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来自伊朗高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军队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刀锋直插巴尔干半岛,此后,这支军队又越过西奈半岛,占领埃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诞生,三洲五海之地尽入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之手。为波斯人大征服提供堡垒的伊朗高原,居高临下地扼守着亚欧大陆腹地通向印度洋的门户,也联系着世界的东西方,从人类文明诞生伊始,伊朗高原和伊朗诸民族就是世界史中的重要角色。但进入现代历史,伊朗高原的封闭性让这个国家同周边显得格格不入,复杂的内部环境让国家与民族建构充满挑战。高原促成了伊朗文明的形成,也成为当代伊朗的诅咒。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8000万,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埃及、土耳其的大国,也是最大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国家。
▲伊朗目前设立有31个省,人口多在数百万,体量接近中国的地级市。
伊朗主体民族为波斯人,占比66%左右,“波斯”一词是希腊人对今天伊朗南部(法尔斯省为核心)一带的称呼。伴随着波斯一带帝国的扩张,波斯成为伊朗主体民族的称呼。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西)伊朗语支,波斯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什叶派。
▲波斯语、塔吉克语关系密切。目前广义上的波斯语分为法尔斯方言、达利语、塔吉克语三个分支,伊朗境内的主要为法尔斯方言(西部方言);阿富汗塔吉克人(逊尼派)所说的达利语被视作波斯语的东部方言;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文字上采用西里尔字母,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再将该国的塔吉克语视为波斯语方言。
阿塞拜疆人是伊朗国内第二大民族,占比约25%,总人口超过2000万,这一数字比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人口还要多,世界上大部分阿塞拜疆人居住在伊朗境内。阿塞拜疆人的语言为突厥语系,近土耳其语、土库曼语。但阿塞拜疆人与波斯人一样,多数为伊斯兰教什叶派,并且高度认同伊朗国家,许多阿塞拜疆人的母语就是波斯语。如果追溯现代伊朗的起源,阿塞拜疆人其实就是主导者,阿塞拜疆人的恺加王朝奠定了现代伊朗的版图与结构。阿塞拜疆人多居住在伊朗西北部的湖区盆地、草原地带。
▲阿塞拜疆语属于突厥语系乌古斯语支,与土耳其语、土库曼语属于同一语支。
▲阿塞拜疆人多居住在伊朗、阿塞拜疆两国,其中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族人口超过2000万,阿塞拜疆境内仅有800万。伊朗境内的东阿塞拜疆省、西阿塞拜疆省、阿尔达比勒省属于传统的伊朗阿塞拜疆地区,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是传统的阿塞拜疆地区中心城市,也是伊朗的重要古都之一。赞詹省的多数人口为阿塞拜疆族。
语言上与波斯人同属西伊朗语支的库尔德人,伊朗境内的人口根据不同口径约有400-800万,多居住在西北部的山区(以库尔德斯坦省为中心),与伊拉克、土耳其等国的库尔德地区接壤。伊朗的库尔德人中,什叶派、逊尼派人口数量接近(整个中东的库尔德人中,75%为逊尼派)。库尔德人的语言与波斯语同属一个语支,并且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什叶派,库尔德人与波斯人的民族关系相比于邻国更为融洽,但历史上也曾在外部势力干预下出现过独立运动。
▲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四国,人口均在百万以上,其中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接近2000万。德国的库尔德移民多来自土耳其,人口在百万以上。
▲伊朗的库尔德人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呼罗珊两大地区,什叶派、逊尼派各占一半左右。
▲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策动下,伊朗西北部的阿塞拜疆、库尔德地区曾建立了两个国家,试图作为苏联在南方的卫星国而存在。但这两个“国家”未获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当地少数民族也并非普遍拥护。1946年,迫于国际压力,苏联从当地撤军,同年,在美国支持下,伊朗派兵进入两个共和国恢复版图完整。
除了波斯人和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两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伊朗国内其他民族人口普遍较少,并且大多与波斯人有较近的关系,不仅语言与波斯语接近,而且许多人能使用波斯语,如吉兰人、马赞德兰人、卢尔人。伊朗东南部约有200万的俾路支人,其语言和波斯语同为伊朗西语支,但距离伊朗核心地带较远,并且宗教上多为逊尼派,自认为是在南亚落地生根的阿拉伯人后裔,对于波斯文化的认同度有限。伊朗西南部的胡泽斯坦居住着超过100万阿拉伯人,与接壤的伊拉克南部一样,多为什叶派。此外,伊朗国内还有少量土耳其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零散分布在各地。伊朗国内超过90%的人口属于什叶派,逊尼派多居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呼罗珊、德黑兰等地。
