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追忆:当年他为乡亲们除害差点丢掉性命,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星语漫谈者 2025-03-24 15:48:14

1974年的冬天,寒风凛冽。我,一个刚满19岁,怀揣着梦想的上海知青,来到了湘西深山的松林大队。这里,群山环绕,如同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我满心憧憬着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却未曾料到,等待我的会是与毒蛇的生死搏斗,以及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初到松林大队,我被分配到村西头的几间土砖房里,屋顶铺着茅草,墙上挂满了农具。每天,我都和村民们一起上山开荒、种地、挑水。队长陈大山,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实人,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格外照顾,不仅教我们农活,还经常给我们开小灶,送来自家种的南瓜和红薯。山里的日子清苦,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好景不长。一次,女知青张小红在村后小河边洗衣服时,被一条花斑大蛇吓得魂飞魄散。幸好村里的民兵连长李文明及时出现,挥舞锄头打死了毒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这片看似宁静的山林,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没过多久,我也亲身经历了一次与毒蛇的“亲密接触”。在后山砍柴时,一条碗口粗的毒蛇突然从落叶堆里窜出,吓得我扔下柴刀,一路狂奔下山。村民们得知此事后,都笑话我胆小。一位老猎户笑呵呵地说:“小伙子,蛇也怕人呐,你跑什么?”我羞愧难当,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村里的蛇患问题。

队长陈大山告诉我,后山有一片野果林,但因为蛇患严重,没人敢去采摘,严重影响了村里的收入。我找到李文明,向他请教如何对付蛇。李文明警告我山上的蛇很危险,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我不甘心,跑到公社图书馆查阅资料,终于在一本老旧的书籍中找到了对付蛇的方法。

我找到村里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赵大爷,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赵大爷起初也反对,但最终被我的决心打动,同意带我去除蛇。我又去找李文明,在我的坚持下,他也答应帮忙,并找来几个胆大的年轻人一起参与。

1975年6月的一天傍晚,我们一行六人,带着火把、竹竿、铁锹和雄黄粉,悄悄地上了后山。赵大爷对山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他带着我们找到了蛇窝——山腰一处隐蔽的石缝。我们按照计划,先在石缝周围撒上雄黄粉,然后点燃干草和枯木,用烟熏蛇。

不多时,一条条花斑蛇从石缝里爬了出来。我们挥舞着竹竿,奋力击打。场面一度混乱,喊叫声、竹竿击打声、蛇的嘶嘶声混杂在一起。突然,我感到脚踝一阵剧痛,一条毒蛇咬住了我的脚!

我倒在地上,惊恐万分。李文明急忙跑过来,想帮我吸出毒液,却被赵大爷阻止了。李文明用绳子扎紧我的小腿,和其他几个人一起把我抬下山,送往十里外的公社医院。

我在医院昏迷了两天两夜,醒来后,看到张小红和陈队长守在床边,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愧疚。陈队长告诉我,公社已经决定派专业队伍来处理蛇患问题。我的冒险举动,最终促使了问题的解决。

康复后,我被大队表彰为“勇敢知青”。村民们对我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把我当作胆小的城里人,而是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我。张小红也对我表达了爱意,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意外和温暖。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我决定参加考试。在乡亲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最终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而张小红也考上了长沙医学院。毕业后,我们结婚了,并把松林村的乡亲们请来参加婚礼。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农业科研人员,专门研究农村有害生物防治;张小红则成了一名毒理学专家,研发蛇毒血清。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了无数人。

2018年,我们退休后回到松林村。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山的野果林也发展成了特色产业,村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李文明成了村支书,他激动地告诉我,这一切都要感谢我当年的除蛇行动。

在村里举办的欢迎宴会上,李文明举杯敬我,回忆起当年惊险的除蛇经历,仍然心有余悸。他说,要不是我被蛇咬伤,公社也不会重视这个问题,村里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如今,我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看着孩子们表演当年我除蛇的故事,心中感慨万千。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充满着未知的挑战和机遇。一个不经意的选择,一次意外的经历,都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那么,您认为,人生的际遇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0 阅读:5
星语漫谈者

星语漫谈者

以星空为幕,漫谈生活琐碎,为你点亮思绪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