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在总结年度工作时的一番言论,看似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实则暗含玄机,为南海局势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
菲律宾高层的这番示弱言论,表面上似乎是对中国超级大国地位的承认,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动机。菲律宾试图通过公开承认与中国实力的差距,激发国内激进派势力的斗志,为可能的对华强硬立场造势。这种策略在国际政治中并不罕见,通过内部动员来增强对外谈判的筹码。另外,菲律宾在国际社会塑造弱者形象,旨在博取同情与支持,尤其是在面对中国这样的地区大国时,试图通过“弱势”标签来获取更多外交空间和资源。然而,菲律宾的这些小动作并未影响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和行动。2025年元旦,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首次起飞舰载机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震撼了整个南海地区。这一举动也向外界传递出清晰而坚定的信号: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不容侵犯。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宣示行动频繁而有力。自2024年11月中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以来,美国及其盟友的侦察活动明显加剧,尤其是美军飞机,仅在11月就抵近黄岩岛多达50架次。这一连串的挑衅行为,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也迫使中国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予以回应。中国海警此次在黄岩岛起飞舰载机,不仅是对美军侦察活动的直接回应,更是对潜在挑衅者的有力震慑。演练科目包括低空飞行、绕舰航行和快速起降等,这些动作针对性极强,旨在提升中国海警在南海空域的快速反应和作战能力。显然,中国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面对中国在南海的坚定立场和实际行动,美国和菲律宾显然不会善罢甘休。美国不仅加强了对黄岩岛的侦察活动,还在暗中帮助菲律宾提升军力,企图通过空中突袭等方式打破中国设立的主权基线。然而,这一策略能否成功,仍需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然而,对于中国海警直接在黄岩岛起飞舰载机,这也属于首次,我认为有同比的意义:首先,中国在南海的投入和决心远超外界想象。从万吨大驱到舰载机,中国海警和海军的力量正在不断壮大,足以应对任何形式的挑衅和威胁。以“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为例,虽然其作为侧应在南海附近起降战机,试图展示美军的实力存在,但面对解放军万吨大驱的强势回应,美军也不得不收敛锋芒。
第二,中国在南海的战略布局已经初见成效。通过不断加强岛礁建设和海上执法力量,中国已经构建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海上防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还能够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资源开发、科研探测等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当然,要彻底解决南海问题,还需要更为长远的战略规划和更为灵活的外交手段。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不断拉高美菲在南海挑衅的成本,迫使其收敛行为。例如,通过加强海上执法力度、提升军事威慑能力等方式,让挑衅者付出更大的代价。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考虑先彻底解决台海问题。一旦台湾回归祖国怀抱,不仅将极大增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战略纵深和影响力,还将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在印太地区的政治部署和军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