▲印度-伊朗语族是印欧语系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分支,该语族分为伊朗语支、印度-雅利安语支两部分。
▲伊朗语支包括波斯语、库尔德语、塔吉克语、普什图语、俾路支语等语言,大部分语言属于西伊朗语支。普什图语、帕米尔语(高原塔吉克语,中国塔吉克族属于这一分支)、奥赛梯语等属于东伊朗语支,其中大部分人口使用普什图语。
▲伊朗国内大部分语言都属于西伊朗语支的各语言,但在北部和西南部边境地区,有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阿拉伯语等其他语系的语言。
▲什叶派分布及各国什叶派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伊朗文化圈:包括伊朗语族各族群、什叶派地区,以及突厥-波斯文化范围。伊朗文化对于以上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
伊朗高原是伊朗国土的主体,地处纵贯亚欧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亚欧中央山系)中段,自古以来就是大陆东西交往的枢纽。伊朗高原平均海拔达到900-1500米,这一海拔虽比不上亚美尼亚高原、帕米尔高原等同处于中央山系的其他高地,但与周边地势低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图兰低地、印度河平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伊朗高原外围的厄尔布尔士等山脉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个别山峰海拔在5000米以上,长期以来阻碍了高原与周边地区的大规模联系,这也使得伊朗高原与周边地形区产生不同的自然与人文风貌。高原腹地的卡维尔盐漠、卢特荒漠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将诸多绿洲彼此隔开。外部的封闭性、内部的分隔性,成为伊朗高原塑造伊朗文明的重要自然基础。
▲从欧洲一直到东南亚,存在一条巨大的山系,即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这里集中了全球海拔最高的山峰、最多的岛屿。其中伊朗高原地处这条山系的中间,南北分别俯视印度洋和亚欧大陆腹地,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伊朗高原在亚欧大陆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地位。
▲伊朗高原与周边的图兰低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海拔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人文上的分野。
▲伊朗高原四周被扎格罗斯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等环绕,内部有大面积的荒漠。在高原的四周,拥有里海沿岸平原、胡泽斯坦平原等低地,与周边地形相连。
▲伊朗高原大部分为荒漠,但在扎格罗斯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山麓为疏林草原,也是人口集中地带。
▲伊朗人口大多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的山麓绿洲地带。受益于雪山融水、地下水,在山麓一带形成了绿洲,成为早期人类发展畜牧、农业的理想地带,伊朗人发展出名为卡纳特的灌溉系统(类似于我国新疆的坎儿井),通过地下水渠将水分流到绿洲周边的沙漠地区,扩大绿洲的承载能力。此外在里海沿岸、卡伦河沿岸,得益于丰沛的降水或者河流,也成为人类聚居区。后来伴随着贸易通道的建立,这些人口密集地区发展出诸多大城市。
▲伊朗(波斯)卡纳特(Qanat)灌溉系统,通过地下暗渠的方式减少蒸发,将地下水引入农田,扩大绿洲的面积。
▲伊朗人口集中地区,是西亚高地的疏林草原带、中亚的山麓绿洲带的延伸,在干燥炎热的中东,这些高地上的疏林草原和山麓的绿洲,成为人口的主要聚居地。
伊朗高原外围被扎格罗斯山、厄尔布尔士山、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围合,中央为卢特荒漠、卡维尔盐漠等荒漠地形。整个高原可以大致分为西北部(米底)、西南部(法尔斯)、东北部(呼罗珊)三大区域,有着不同的历史线,分别受到周边国家或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
西北部地区是扎格罗斯山脉与厄尔布尔士山脉的结合处,是伊朗高原海拔最高的地带,同时也可以视作亚美尼亚高原延伸。当地民族主要是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其中偏南的山地以库尔德人为主,大不里士所在的乌鲁米耶湖盆地以阿塞拜疆人为主,阿塞拜疆人虽然是伊朗的少数民族,但在伊朗国家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曾经参与建立起若干个伊朗王朝。直到今天,许多阿塞拜疆人仍然在伊朗宗教界、政界占据高位。作为阿塞拜疆人的中心城市,大不里士曾经做过伊朗的首都(黑羊王朝、白羊王朝、萨法维王朝等阿塞拜疆人、土库曼人建立或支持的王朝)。蒙古人统治时期,大不里士是伊利汗国的都城。
西南部地区是扎格罗斯山脉的腹地,扎格罗斯山脉平均海拔达到3000米,占据伊朗高原整个西南部的半壁江山。山区腹地地形崎岖,但受益于雪山融水和夏季降雨,在山谷盆地出现了若干个大型绿洲,历史上这些绿洲是伊朗重要的农业区,依托这些绿洲形成伊斯法罕、设拉子等大城市。扎格罗斯山脉是波斯文化的诞生地与核心地带,伊斯法罕、设拉子(波斯波利斯)都曾做过历史上波斯人王朝的都城。扎格罗斯山脉是目前伊朗重要的油气产地之一,石油带从扎格罗斯山一直延伸到波斯湾。
▲伊朗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扎格罗斯山脉和波斯湾沿岸,阿瓦士油田、南帕斯气田分别是伊朗最大的油气田。
