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文充满AI味,工具使用不能是笔“糊涂账”

上游新闻 2024-12-21 14:55:24

近日,一篇题为《ChatGPT发布两周年,“大学生的作业里充满了AI味”》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据澎湃新闻报道,近几年,拥抱AI工具已在高校之中成为趋势,很多学生开始习惯借助AI完成论文。有老师直言,一些学生交给老师的原创作业“充满了AI味,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痕迹”。看得多了,这位老师甚至能辨别出学生们使用的是哪一家的大模型。这篇文章因太过真实而引起广泛共鸣。

学生想方设法使用AI工具,为各种ChatGPT会员付费;老师们则化身人肉AI味检测器,在无措与摇摆中与学生斗智斗勇。据媒体报道,在社交媒体上搜索“AI”“论文”“写作”等关键词,五花八门的AI论文写作指导教程映入眼帘。其中大部分宣称能够教会用户在几分钟内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生成一篇几万字的“优质”论文。这些教程的浏览量最高已达数百万。“AI代写”不仅线上交易火热,一些人甚至摩拳擦掌致力于开拓线下市场。因此,高校简单“一禁了之”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大学生将AI工具作为学术“小助手”,使其代劳一些前期准备和重复性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妥。另外,高校教师也表示,AI代写的论文“看似条理清晰、层次丰富,但实际上每个层面的内容都很少,而且非常空洞。”以前期数据积累为基础的AI写作终究只是内容空洞的“样子货”,无论如何都比不过人类用心的创作。既然生成式AI的入侵无可避免,AI写作也无法完全替代人脑,那留给我们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规范和引导AI在论文写作中的合理使用。

在“充满AI味的论文”“AI代写”这些话题的讨论中,争议的焦点并非论文质量,而在于“人的参与”程度。消减大学生论文的AI味,取决于我们如何划定“辅助”与“代写”的边界,即AI可以在论文写作的哪个步骤、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辅助、参与的程度有多深?

在这方面,一些先行者的探索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就明确:学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需对相关内容进行标红,且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复旦大学也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六个禁止”,比如禁止使用AI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作出详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也将人工智能代写论文行为归于学术不端,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证书。

AI工具的使用规范不能是笔“糊涂账”,相关模糊地带要不断厘清。这些规范性文件作为卡尺和准绳,为在短暂无序中感到茫然的学生们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让学子们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学术诚信,并在之后持续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自己与AI的“和平共处”模式。学校方面也不必遮遮掩掩,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开一门“AI工具使用”的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资料搜集、整理文献等技巧,顺便引导其有效、合理使用AI工具,令其面对学术任务时更加从容,不至于被迫向AI工具“求救”。

人工智能是创新的朋友,而不是造假的同伙。当AI入侵大学论文,无论学子还是教师,都要不断思考一个问题:还有什么是我们所无法被替代的?在文创产品中,流水线作品往往难敌手工艺制品。究其原因,人类创作的艺术价值,独特的艺术化表达,令那些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商品黯然失色。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AI论文——无论AI能否写出人类创作的高度,因为缺乏人的参与,失去了独特性,其本身也就失去了灵魂。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的努力才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沉溺于技术迭代的浪潮里。

特约评论员焦杨

0 阅读:35

上游新闻

简介: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

作者最新文章