等,建立健全“阳光信贷”监督管理机制,深化不法贷款中介治理。

除警惕非法贷款中介诈骗外,消费者还需注意防范其他各类金融诈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今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多地监管部门与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响应,以多种形式向消费者讲解金融知识,助力提升公众反诈防骗能力。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养老金融诈骗,工商银行近期发布谨防“养老服务”骗局文章,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办理金融业务。农业银行发文提醒消费者警惕“以房养老”骗局:正规的以房养老是国家施行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保险公司)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而不法分子宣称的“以房养老”只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

此外,中国银行近期开展“支付便利谨防风险”专项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支付便利化、金融知识普及、防范诈骗等宣传;邮储银行发布警惕新型诈骗相关提示,提醒消费者防范“AI换脸拟声诈骗”,注意核实身份并保护个人信息,仔细甄别任何不明来源的转账请求。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