伊朗东部由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山脉、高地形成与中亚、南亚的分界地带,其中包括著名的呼罗珊地区。当地人主要居住在山脉之中的谷地绿洲,当地大城市主要包括马什哈德。呼罗珊地区横跨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等国,是波斯人与中亚突厥人长期交流之地,也是中亚突厥-波斯文化的核心地带,历史上大量突厥人迁入伊朗高原后,融入波斯人,而波斯人的文化也大规模输出到中亚的突厥人之中,几乎重塑了突厥人的文化。
伊朗高原中央腹地,平均海拔约700-1000米,被高原四周的山脉所环绕。中央腹地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包括卢特荒漠、卡维尔盐漠,占整个伊朗国高原的一半以上,当地干旱少雨,人烟稀少。但是在中央腹地与厄尔布尔士山接壤的地带,受益于雪山融水、内流河与地下水,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绿洲,其中德黑兰、库姆就位于中部腹地与山区交界处的绿洲之上,这些城市地处山坡,海拔在1200-1900米不等,气候相对凉爽。
除了高原,伊朗国土之中也有少量地势低平的地形。其中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北部的里海沿岸平原,历史上被称为塔巴里斯坦,平均海拔仅有数百米,高大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将里海水汽拦截下来,让这片仅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小平原拥有8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成为伊朗国内最湿润的地区。当地种植有棉花,甚至还有水稻。里海沿岸平原气候舒适、农业发达,加之与伊朗高原腹地存在自然阻隔,历史上多次形成独立的政权。伊朗迄今为止最后的两个君主制王朝,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统治者均来自这处平原的马赞德兰省。
伊朗西南部的卡伦河下游一带,以胡齐斯坦省为核心,拥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不过相比于北部的里海沿岸平原,这处平原气候炎热,夏季温度甚至可以超过50摄氏度。流经当地的卡伦河(注入阿拉伯河)为当地发展灌溉农业提供了水源,能够种植小麦、椰枣等作物。胡齐斯坦省主要居民是什叶派阿拉伯人,今天当地以石油闻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产地之一。
伊朗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等海域,有布什尔、阿巴斯港、恰巴哈尔港(自由贸易区)等沿海城市,波斯湾是伊朗重要的海上油气产地。伊朗沿海还有一些小岛,其中格什姆岛是伊朗和波斯湾最大的岛屿,人口约10万。此外,还有一个名为基什(Kish ,波斯语:???)的仅有90平方公里的小岛,目前是伊朗的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当地经济以旅游、度假为主。
伊朗从不是一个闭塞的国家,这里从人类文明诞生伊始,便参与到最早期的建构之中。伊朗高原邻近美索不达米亚,当平原上的城邦绽放出文明的曙光,高原也受到光芒的照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缺少金属矿产,而伊朗高原则以铜、银等矿产出名,贸易便通过扎格罗斯山脉的各个山口,在平原与高原之间进行。美索不达米亚的城邦也影响到当时伊朗高原的文明发展。
伊朗最早被记载的族群,是公元前4000年时候生活在伊朗西南部卡伦河流域的埃兰(Elan)人,埃兰人的语言可能是达罗毗荼语系。在被历史记录的时候,埃兰人已经形成了奴隶社会。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兰人建立自己的城邦国家,并参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争夺,成为地区强权。埃兰人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等城邦的影响,建立起城邦,并使用楔形文字。埃兰人的历史横跨数千年,最终在公元前639年,被新亚述帝国灭亡。此后,埃兰人不知所踪,考虑到其语言归属,应是迁徙到南亚次大陆,形成今天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
▲埃兰人来自扎格罗斯山区,说的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曾经数次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开启了伊朗高原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千年纠葛历史。大约公元前650年,埃兰人被亚述人征服。
▲公元前900年复兴的新亚述帝国(Neo-Assyrian Empire),在公元前8-7世纪发展成为中东最强大的国家,一度控制了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肥沃新月。此时的伊朗高原,还是数个部落联盟林立的状态。
当埃兰人以伊朗西南部为根基,向美索不达米亚扩张时,亚欧腹地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开始进入伊朗高原。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语系族群定居在伊朗高原西北部地区,西伊朗语支开始成型。这群印欧语系族群中,有一支名为米底的部落,通过拉拢周边部落,形成一个较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前8世纪左右,米底人建立起米底王国,定都哈马丹(古称埃克巴坦那),这座城市位于伊朗高原西北部,中央腹地与扎格罗斯山脉交界处,以哈马丹为中心,形成米底文化的核心区。
公元前612年,米底王国联合新巴比伦帝国(迦勒底人),灭亡新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占据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米底则控制了伊朗高原与一部分两河流域的上游地区。
