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港人都去炒美股:港交所不去占领,纳斯达克就来占领

观察者网 2024-12-21 10:21:5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周显]

11月,香港证监会对十多间金融公司及个人办公室进行搜查,包括香港经纪商、美国承销商的代表,以及购买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调查针对有关在市场“拉高出货”的操作。

不明就里的读者,可能大惑不解﹕为什么香港人会在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拉高出货”,并且要劳烦到香港证监会在本港为美国执法呢?

7月17日,我曾在观察者网发表过文章《香港要做的,是把股民从美股身上抢回来》,讲及自从2016年起,香港证监会意图保护投资者,开始大力打击细价股,股民“便转而买美股,输钱给美股的庄家。港府加印花税,他们索性逃去买卖不收印花税的美股。”

客观的事实是,这几年来,港股投资者大量涌进美股市场,蔚然成风。大新银行委托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爱科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访问了500名年龄介于20至60岁有投资经验的香港居民,其中67%表示有兴趣投资美国证券市场;当中20至40岁较年轻组别高达75%;流动资产达100万或以上较富裕的组别,也有70%热衷投资美股,理由是看好美股前景(53%)、股票种类选择多(49%),市场流通性高(43%)。

去年8月,富途发表《富途2023上半年投资报告——复苏中的赚钱效应与个人投资者行为研究》,指出较年轻的Z世代美股持仓最高,占79.2%;X世代(即1965年至1980年出生的人群)持仓分布则较平均,港股、美股市场持仓比例为45.2%和54.8%,也是美股高于港股。

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把股票印花税从0.13%还原至2021年的0.1%,但仍然无法把股民拉回港股市场。本年10月,Yahoo财经“最新投资理财调查”指出,股票仍是港人首选投资工具,年轻一代则热衷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自从2021年1月13日起,即停止了创业板的上市,时间长达3年半。直至去年发布了改革措施,本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迄今整整一年,只有“优博控股”、“元续科技”、“广东集信国控检测技术服务中心”等寥寥3只股票在创业板上市。

相比之下,纳斯达克的股票总市值约为30万亿美元,港股则是35万亿港元,相差大约是7倍。然而,虽然港股的竞争力远不如纳斯达克,但上市条件却更严格:

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要求有二,至少符合其一:一是现金流测试,须前两个会计年度的净经营现金流入≥3,000万港元,以及上市时市值≥1.5亿港元。二是前两个财政年度的收益总额≥1亿港元,而且有按年增长,以及上市时市值≥2.5亿港元。

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却低得多,三者只须符合其一:一,净利润75万美元。或二,总市值5,000万美元。或三,净资产500万美元。

最重要的还是,港交所采用了“监管机构评审为本”,因而在申请上市时,有着太多由监管机构主观决定的不明朗因素。反观美股却采用了“数据披露为本”为大原则:只要符合客观条件,必然批准上市。毫无疑问,确定性对于申请上市的公司以及保荐人均是大福音。

两个市场的吸引力高下立判,今年以来,有约55家内地或香港企业于纳斯达克挂牌,去年则有大约80家,单单香港公司,便有十多家。

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港公司,往往中介人就是香港的保荐人:他们在过去3年半的空窗期,和美国纳斯达克的保荐人已成为了长期合作伙伴。香港人招揽生意和把账目做好,整套文件送往美国的保荐人手上。顺利上市后,香港的庄家还包办了找投资者认购,以及“拉高出货”:公司是中、港的,搞手是中、港的,投资者也是中、港的,就只是交易市场在美国,完全是一条龙服务。这就是文首说及被香港证监会搜查的“经纪商、美国承销商的代表,以及购买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了。

如果只是一票半票的个别行为,也还罢了,可是这几年来,港人在纳斯达克市场做得太多太滥,也太猖狂,难免惹起了美国监管单位的怒火。

这其中最离谱的是“尚乘数科”。它在2022年7月15日上市,到了8月2日,曾高见2,555.3美元,市值高位更达到4,728亿元,一度成为全球第9大上市公司。其后股价急跌,作者执笔时它的股价是2.62元。

美国监管机构最无奈的是,这公司的大股东蔡志坚博士至今依然活得精彩。现时香港破了票房纪录的大片《破地狱》,暂时收了1.35亿元,出品人之一正是其“尚乘数科”。

“尚乘数科”并非特例,港人在纳斯达克市场玩“拉高出货”的大有人在,例如说,在2022年8月5日周五上市的“智富融资”,只有9位员工,招股价为4美元,到了周一,曾高见249.94美元,较上市价高约61倍,市值近50亿美元。其后当然也是大跌,执笔时的股价是0.49元。

这些案件之后,纳斯达克对中、港股票上市申请以及投资者的监管是收紧了。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资料披露为本”的市场,毕竟难免有漏网之鱼。再说,中、港投资者身在外地,要想问话调查,也确实大有难度。不过美国有一大绝,就是冻结嫌疑人士户口的资金,这是最方便也最有效的做法。

至于香港证监会的调查行动,当然是应美国证监会的要求。毕竟,香港和美国都是“国际证监会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ofSecuritiesCommissions,缩写:IOSCO)的成员,而前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行政总裁欧达礼(AshleyAlder)在卸任后,正是当上了IOSCO的主席。

话说回来,香港对于美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要求,从证券到洗黑钱,通常都是顺应行事,可是反过来,我们要求美国方面调查在香港兴风作浪的金融黑手,却鲜有成功,双方完全是不对等的地位。

不管如何,中、港公司到美国上市,尤其是细价股到纳斯达克上市,以及投资者买美股而弃港股,造成了资产流失、人才流失、资金流失。参考上文的统计调查,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这正如俗云:“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今天中国和美国正在暗战,也正在金融战的今天,港府不能继续忽视这大问题,而必须正视、面对、拆解这个大漏洞。

1 阅读: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