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强”是动物本性,人也不例外。
有在线对账,有用军事基地图交换菜谱,此番文化现象可谓空前。
尤其双方的友好和热情,倒是令彼此都有些意外。很多“刻板印象”被这次盛大的交流会所击溃,让不少人感叹“世界难道不是本该如此吗?”
有位美国网友,在和中国人聊天一整夜之后,在网上发视频感叹,说自己再也不想和美国人说话了,只想和中国人聊天,因为这些中国网友是他一生中见过最好的。
“他们不粗鲁、不下流,不傲慢自大,更重要的是不多管闲事,而美国人太多管闲事了,我完蛋了!我在这里待不下去了!”
对于这位外国网友的评价,评论区有一个回答太精辟,说“人和人在刚认识的时候最美好”,一语中的,当然,换一个更文艺点的说法便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美国网友对我们如此兴趣,其实其他国家也不例外,尤其是日韩印近邻国家。
有位韩国网友发帖,聊他眼中的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没想到一经发出,得到了四千多条评论回应,令其十分震惊。
还重点提及“泡菜”,认为可能起源中国,但在其他国家得到发展。
总之是各种澄清。
对此,中国网友冷静回应,一语道破误解的关键,“你们在中文网的言论和在外网的言论完全不一样”。
但更多的评论还是直言不讳,不留情面,
“韩国?就是个笑话!”
“以德报偷,何以报德?”
也有日本网友发帖,请求好好相处,请求对话,
得到的回应几乎一致,
话不多说,直接就是“突突突突突突”
要不就是“biu biu biu”。
回应地干净利落,不留余地。
还有印度网友,也是真不怕扎心,哪壶不开提哪壶,问中国网友对印度的印象也就罢了。
但他直接问的是对“印度街头美食”的看法,而且还要听“诚实的意见”,看来自己心里是真没数啊。
中国网友也不惯着,
有人直接指出对方用词不当,说“除了我们中国以外我不觉得其他国家会有美食”。
对“美食”二字的纠正一针见血,但也是真的“伤人”,不过对方说了负面也想听,那就没办法了。
也有不忘挑事的网友说,
“我听韩国人说你们的玛莎拉和各种神,都是韩国的”。
“韩国人说咖喱是他们发明的,印度是小偷。”
挑事我们是认真的,但这话也是真解气。
甚至有更不客气的,直接说,对于“印度美食”,日本和韩国值得拥有,要说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看似没说什么,但什么都说了。
当然,也有含蓄表达的,只是调侃说,没找到解药之前,不会轻易尝试。
看似无足轻重的话,却已经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对于日韩印网友的主动,中国网友表现出完全迥异于对美国人的那般热情,这让日韩印网友非常破防,说中国网友双标。
虽然中美交流热烈,让人感叹“世界本该如此”,但是在中国网友这里,面对特定人群,“本该如此”便毫不客气地有了新的“标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会更倾向于尊重强大国家的国民,简单来说就是相互看得上,所以中美网民互相尊重友好就能够理解了。
就像一个班级里,学霸只找学霸对答案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