▲公元前7世纪时,米底王国崛起,米底指的是伊朗高原扎格罗斯山区中部一带地区,与法尔斯、帕提亚共同组成了伊朗高原上最重要的三处历史、文化中心。今天的库尔德人可能就是米底人的后裔。
▲公元前7世纪末,米底联合迦勒底人灭掉新亚述帝国,米底也将整个伊朗高原与一部分美索不达米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米底王国存在的同时,伊朗高原扎格罗斯山脉腹地(法尔斯一带),另一支印欧语系部落联盟,波斯人开始崛起。公元前550年左右,波斯人中的阿契美尼德部族率领其他部族一起,灭亡宗主国米底,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史称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波斯波利斯(位于设拉子附近),波斯人成为伊朗高原的主宰。从这一时期开始,法尔斯一带成为伊朗高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依托波斯帝国的扩张,成为整个中东的中心。
率领波斯军队统一伊朗高原的居鲁士(波斯语:????? ????),改变过去埃兰、米底部落联军性质的军队组织方式,建立起统一指挥的国家军队,以军队整合为前奏,波斯人逐渐建立起一个横跨伊朗高原、中亚、小亚细亚、爱琴海、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央集权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陆续征服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中亚,波斯成为中东世界的霸主。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作战中身亡,但波斯人征服的脚步并未停下,公元前525年,波斯征服埃及,至此,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诞生。
▲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征服埃及后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作为波斯人的帝国,阿契美尼德在伊朗高原建立起中央集权体系,有力地促进各地的交流,“波斯”(法尔斯)也逐渐扩大成为整个伊朗高原主体民族的称呼。
公元前522年,同样来自阿契美尼德部族的大流士(波斯语:??????),在平息了政变后,登上波斯帝国王位。大流士将波斯帝国的版图扩大至巴尔干、印度等地,同时进一步强化帝国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大流士在全国建立20个行省,由波斯王室成员担任行省总督、高级官员,与本地官员共同治理;在行省之上,全国再设立5个军区,每个军区负责若干个行省,每个行省的驻军均为外地人;此外,波斯帝国修建了纵贯全国的御道,并设立驿站,通过交通网,将中央的政令乃至文化快速传递到帝国各个角落。这些举措,强化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深刻影响后续大帝国统治庞大国土的思路。
波斯帝国的不断扩张,来自于对国民的人力物力征用,造成了民间的不满。而且随着版图扩大,国家对于边远地区的控制越来越依赖扎根当地的总督、贵族,这些人的利益更多地同本地绑定在一起。此外,波斯人和被征服民族的矛盾也从来没有平息。公元前4世纪后,波斯帝国进入晚期,远离伊朗高原的埃及等地出现了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帝国统治者也陷入无尽的内斗。
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进攻波斯,最终于公元前331年左右攻克波斯波利斯,伊朗开启了长达200多年的希腊人统治时期。
▲公元前4世纪时,马其顿王国(Macedonia)建立起另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帝国,并定都巴比伦。马其顿王国征服伊朗高原,开启了此后200余年的希腊化历史。
马其顿帝国并不长久,亚历山大去世后,帝国骤然解体。其中,伊朗高原由都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塞琉西亚)的塞琉古帝国所统治。从亚历山大东征时,便开始在征服的地区建设希腊化的移民城市,这些城市位于交通干道与咽喉要地,既是军事前哨,也是贸易据点。通过这些希腊化移民城市,希腊的文化、制度传播到伊朗、中亚(包括阿富汗)等地。
塞琉古时期,伊朗高原成为帝国东扩的枢纽,以此为据点,向东将印度河流域、中亚纳入统治。塞琉古帝国以希腊人(包括马其顿人)为统治核心。但相比于波斯帝国,塞琉古中央集权有所弱化,各民族独立性得到一定的维持。
▲亚历山大去世后,马其顿王国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伊朗高原属于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
公元前247年,呼罗珊地区的一支与波斯人接近的部落,阿尔萨息(Arsacid)起兵反抗塞琉古的统治,建立安息帝国(Arsacid Empire,西方称之为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不过一开始安息无力抗衡塞琉古,而塞琉古也无力吞并安息,安息得以维持附属国的地位。公元前183年,安息打败塞琉古,将版图从呼罗珊扩张至伊朗高原大部和一部分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中亚的河中地区、阿富汗西部。公元前129年,安息帝国彻底打败塞琉古,结束了伊朗和中亚的希腊化时代。此后近300年时间里,安息帝国成为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中东地区大国。为控制庞大的国土,尤其是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58年,安息帝国将都城从伊朗高原之上的埃克巴坦那(今天哈马丹附近),迁都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泰西封,埃克巴坦那继续作为夏都存在。
