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2月22号:银行存款利率大改!存款利率一夜翻红!存银行一万元,一年能领多少钱?农民注意2件事!

新浪财经 2024-12-21 02:37:44

站在农民角度,关注三农!大家好,这里是农业热点消息,我是三农老道!2024年转瞬之间已经来到12月下旬,明天就是12月22号!随着2025年的日益临近,现在正值国民家庭上银行存款最为关键的时刻,更是诸多银行每年揽储最为重要的时刻!我国本身就是存款储蓄大国,几乎每个国民家庭在银行都有一定规模的存款储蓄!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更关系着我们在银行存款储蓄获得的利息收入!就在这两年,银行在存款利率调整方面的动作较为频繁,银行存款利率总体处于持续下调的状态,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中小商业银行,现在执行的挂牌存款利率已经出现历年较低水平!不过就在最近相关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开始迎来上调,这到底是咋回事?如果我们在银行存款一万元,一年到底能够领到多少钱?农民进行存款储蓄又需要注意哪些事?下面老道就为大家详细汇报一下,存款利率调整的相关消息!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明天12月22号:银行存款利率大改!存款利率一夜翻红!存银行一万元,一年能领多少钱?农民注意2件事!]

老道说:在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相信很多的农民朋友也在关注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方面的相关情况。就在这些年受到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影响,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全面调整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在银行存款利率迎来全面调整之后,现在诸多银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经处在历年的新低水平。但是就在当前,有一些中小银行接连调整定期存款利率,也发布了一系列特色存款产品,这也为我们预示着一些银行在年底已经正式打响了揽储大战。

根据相关中小银行发布的消息来看,目前部分银行的特色存款利率标准已经全面达到2%以上,相关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甚至已经提高到了将近3%,与国有大行的活期、定期存款利率相比,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标准格外有吸引力。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在10月18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邮政银行、农业银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的情况。现在国有大行的执行利率标准如下:

从目前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调整标准来看,活期存款利率总体下调5个基点,最终调整至0.10%。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均下调了25个基点,最终国有大行的3个月定期利率为0.80%、6个月定期利率为1.00%、1年期定期利率为1.10%、2年期定期利率为1.20%、3年期定期利率为1.50%、5年期定期利率为1.55%。

随着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完成调整,我们在国有大行存款1万元,一年能够获得的利息情况如下:

存款1万元,按一年定期存款利率1.10%来计算,每年可以获得110元的利息;

存款1万元,按二年定期存款利率1.20%来计算,每年可以获得120元的利息;

存款1万元,按三年定期存款利率1.50%来计算,每年可以获得150元的利息;

存款1万元,按五年定期存款利率1.55%来计算,每年可以获得155元的利息;

与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标准相比,现在有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迎来了上调趋势。根据老道了解的相关消息来看,现在新安银行: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迎来了全面上调。现在新安银行的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2.0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85%、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00%。

而锡商银行也发布了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产品,该行的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已经达到了3%。同时锡商银行50元起存的,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分别提高到了2.5%、2.85%和2.6%。

由此可见,中小商业银行在揽储方面已经开始加大力度。但在这里老道要给大家提个醒,虽然目前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开始上调了定期存款利率,甚至发布了一系列的特色大额存单产品,但这仅仅是阶段性的动作。

之所以这两年银行存款利率处在持续下调的状态,最核心的原因是相关银行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息差收窄压力,因为息差压力较大,所以银行必须要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缓解息差收窄压力。目前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之所以会上调定期存款利率,就是想要在息差收窄压力和揽储压力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平衡。

毕竟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存款利率开启全面下调之后,在揽储方面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小,已经开始影响相关银行的揽储规模,这就是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的总体动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对于我们计划上银行存款储蓄的农民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大家也需要注意以下这两件事。

第1件事:农民上银行进行存款储蓄,一定要选择那些拥有存款保险标志的银行进行存款,而且我们农民在单个银行的存款规模不要超过50万元,这样一旦银行出现了倒闭、破产的极端情况,我们还能够获得50万元以内的本金赔付额度,保障自己的储蓄资金安全。

第2件事:咱们农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警惕一些不法之徒向你推销各类高投入、高回报的项目。更不要相信所谓的零风险、高收益营销话术。因为一旦我们听信了这些人的说法,将钱打入相关账户,等待我们的很有可能就是血本无归的风险。因为用高额利率吸收民间存款,本身就已经涉嫌违法,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存款利率调整,同时要加强防诈意识。

(转自:农业热点消息)

0 阅读:189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