安息帝国视自己为波斯帝国的延续,并逐渐恢复了波斯帝国时期伊朗高原在中东一带的影响力。公元前1世纪开始,罗马帝国的扩张使得两个大国在地中海、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开始相遇。公元前36年,波斯与罗马爆发战争,两国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确立边界。从公元1世纪开始,在亚欧大陆上,自东到西,出现了东汉、贵霜、安息、罗马四个帝国,并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贸易通道。安息帝国,地处作为亚欧大陆枢纽的伊朗高原,自然也成为当时东西贸易的枢纽,中国、罗马的商品通过安息帝国流向各地。
安息帝国的建立者与波斯人同为西伊朗语支的民族,帝国在政治上结束了希腊化的历史,在日常行政与社会生活中,延续了一部分希腊化的特征。在安息帝国大部分时期中,希腊的殖民城市依然保留,主要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但伊朗高原、中亚、阿富汗也存在一些。这些希腊城市拥有较大自治权,生活在其中的希腊人也成为帝国境内重要的商帮。安息帝国的国家制度也融合了希腊与波斯的特点,其中宏观制度上延续自波斯帝国时期的特点,比如行省制度等,地方行政上则继承了前期希腊化特征,比如城市较大程度的自治。相比于波斯帝国,安息帝国的中央集权并不牢固,地方的贵族有较大的权力和独立性,而在帝国王室内部,王位争夺、更迭亦十分频繁。
▲公元前3世纪,来自呼罗珊一带的阿尔萨息人建立安息帝国(Arsacid Empire,西方称之为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阿尔萨息人与波斯人关系密切,安息帝国也被视作波斯第二帝国。安息与罗马、贵霜、东汉同为亚欧大陆四大强国。在中东,安息与罗马共同形成两大权力中心。
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与位于南亚一带的贵霜帝国联合,夹击安息帝国,加之帝国内部地方分裂、王室动荡,摇摇欲坠的安息帝国走向灭亡。
公元224年,来自法尔斯地区的阿契美尼德部族后代阿尔达希尔(中国唐代翻译为伊嗣俟)推翻安息帝国,用其祖父的名字命名,建立萨珊王朝,定都于泰西封。萨珊王朝以法尔斯地区为根据地,向四周扩张,将伊朗高原、大半个美索不达米亚吞并,此后又将势力范围扩张至阿拉伯半岛、红海一带,并将其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对峙战线推到小亚细亚、黎凡特一带,几乎逼近东罗马的腹地,甚至一度俘虏了东罗马皇帝。继安息与罗马之后,中东再一次出现双雄并立的格局。
萨珊是继阿契美尼德、安息之后,另一个波斯帝国,也被有些人称为“波斯第三帝国”。萨珊时期,波斯古典文化达到鼎盛,伊朗高原地处东西方要道,萨珊的艺术家和工匠们吸收各方文化元素,加工和创造后再一次传播四方。波斯风格的艺术通过银器、雕塑、绘画等形式流传开来,成为后续伊斯兰艺术的重要源泉,也影响欧洲艺术的发展。伊朗的地毯、皮革等商品出口各国。
▲公元3世纪-7世纪的萨珊帝国(Sasanian Empire),是古代波斯文明的辉煌时期。
萨珊夹在东罗马、贵霜、嚈哒(白匈奴)等国家或民族中间,尽管在贸易上享受到枢纽的优势,但在军事上却也身处四战之地。公元4世纪后,随着王朝内部王位不断更迭,帝国的凝聚力受到冲击,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方的东罗马、东方的贵霜,不断冲击着帝国的边界,萨珊帝国陷入到无尽的争夺。战争需要源源不断地从人民身上征税和劳役,而帝国内部固有的等级制,使得这样的压迫变得日趋沉重。地方的贵族和少数民族割据一方,庞大的国土实际上已经如同一块破碎的布片,轻轻一拉便会四分五裂。
公元633年,阿拉伯的军队已经打到了美索不达米亚,萨珊帝国位于泰西封的行宫被占领,波斯人退回到高原之上。但不到十年后,642年,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在哈马丹一带展开关键一战,最终阿拉伯人打败萨珊,打开了通往伊朗高原之路。大约650年,阿拉伯人基本控制了伊朗高原西部,萨珊帝国在寻求外界援兵无果的情况下,一路向东败退,波斯的王子最终逃到唐王朝落脚。尽管唐朝曾支持一部分波斯人在锡斯坦、河中一带设立都督府,以抵御阿拉伯人,但最终失败。
阿拉伯人在伊朗高原的统治很长时间里都是以纳贡和少量驻军的形式,一直到公元8世纪,才建立起基本完整的行政制度。阿拉伯人在伊朗的统治,延续前期波斯人的方式,波斯人继续担任原来萨珊范围内的官员,同时允许波斯语、琐罗亚斯德教等波斯文化继续保留。伊斯兰教的推行较为缓慢且波折。如同埃及等被征服地区一样,萨珊的非穆斯林在社会地位上的低下以及出于税收(天课)的考虑,使得一些非穆斯林愿意皈依伊斯兰教。到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控制伊朗高原近两个世纪后,大部分波斯人信奉伊斯兰教。波斯人与美索不达米亚的阿拉伯人一样,选择什叶派,伊朗也成为什叶派的大本营。
相比于游牧出身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拥有较高的文化,尽管阿拉伯人控制伊朗初期,采取等级制度压制波斯人,但波斯人很快通过积极介入朝政的形式争取利益。波斯人的崛起,淡化了民族性在穆斯林社会(乌玛)中的考量,波斯人也成为穆斯林的一员,并且大量担任官员。公元750年,呼罗珊的波斯人阿布·穆斯林帮助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建立了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阿拔斯王朝时期,波斯人的政治传统、文化、艺术开始大规模进入伊斯兰文化,推动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出现,成为后续伊斯兰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
▲公元750年,在呼罗珊的波斯人的帮助下,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建立,开启了伊斯兰黄金时代,伊朗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进入伊斯兰世界,成为伊斯兰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
阿拉伯人自公元651年开始,统治了伊朗400多年。公元9世纪开始,阿拔斯王朝出现分裂,伊朗高原出现了一系列地方割据政权:塔希尔王朝(Tahirid)、白益王朝(Buwayhid,布韦希王朝)、萨法尔王朝(Saffarid)、萨曼王朝(Samanid)等王朝。这些王朝在法尔斯、锡斯坦、呼罗珊、塔巴里斯坦等地建立,基本上都效忠于阿拔斯王朝,但保持了很强的独立,这些国家建立者多为波斯地主、地方领主等,伊朗高原实际上已经不再是阿拉伯人控制,而回到了波斯人之手,如白益王朝被视为波斯人在阿拉伯人入侵后的一次中兴。
▲公元9-10世纪,阿拔斯王朝开始解体,突厥将军操控政局,各地总督、部落建立起独立的王朝,伊朗高原的势力近水楼台先得月,数次入主巴格达,但普遍效忠哈里发,而伊朗高原实际上已经重新回到波斯人手中。
▲公元970年,来自伊朗高原、里海南岸地区的德莱木人入主巴格达建立起白益王朝(Buwayhid、Buyahids)。白益王朝被视为波斯人在阿拉伯人入侵后的一次中兴,也一度是公元10世纪时中东最强大的国家,公元11世纪时,白益王朝被塞尔柱帝国所灭。
▲公元9世纪,波斯地主阶级建立塔希尔王朝(Tahirid dynasty),前后定都于呼罗珊地区的尼沙布尔、梅尔夫,但塔希尔王朝名义上依然归顺于阿拔斯王朝,并且将税收送到巴格达。9世纪末,塔希尔王朝被萨法尔王朝取代。
▲公元9世纪中期,来自锡斯坦的波斯军阀建立萨法尔王朝(Saffarid),其势力一度囊括了整个呼罗珊和大半个伊朗高原,甚至试图夺取巴格达的控制权,但最终未能如愿。公元10世纪,呼罗珊的萨曼王朝吞并萨法尔王朝。
▲公元9世纪,萨曼王朝(Samanid)在靠近呼罗珊地区的河中地区建立,公元10世纪达到鼎盛,控制了伊朗高原东部、兴都库什山、河中地区。萨曼王朝时期,波斯文化通过呼罗珊大规模进入到中亚地区,开始推动形成了突厥-波斯文化。
▲公元10世纪时,萨曼王朝的波斯化突厥裔的奴隶将军建立加兹尼王朝(Ghaznavid),统治范围包括伊朗高原的东部。加兹尼王朝成为突厥人统治伊朗高原的起点,公元12世纪被塞尔柱帝国、古尔王朝取代。
当波斯人逐渐摆脱阿拉伯人控制的同时,来自中亚腹地的突厥人开始进入伊朗高原。公元999年,突厥人的加兹尼王朝、喀喇汗国联合灭掉萨曼王朝,其中加兹尼王朝向西进军,占领了伊斯法罕、库姆等地,控制了扎格罗斯山脉以东的地域。公元1037年,另一支突厥人,塞尔柱将加兹尼王朝赶出伊朗,此后继续向西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并于1055年占领巴格达。塞尔柱王朝建立起一个囊括了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帝国。1157年,阿拔斯的军队反攻塞尔柱,并摆脱了其对哈里发的控制。1194年,塞尔柱人被花剌子模帝国吞并。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仍然具有名义上宗教领袖的地位,但只能掌控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伊朗高原大部则由花剌子模控制。
▲公元11世纪建立的塞尔柱帝国(Seljuk),突厥人首次在中东建立起一个大帝国,版图覆盖从地中海沿岸的黎凡特到中亚腹地的河中地区的广大范围。
▲花剌子模帝国(Khwarazmian)于公元12世纪建立,原本为塞尔柱帝国的附庸,12世纪末以河中为根据地,南下灭掉已陷入混乱的塞尔柱帝国,在控制呼罗珊一带后进而扩张到伊朗高原大部,并一度试图挑战巴格达的哈里发,但最终失败。1220年,花剌子模帝国被蒙古人所灭。
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对花剌子模的西征,并控制了呼罗珊一带。1235年,蒙古人灭掉花剌子模,并征服东欧草原,从北方实现了对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的合围。1252年,蒙古发动针对伊朗、美索不达米亚的第三次西征,1256年,蒙古人征服伊朗,1258年,蒙古人攻克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彻底灭亡。1264年,率部西征的旭烈兀(成吉思汗孙子)被忽必烈册封为伊利汗,其辖地建立伊利汗国,定都大不里士,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13世纪后期,伊利汗国的统治者逐渐本地化,并且接受了伊斯兰教。此后,伊利汗国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汗改称苏丹。随着汗国统治者本地化进程加快,蒙古人入侵带来的民族对立情绪也逐渐缓和,波斯人进入官僚队伍参与对国家的管理。
1353年,伊利汗国因绝嗣而灭亡,汗国分裂,法尔斯、阿塞拜疆、呼罗珊等地出现了多个国家。当伊朗高原多国并立之时,中亚的河中之地率先完成了整合。帖木儿在灭掉西察合台汗国后建立自称古尔卡尼的国家,即帖木儿帝国,并于1380年入侵伊朗高原,一度将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一带占领。帖木儿帝国在帖木儿去世前被其分为三个部分,交给三个孙子统治,经过博弈,最终形成了以撒马尔罕和巴格达为中心的两个主要部分,伊朗高原东西分属于两座城市的统治之下。
▲13世纪,旭烈兀建立伊利汗国(Ilkhanate),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之一。
▲伊利汗国灭亡后,伊朗高原分裂出多个地方王朝。数批波斯化的突厥人开始摩拳擦掌,即将在伊朗高原大显身手。
▲帖木儿帝国(Timurid Empire)于1380年进入伊朗高原,帖木儿本身就是一位波斯化的突厥人。帖木儿去世后,帝国很快衰落,撒马尔罕、赫拉特、巴格达等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相继成为较为独立的板块。
15世纪初,土库曼人(什叶派,更接近今天的阿塞拜疆人)所建立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相继崛起,控制了巴格达(两河)、大不里士(阿塞拜疆)等原来帖木儿帝国的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继续由帖木儿帝国控制。动荡结束之后,局势相对稳定,帖木儿孙子兀鲁伯统治时期,以呼罗珊为中心的伊朗高原东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随着兀鲁伯去世,帝国再一次陷入分裂,其所控制的地区进一步分裂成两个部分,分别以撒马尔罕、赫拉特为中心。15世纪后期,帖木儿帝国仅控制着今天的呼罗珊一带,伊朗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白羊王朝手中。1507年,帖木儿帝国被乌兹别克人的布哈拉汗国所灭,布哈拉汗国的势力后续也扩张至呼罗珊。
▲黑羊王朝(Qara Qoyunlu)由土库曼人(乌古斯人与波斯人混合形成的族群,为什叶派,更接近今天的阿塞拜疆人)建立。14世纪末入主大不里士,但又很快被帖木儿帝国打败,15世纪初重新夺回大不里士、巴格达,并与帖木儿帝国在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交界处形成拉锯,15世纪中期被白羊王朝所灭。
▲白羊王朝(Aq Qoyunlu),同样由土库曼人于14世纪后期在伊拉克北部建立,15世纪前半段与黑羊王朝保持对峙,15世纪后期打败帖木儿帝国,并灭掉黑羊王朝,16世纪初被萨法维帝国征服。
在伊朗高原西部,15世纪下半叶的白羊王朝陷入分裂,来自阿塞拜疆地区的萨法维教团(13世纪末建立)开始挑战白羊王朝的统治。在土库曼人的支持下,萨法维灭掉白羊王朝,并于1502年在大不里士建立萨法维王朝。萨法维王朝建立后开始统一伊朗高原,并与奥斯曼争夺美索不达米亚,与布哈拉汗国争夺呼罗珊。
为了巩固统治,同时在教派复杂的美索不达米亚挑战奥斯曼,萨法维王朝将什叶派作为国教,同时强制国内的波斯人改宗什叶派。萨法维时期,伊朗从逊尼派主导转变为什叶派主导,国内大部分人口信奉什叶派,并延续至今。伊朗成为什叶派的大本营和主导力量,与周边一众逊尼派国家争夺宗教话语权和地区霸权。
萨法维与奥斯曼的竞争,以教派作为口号,争取穆斯林世界各方力量的支持,在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等地区争霸。尽管萨法维一度在16世纪初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高加索、亚美尼亚地区,但之后奥斯曼帝国反攻伊朗高原,占领了大不里士等要地。1555年,萨法维与奥斯曼签订条约,双方约定美索不达米亚归属奥斯曼帝国,萨法维王朝被逐出两河流域,但是阿塞拜疆地区则由萨法维控制,双方瓜分高加索地区。不过之后,双方也曾围绕势力范围有所争夺,萨法维也短暂攻入巴格达等地,萨法维与奥斯曼对中东的争夺持续了上百年之久。
从大趋势来看,伊利汗国解体后,伊朗高原的政权逐渐失去了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控制,从萨法维王朝开始,伊朗国家的势力范围局限在高原之上。
▲1501年,萨法维王朝(Safavid)统治者在土库曼部落的支持下在阿塞拜疆一带建立,后统一伊朗高原,定都伊斯法罕。尽管很长时间里版图不及历史上的波斯各帝国,但在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萨法维凭借东西方贸易中心的地位,取得经济、文化上的繁荣。
▲1598年,萨法维迁都伊斯法罕,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伊斯法罕成为中东最主要、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留下了“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誉。
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对立,延续了过去千年历史中,中东的东西双权力中心的格局(罗马-安息、东罗马-萨珊、东罗马-阿拔斯王朝)。从16世纪开始,原本作为东部权力中心的美索不达米亚开始成为东西双方争夺的前线,并在17世纪开始完全由小亚细亚的力量主导,双中心的东部一极势力范围大为压缩,原本的地中海-美索不达米亚双中心调整为地中海-伊朗高原双中心,美索不达米亚成为地中海帝国的附庸。
伊朗高原上绿洲林立,在失去了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后,局限于高原上的政权天然出现多中心的现象,依托各个绿洲的部落、地方势力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来自中亚的突厥民族反复冲击着伊朗高原,突厥人所具有的部落组织形态,也影响到波斯人的社会组织。萨法维时期,伊朗始终没能建立起成熟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于帝国的维系程度上依赖强势的君主。
▲16世纪初期,萨法维与奥斯曼帝国争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一度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但最终败给了奥斯曼,此后,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长达两千年的政治统一被瓦解。在呼罗珊一带,萨法维与布哈拉汗国相互争夺,勉强保全了对呼罗珊的控制权。萨法维开始,伊朗国家逐渐困于高原之上。缺少了美索不达米亚作为核心枢纽,伊朗国家成为高原各绿洲的集合体,同时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整个国家的凝聚越来越仰赖于强主的维系。
17世纪后半叶,伴随着强势君主的离世,萨法维王朝面对内外挑战显得力不从心。萨法维王朝在周边面临着奥斯曼、沙俄、莫卧儿、布哈拉汗国等势力的挑战,整个帝国疲于应付,曾经反复争夺的要地或前线,如美索不达米亚彻底被邻国控制。1722年,一支来自阿富汗普什图人的部落,吉尔扎伊人攻克伊斯法罕,建立汉达基王朝(Hotakids),定都坎大哈。
汉达基王朝占据了伊朗中部、南部地区,但维持的时间很短。此后,一位来自呼罗珊土库曼部落的将军纳迪尔沙,在扶持萨法维王室后裔短暂恢复萨法维王朝后,又废黜并取而代之,建立阿夫沙尔王朝(Afsharid)。纳迪尔沙去世后,王朝很快陷入内乱,各地军阀自立门户,其中一位纳迪尔沙麾下的库尔德人将军在1760年将伊朗高原西部统一,建立赞德王朝(Zand),定都设拉子。阿夫沙尔王朝的王室则被安置在呼罗珊,实际上成为傀儡。赞德王朝的君主以“人民拥护者”自居,而非皇帝或国王的称号。这一时期,伊朗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为近现代伊朗文化的定型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与推动作用。
▲汉达基王朝(1722年-1729年)由来自阿富汗的普什图人建立,但统治时间很短。
▲阿夫沙尔王朝(Afsharid)是18世纪伊朗的土库曼人建立的政权。
▲赞德王朝(1750年-1794年)版图,主要控制了伊朗高原西部地区,呼罗珊一带仍然由阿夫沙尔王朝的后裔名义上控制。
1785年,一支居住在里海沿岸的土库曼部落,恺加人(现代划为阿塞拜疆人)起兵反对赞德王朝,很快占领德黑兰、伊斯法罕等伊朗高原中部地区,1789年,恺加王朝建立,1794年,赞德王朝灭亡,1796年,恺加王朝占领马什哈德,结束了阿夫沙尔王朝在呼罗珊的统治。恺加王朝统一伊朗高原,定都德黑兰。恺加时期,伊朗与周边国家确定了势力范围,国家版图大致延续至今。恺加王朝的建立,开启了伊朗迈向现代史的大门。
▲恺加王朝(Qajar)18世纪末由伊朗的阿塞拜疆裔建立,其统治时期正值伊朗历史上内忧外患的阶段,英、俄两国在伊朗高原划定势力范围。面对强势的英、俄,伊朗通过割地、出卖主权获得生存,高加索、呼罗珊等地割让给俄国,奠定了现代伊朗国家的版图。
▲恺加王朝开始,伊朗首都迁到德黑兰。德黑兰地处伊朗高原北部,紧邻伊朗高原北方屏障的厄尔布尔士山脉,联系阿塞拜疆和里海沿岸平原(塔巴里斯坦)。近现代以来,从恺加王朝到巴列维王朝,再到伊斯兰共和国,来自这些地区的人士,成为伊朗国家建构的重要主角。作为联系北方与高原腹地的节点,德黑兰的重要性凸显。尽管受困于地震、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问题,伊朗也一度传出了迁都的消息,但德黑兰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以及传统上联系阿塞拜疆人和波斯人的纽带作用,让迁都的消息始终是捕风捉影。
1925年恺加王朝被巴列维王朝取代。巴列维时期,国名从原来的“波斯”变成“伊朗”,“伊朗”一词,即“雅利安”,是伊朗人对本民族的自称。
1978-1979年,在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宗教主义者等势力的多方参与下,巴列维王朝覆灭。通过伊斯兰革命,什叶派最终取得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伊朗社会的伊斯兰改造,伊朗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德黑兰遥望厄尔布尔士山脉。
▲德黑兰地标——阿扎迪广场,该广场以位于中央的阿扎迪塔(自由塔)而闻名,这座塔于1971年建成,是巴列维时期为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而建,1979年之前,阿扎迪广场叫做国王回忆广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期间,这里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以当时国王命名的广场见证了王权的倒台。送走了国王之后,重新更名的阿扎迪广场依然是德黑兰市民重要的集会和庆典场所。
伊朗历史上的辉煌起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地处亚欧中央的高原地带。高原周边高耸的扎格罗斯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和科佩特山脉如天然屏障,有效阻挡了外来侵略,使伊朗能够长期保持内部稳定并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古代,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开放平原,如美索不达米亚和黎凡特,城邦林立、纷争不断,始终难以摆脱外部力量的干涉。而来自伊朗高原的强大军事力量屡次横扫这些地区,建立起威震中东的大一统帝国,使得大半个中东臣服于高原起家的波斯诸帝国。
▲扎格罗斯山脉之中的疏林草原地貌,这些受到雪山融水和地下水滋润的绿洲成为伊朗主要的人口聚居区。
▲卡维尔沙漠中的半荒漠地貌。
▲德黑兰到什叶派圣城库姆的沿途,这里逐渐从扎格罗斯山脉的疏林草原向卡维尔的荒漠过渡。
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的加入,让帝国有了一块核心的大平原,成为凝聚东西方的枢纽。美索不达米亚的失去,则令困守在高原上的帝国失去了重要的产粮区和贸易枢纽,让伊朗高原沦为了相对封闭的地缘孤岛。高原的地形虽然利于防守,却限制了文化和经济的外向扩张能力。原本辉煌的波斯帝国逐渐变为依靠高原庇佑的地区性强权。
伊朗高原成就了古典时期的波斯诸帝国,赋予了波斯文明深远的影响力。然而,高原地形的另一面则是其封闭性。进入近现代,面对亚欧大陆风起云涌的帝国竞争,伊朗被困于早已不再庞大,并且内部地理隔绝的高原之内。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沙俄等国通过征服与扩张壮大版图并强化主体民族的认同时,伊朗不仅逐步丧失对美索不达米亚和中亚河中地区的控制,也未能抓住现代民族意识崛起的关键历史时期,将高原上一些依然留在部族、部落阶段的族群纳入现代民族之中。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建构方面的缺失,为之后宗教参与国家建构埋下了伏笔。宗教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矛盾,成为当代伊朗社会矛盾的主线之一。
高原,既是伊朗辉煌的起点,也是其困顿的根源。古代,高原所提供的战略优势曾让伊朗成为中东的强权中心,但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封闭的地形限制了更多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